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因为“九”在《易经》中是阳数,九月初九为两阳数相重,因此称为“重阳”,重阳也因此被称为“重九”。由于《易经》的影响,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吉祥的日子,在民间,会有登高祈福、拜神宴饮等习俗,现如今,重阳节又增添了敬老感恩等主题,文化内涵变得越加丰富。
王维曾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重阳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说将古人登高、团聚宴饮等重阳习俗表现了出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成为打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后来晚唐时期的杜牧,在公元845年的重阳节时,与好友张祜一起齐山登高,两人同样都是怀才不遇,相似的命运产生惺惺相惜之情,于是杜牧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重阳佳作,便是下面这首《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首联交代景物和事件,第一句只用“江涵秋影雁初飞”七个字,便将江南的秋色描绘地十分生动形象,江水澄碧,秋色宜人,这种时节里,与一位好朋友,登高把酒赏秋,当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颔联是名句,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中大有一种矛盾的心情,但言外之意,似乎是应当及时行乐,不要浪费美好的时光,杜牧这里,为我们表现出了一种通达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颈联夹叙夹议,紧接上一联的情感,“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要用酩酊大醉来答谢这良辰佳节,无需为了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到怨恨。节日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让人们摆脱尘世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能够尽情放松一下,杜牧此处,便是表现了这种感情。
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是说人生本就短暂的,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因此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对着牛山黯然流泪呢?据说春秋时期,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不禁流下眼泪,叹息说:“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此时登高,想到齐景公之事,因此感到那种人生无常,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规律,是无法摆脱的,于是不禁劝说友人,亦是劝说自己,既然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伤心流泪呢?
有人说,杜牧这首诗是“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也就是说,诗人内心是郁闷低沉的,但是却用旷达潇洒的诗句来抒发,只能更加衬托出他的苦闷,这一点不无道理,我们从诗句中,的确是能感受到一种低沉的,大有一种在郁闷中挣扎,强迫自己快乐的感觉,像“须插”、“但将”、“不用”、“何必”等词,均能体现出来。
杜牧的这首诗,流传很广,影响力也很大,尤其是深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王安石便曾因为太爱这首诗,写下过一首隐括词,而大文豪苏轼,更几乎原封不动地将杜牧这首诗“抄袭”成了一首词,便是下面这首《定风波·重阳》。
宋神宗元丰四年重阳,苏轼和友人登高赏菊,饮酒作诗,这一情景,与当年的杜牧何其相似,于是苏轼有感而发,借助《九日齐山登高》的诗句,写下了这首《定风波·重阳》。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上片写景,几乎均是杜牧的原句,只加入了“年少”二字,只不过略改顺序而已,不过经由苏轼一改,词错落有致的特点便显现了出来,由景色直接过渡到抒情,词人表示,趁着大好时光、大好秋色,应当开怀大笑、头戴黄花,节奏感极快。
下片由景生情,虽然改动字句多了一些,但整体感情基调,仍然是杜牧诗意。只要能够开怀畅饮,就不要去怨恨什么夕阳西下的衰败景象。末尾几句,更是豁达爽朗,说古往今来又有谁不会面对衰老和死亡呢?既然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那就更不必因登高感怀而泪沾衣裳了。
苏轼这首词,虽然几乎全用杜牧诗句,但却没有杜牧那种强装出来的旷达,词句中虽然流露出了世事多艰的情怀,但整体基调并不伤感或消沉,而是一种面对人生各种世事的恬淡和旷达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