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建筑的句子(赞美中国古建筑的诗词)

中国的传统建筑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存有两大体系,二者有明显的阳刚阴柔之分。皇宫殿庭的规正、高大表现的是阳刚之美,而村寨民居的白墙青瓦、幽林曲溪则表现出另一种含蓄的美。当你置身于古建筑中欣赏之时,无不惊叹古建筑工匠的智慧。每逢节日假期,有古建筑的地方人就特别多。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城隍庙,武汉的黄鹤楼。为什么大家爱扎堆这些地方呢,因为这里的独特古建筑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四川广安徽派建筑村落

武汉黄鹤楼

原本以为建筑看的就是外观或者内饰,也时常议论一个建筑多么的高大壮观,却往往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亭、台、楼、阁、殿”充分显示出这座古建筑的艺术精华,容纳丰富的学问。游客们涌向故宫,就是想目睹这座宫殿建筑雄伟壮丽,金碧辉煌。

雍和宫黄昏

美从何处寻?故宫里的建筑没有像欧洲教堂那样的高大,讲究的是环境与建筑共同体,是和谐有序的。比如“百尺为形”,意思就是音速340米/秒,如果一个空间超过了34米,就会觉得“声画不同步”, 最高的午门和太和殿就是完全按照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五门未超过37米,太和殿也才35米。这个在影剧院广泛应用的理论,没想到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古建筑应用。除了建筑格局之外,设计理念和文化理念也是分不开的,比如美国的“白宫”是中文的雅译,如果直译则是“白房子”。 成语中的“亭台楼阁”亭字为何放在首位?那是因为亭子包含了后面的建筑所有结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就是古人对建筑美的领悟与惊叹。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北京故宫

建筑之美离不开工匠之美。宫殿和园林,建筑与人之间只因有一“门”之隔,当我们跨进公司或学校的“门”时,就得按公司制度与校规办事,认真工作与学习;当我们回到小区住宅或宿舍的“门”时,即可放松心情,享受天伦之乐。牛顿有句格言说得很好,“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觉得当代的我们想要看得更远,站在的不是某巨人的肩膀而是这个时代。毛泽东主席也曾讲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当我们欣赏古建筑美的同时,也要感悟文化之美;当我们做一个项目时,也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多读相关专业的书籍与规范。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才会做到位,做到最好。

顾炎武故居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