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比喻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凤凰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后来形成“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的形象,是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雄为凤,雌为凰。西汉的司马相如就有一首著名的琴曲《凤求凰》。后来,中国人把凤和雄性的龙结合在一起,与龙并驾齐驱,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从而创造出丰富灿烂的龙凤文化。在成语中龙与也凤总是搭配出现,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
自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称凰,凤凰的形象整体被“雌”化。
凤凰的形象,经常用于帝后的用具及衣物的装饰,也是帝后的象征。帝王穿“龙服”,帝后便戴“凤冠”。龙象征权威、尊贵,凤凰象征着美丽、仁爱。两者结合,则是太平盛世、高贵吉祥的表现。
凤凰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相传,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百鸟之王的神鸟凤凰,飞落在永昌里李树上,招来各种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将百鸟翔集的永昌里改名凤凰里,在保宁寺后的山上筑台,名为凤凰台。
在中国历史上,南京曾经称为金陵城,所以凤凰台又叫作金陵凤凰台。
金陵是个好地方,当年东吴在这里建都,东晋也定都于此。可惜江山易改,全没了往日的辉煌。那华丽的宫殿和园林早已荒废,那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埋入黄土。
当年,大诗人李白云游金陵,站在凤凰台上,看山川江河风景如画,感叹朝代更迭,河山依旧,曾经的繁华都已落尽,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的著名诗篇,更使凤凰台名扬华夏。
凤凰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凤凰悠久的历史和富贵的蕴涵,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到处都有凤的身影,如穿戴有凤冠、凤鞋、凤钗;吃有凤翅、凤爪;住有凤楼;剪纸、刺绣都会以凤凰为题材。
凤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自然也包含了爱情的幸福。于是,凤有了象征爱情的涵义,被人们用来祝贺婚姻美满,比喻夫妻和谐。
唐代,铜镜有《美凤衔同心结图》,即凤嘴上衔同心结,以示夫妻同心相爱。
北宋,流行以赠送凤钗来定情,而凤钗是妇女的一种首饰。男女订婚,女方多以凤钗赠与男方。
明代,男女结婚时,女方穿的礼服配有凤冠,凤冠上点缀着凤凰,并挂有珠宝。
到了现代,人们仍把凤作为爱情的象征,结婚点龙凤花烛,剪贴凤形图案等。
《凤求凰》
–汉·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
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
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
无感我思使余悲。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曲》
–唐·李白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金陵凤凰台置酒》
–唐·李白
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
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
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
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
明君越羲轩,天老坐三台。
豪士无所用,弹弦醉金罍。
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
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
置酒勿复道,歌钟但相催。
《凤》
–唐·李商隐
万里峰峦归路迷,
未判容彩借山鸡。
新春定有将雏乐,
阿阁华池两处栖。
《鸾凤》
–唐·李商隐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凤凰台》
–唐·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凤凰台》
–唐·胡曾
秦娥一别凤凰台,
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
遗声时到世间来。
《登凤凰台》
–宋·杨万里
千年百尺凤凰台,
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
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
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
春风掌管拂蛛煤。
《凤凰台》
–宋·胡仲弓
台上梧桐失旧栽,
荒丘寂寂掩蒿莱。
凤凰一去不复返,
引得鸱鸮向此来。
《金陵凤凰台》
–宋·张表臣
骑鲸仙伯已凌波,
奈尔三山二水何。
地老天荒成脉脉,
凤凰台上独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