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5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五十年前的大会现场,非洲成员国代表们鼓掌、欢呼,甚至跳起了舞。
中国前驻外大使、中国联合国协会前常务理事华黎明在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采访时回忆,“等了几十年,这个席位终于恢复了”是情理之中,却也有“意料之外”。
恢复席位是情理之中
但“多少有一点出乎意料”
1971年11月15日,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记者问到心情,他放声大笑,后来有的媒体称这个瞬间为“历史的大笑”。
大笑之前,阻碍重重。新中国成立后的22年,都被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
前十年“拖”,美国幕后操纵,搁置议题。到了上世纪60年代,欧美在联合国占绝对优势的格局逐渐打破,美国由“拖”转“赖”,把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这一简单的程序性问题,说成是一个需要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重要问题”。
华黎明回忆,当时每年都有国家提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但每年美国都控制多数国家,把提案驳回。转机发生在基辛格访华之后,一批国家开始跟新中国建交,但那一年就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多少有一点出乎意料。”
华黎明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西方妖魔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抱有疑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大批亚非国家了解到新中国是一个新型大国,平等相待,不干涉内政,而且愿意帮助他们,这都为1971年10月25日播下了种子。
“中国恢复席位以后
联合国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华黎明回忆,“当初的场景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非洲国家的代表就在联合国大会的现场欢呼,甚至跳舞庆祝,很感动人。”
在华黎明看来,那一天,非洲兄弟手舞足蹈,“不仅是因为新中国恢复了席位,他们还觉得他们的声音在联合国能得到认同,所以非常高兴”。
华黎明说,被发展中国家“抬”进联合国的新中国,让联合国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一个大国替发展中国家说话,“中国未来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为第三世界国家仗义执言。”
谈及发展到今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下建立的国际规则应该是怎样的,华黎明表示:“新的国际规则,要放弃国强必霸的观念,平等相待各个国家,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发展,世界上的事情要大家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