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早期《莫泊桑传》读物
走进作者: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写作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最初发表于1883年8月7日《高卢人日报》,随后被收入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19世纪80年代,正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时期。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出现了延续二十年的农业危机,工业技术发展缓慢,工业危机也时起时伏。财政寡头为了转嫁危机,一方面向国外大量投资,加紧侵略殖民地;另一方面,在国内加紧盘剥劳动人民,使小资产阶级大量贫困破产,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同时,在文化思想上更加紧用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毒害广大群众。这篇小说所报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闲的境遇和他们海外发财的幻想以及拜金主义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着时代的面目。
结构脉络:
16.《我的叔叔于勒》结构脉络
主旨感悟:
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作者看重骨肉亲情、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16.《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设计
对文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结
- 揣摩句子“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一句中有三次同义反复,有何作用?
反复强调,包含讽刺意味,凸显“我”对父母六亲不认行为的不赞同和我对处于贫困中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
- 文中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欢快)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失望、沮丧)
- 文中人物性格特征
菲利普——虚荣、冲动、惊慌失措、没有主意、没有主见
克拉丽丝——小气、精明、临乱不慌、精明强悍、无情势利
若瑟夫——是一个比较天真单纯、入世未深的孩子。他的良知和重情与其自私冷酷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示他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希望与理想。
生字新词
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qiáo 糟蹋zāo tà
别墅bié shù 褴褛lán lǚ 女婿nǚ xù
端详duān xiáng 恭维gōng wéi 阔绰kuò chuò
煞白shà bái 与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g
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 郑重其事zhèng zhòng qí s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