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声对什么

一、古诗中的对仗是如何讲究的

对仗是中古时期诗歌格律的主要特点之一。

对仗又称对偶、排偶、队 仗。它是把表示相同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同一联两句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 呈现出相互映衬的状态,进而使语句更具有韵味,更能增强词语的表现力。

对仗是由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发展而来的。 近体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要求同一联上下两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其次是要求两句句型相同,句法结构也要保持一致,例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 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等。

再次, 要求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互一致,如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等》另外,相对词语的词汇意义也应当相同。如天文、地理、器 物、服饰、植物、动物、行为、动作等表示同一意义范围的词才可以为对。

再 有,要避免同字相对。对仗的运用有严有宽,因而有工对、宽对、邻对、借 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各种不同类型。

在内容上则有事对、言对、正对、反对 等各种名目。 对仗可使诗句在形式上和意义上都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这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二、古诗中有对仗诗句的有哪些

1、《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2、《宫词》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3、《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代: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译文:人生在世,哪里没有与朋友的离别?在战乱年代,短暂的分离也让人依依惜别。远处雪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天外未归,近处松州一带也还驻扎着朝廷的军队。

座中的醉客们邀请我这清醒的人喝酒,而江水上空明亮的云夹杂着浓黑的雨云,变幻不定,就像现今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已经老大无成了,在这成都里面的美酒还真可以用来度过晚年,更何况有像卓文君这样的美女当垆卖酒。

4、《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5、《苏武庙》

唐代: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译文: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三、古诗中,诗句对仗是什么意思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例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四、在古诗中,对仗是什么意思

不是,对仗需两句才能称之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

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

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

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

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

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

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

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

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

五、在古诗中,对仗是什么意思

不是,对仗需两句才能称之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

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

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

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

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

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

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

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

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首句。

六、在古诗中,“对仗”是什么意思

(1)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

(2)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3)最早出现: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

(4)举例:《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七、诗歌常识中使用两句相对对仗时有何讲究

句子的组成结构要相同或相近。

在两句相对时,除了要求词性相同或相近,还要求两句的句子组成结构相同或相近。工对的两句,句子组成结构也应是相同的。

如“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这两句的句子组成结构是相同 的,其中“疏”对“暗”是定语对定语,“影”对“香”是主语对主语,“横 斜”对“浮动”是谓语对谓语,“水清浅”对“月黄昏”是补语对补语。

这两 个句子中又都存在着省略和倒装,“水清浅”和“月黄昏”原应是“在清浅的水面上”和“在黄昏的月色中”。在严格的工对中,不仅句子成分相同,而且各句子成分的所处位置也相同。

当然,这仅是句子组成结构相同的一个例子。句子组成结构是多种多样 的,两句相同或相近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关于对仗的两条基本要求,以第一条为主。常见的对仗中,一般多注意词性的相同或相近,而不太在意句子的组成结构是否相同或相近。

第三节对仗的规则所谓律诗的对仗是针对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与对句而言。在律诗的四联中,通常只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首联和尾联则没有这种要求。

八、古诗中的对仗句

屈原《湘君》

1“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这就是一个有意识地进行对仗的例子。采对搴,薜荔对芙蓉,水中对木末,极是工整,只有兮字同字了,但是兮是楚辞特有的语气助词。

2“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这里已经注意到了词义群的对仗,以屋对堂,以上对下。单从对仗的意义来讲,这已经和后世成熟的对仗完全一致了,只是还没注意到声律的问题而已。

《孔雀东南飞》

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个句子对词义群的对仗已经极为讲究了,东西对左右,植对种,松柏对梧桐。甚至从音律上,也仅仅一字出律而已。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显然这个句子也很注重词义群的对仗,音律也开始注意到平仄对仗(或许还是无意识的),只不过重了一字。

九、古诗词中的对仗关系怎么样的

(一)对仗的种类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6]。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7]。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1、名词2、形容词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8、虚词9、代词[38]同类的词相为对仗。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

(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12、外貌13、动作14[39](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0]?(“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观猎 [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41](“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客至 [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2]。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鹦鹉 [唐]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3]。(三)首联对仗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

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4]。

再举两个例子: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5]?(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恨别 [唐]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6]。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四)尾联对仗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

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

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8]。(五)少于两联的对仗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

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49]。

例如:塞下曲(第一首) [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六)长律的对仗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守睢阳诗 [唐]张巡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1]!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2]。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编辑本段对仗的讲究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

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

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

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