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主张 解释: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或者没有经过他人的共同协商就擅自做了某些事。
纸上谈兵
史记载
原文: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译文: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 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总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因为仅仅是相信自己,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相信别人,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路如此漫长,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完美无缺,不犯错误,总会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坎坷,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那你就可以做到尽量完美,这个时候,光靠自信,那是远远不够的,就必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就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难。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他老师批评,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注意相信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而隋炀帝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而他就没听信忠言啊!
一位美国女作家曾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聆听。我认为,聆听不仅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也展示着宽容谦逊、通达睿智的人格。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谁都不敢保证比他人所知更多。因此,学会聆听,你就借得
第三只眼睛观察世界—-也包括审视自我。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个性中的缺陷,仅凭自我省悟,往往难以明察秋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眼,可以善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聆听是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在一次会议上,“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受到严厉指责,一名技术员指出公司开发网络浏览器滞后。盖茨略作沉吟,决然自责,并向与会者诚恳道歉,此举也宣告了“微软”经营方向的转型。盖茨后来谈起这件事时说:“我不想在面子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会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从当年的毛头小伙一跃而为世界首富,这样的成功并没有塞住的盖茨耳朵,学会聆听,无疑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但不能不分善恶。
他们如果说:“例如秦二世与赵高狼狈为奸,才导致了秦的灭亡。就是听取了赵高的意见的原因。”(你要反驳道,我们不因为这一个例子而独断专行,自作主张。这个例子只是说明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意见,排除坏的意见)
他们如果说:“我们也没说不听取别人意见,但古人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意思是不要理会他人的闲言闲语。(你要反驳道,闲言闲语不是对别人的意见,即使是意见也不是什么好意见,但为什么要排挤好意见呢?现在的中央政府不是也要开会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吗?我们也没说不听取别人意见就出了毛病,你们还是承认要听取别人意见了啊!)
他们如果说:“从前,有个父亲带着儿子要去市场卖驴子。
驴子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村里的人看了都觉得很可笑。“真傻啊!骑着驴子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
“对啊!说得对啊!”父亲突然觉得很有道理。
“孩子,骑上驴子吧!我会跟在旁边,不会让你掉下来的!”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
这时,对面走来两个父亲的朋友。“喂!喂!让孩子骑驴,自己却徒步,算什么!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 子的健康,应该叫他走路才对,让他走路,让他走路!”
“噢!对呀!是有道理。”于是父亲让孩子下来,自己则骑上驴背。孩子跟在驴子后面,蹒跚地走着。
走着走着,碰见一个挤牛奶的女孩。女孩用责备的口吻说:“哎唷!世间竟有这么残酷的父亲,自己轻轻松松地骑在驴背上,却让那么小的孩子走路,真可怜!瞧,那孩子多痛苦,东倒西歪地跟在后头,实在可怜啊!”
“是啊!你说的有理!”父亲点头赞同。
于是,父亲叫孩子也骑到驴背上,朝着市场的方向前进。
驴子同时要载两个人,渐渐地举步非常吃力,呼吸急促,腿摇摇晃晃地发抖。
可是父亲并没有发觉,还轻轻松松地哼着歌曲,一边在驴背上摇晃呢!
驴子好不容易走到教堂前,喘了一大口气,休息休息。
教堂前面正站了一位牧师,叫住了他们。“喂!喂!请等一下,让那么弱小的动物载两个人,驴子太可怜了。你们要去哪里呢?”
“我们正要带这匹驴子去市场卖呀!”
“哦!这更有问题。我看你们还没走进市场,驴子就先累死了,恐怕还卖不出去呢!信不信由你。”
“那么,该怎么办呢?”
“把驴子扛着去吧!”
“好!有道理。” 父子俩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然后把驴子的腿绑起来,再用棍子扛着驴子。
这样扛着, 当然非常重,所以父子俩涨红了脸,摇摇晃晃地喊着:“怎么这么重呢!”
看见这情景的人都呆住了。“真是奇怪的人啊!”
扛着驴子的父子不久走到一座桥上。“孩子,市场快到了,再忍耐一会儿吧!”
父亲虽然这么说,可是自己和孩子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
驴子毕竟是驴子,被倒吊着反而痛苦得不得了,不但口吐白沫,还粗暴地扭动起来。
“嘿!乖一点啊!”父亲严厉地斥骂着。
可是驴子不听,扭动得更厉害了。结果,棍子啪的一声折断了。绳子也弄断了,驴子倒栽葱似的掉进河里。很不凑巧,雨后河水暴涨,驴子就在那瞬间,被急流吞没,看不见踪影了。 “啊!怎么会这样呢?这都是一味听别人的意见,而产生最严重的后果啊!”
父子俩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家去了.. ”(你就反驳道,还是他们没有听取好的意见的原因啊,他们因为别人的闲言闲语而误了自己,他们应该听挺好的意见)
总之虚心听取他人一件事一种美德,但我们要学会分辨忠言和谗言,不能读独断专行。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尽管自己不是无意的,结果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它最终 “”判别“” 的原因是因为你 “自作主张”,在这时,不要去做任何解释,因为结果已经酿成,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这一次的教训,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