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历失败成功的简短事例(失败乃成功之母事例)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确,失败能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为己所用。但失败的次数多了,也会让我们心生挫败之感,甚至自暴自弃,自怨自艾,不愿意继续努力。

其实,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源于一则心理学效应,名为“胜利者效应”。

什么是胜利者效应?

“胜利者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能够先战胜一个较弱的对手,那么之后在面对强大对手时的胜算,会比最初就直面强敌大很多。

这一效应源于1961年的一次实验。

当时,有几位科学家将一些蟋蟀两两分组,分别放在笼子中对战。科学家发现,胜利了的蟋蟀总是能在接下去的战斗中继续获得胜利,而输掉比赛的蟋蟀也总是接着失败。

2011年,浙江大学的胡海岚教授及其团队在经过深入研究后,证实了“胜利者效应”的存在。

那么,胜利者效应背后究竟有什么神经机制呢?

原来,生物大脑皮层中的某一神经环路,在“胜利者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获得胜利之后,这一神经环路的突触连接程度会显著加强,进而影响后续表现。

“胜利者效应”告诉我们:成功不是通过失败累积而来的,而是由胜利激励而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成功带来了成就感,而是成就感带来了成功。

如何利用“胜利者效应”?

既然胜利者效应如此神奇,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呢?

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当我们接到一个困难的工作时,我们很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觉得这个任务不可能完成,然后就会引发拖延症,最后把事情搞砸。

但如果我们将大目标拆分为几个可执行的小目标,问题就会简单很多。

就拿写论文来说,我们可以把写论文这个大目标拆分为:确定选题、查找资料、罗列提纲、完成初稿、排版修改这几个步骤。

你看,当我们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之后,我们完成的难度是不是大大降低了呢?当我们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好比收获了一场小胜利。胜利的喜悦感会激发“胜利者效应”,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动力,最终促使我们达成目标。

善于制造小小的成功,鼓励孩子提升自我

“胜利者效应”还可以运用在教育领域上。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感到头疼,无论怎么催、怎么打骂,孩子就是不愿意学习。

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学习,很可能是因为每次考试、做作业都拿不到好成绩,得不到表扬,这种学习的挫败感让他们失去了动力和兴趣。

因此,智慧的父母不仅不应该打骂孩子,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小小的成功,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比如,在学习时要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先让孩子学习较简单的知识,再逐渐加大难度;又比如,可以将每天的作业列项出来,完成一项就在作业后盖一个小红花;再比如,可以和老师沟通,在课堂上提问孩子回答一些他能答对的问题……

以上种种的做法,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孩子,他们智力平平、长相普通,性格也不够讨巧。这些孩子淹没在班级当中,经常被忽略。而这些孩子的内心,往往也比较自卑,不大敢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帮助他实现自我理想。

举个例子,美国电影《弱点》里的黑人男孩迈克尔•奥赫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性格极度自卑。

后来,他遇上了好心的陶西太太,并在陶西太太一家的鼓励下,发现了自己运动的潜能。最终他通过刻苦训练,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橄榄球球员。

你看,智慧的父母,总是会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挖掘闪光点,让孩子体会到胜利的滋味,重塑孩子的自信。要知道,只有充满自信的胜利者,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切忌打压式教育

知乎上曾有一个这样的问题:父母的打压式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自卑却要强,内心脆弱,自我否定,做任何事都有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什么人都比我强,我永远是最烂的那一个。

的确,很多父母以为,打压式教育是为了孩子好,把孩子夸多了,孩子就会骄傲,就会得意忘形。

殊不知,这种所谓的挫折教育,会让孩子失去自信,缺乏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

它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和行为。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无助的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而打压式教育,恰恰是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一次次失败的打击,让孩子不断品尝到失败的痛苦。久而久之,孩子会否定自己,认定自己无能,在遇到困难时也会草草地放弃努力。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总而言之,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时,他会设立美好愿景,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他不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又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产生更多的前进动力。

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失败,体会到的总是挫败感,那么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自我怀疑。此后,遇到机会,他们也会犹豫不决,遇到困难,他们会早早放弃。这种犹豫和放弃,又会制造新的失败,让他们产生新的挫败感,因此,他们的人生就会陷入“失败——挫败感——新的失败——新的挫败感”的恶性循环中。

可见,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固然需要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经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多学习成功的经验,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多给自己制造成功的机会。

因为,失败并非我们所一直念叨的成功之母,成功才真的是成功之母。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