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促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以上是《孟子断织》故事的版本之一,比另外一个版本刘向的《烈女传》要更生活化一些。原文中的“喧”解释为“大声说话”明显不通,所以通假同音的“谖”字是合理的。“谖”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欺诈、欺骗”的意思,如:《汉书·息夫躬传》:“左曹光禄大夫宜陵侯躬 ,虚造诈谖之策,欲以诖误朝廷。”你可以从例证中辨析出“欺骗”的解释一定是合理的:因为欺诈而误了朝廷大事。另一种解释是“忘记”,在本文中就被解释为“忘记”。这样解释对吗?
但凡在我的文章里问出这种问题,所谓的“标准答案”基本就“凶多吉少”了。如果解释成“忘记”,那么孟子基本上是“背诵”而不是“诵读”,否则如何因为“忘记”而中止“诵”呢?只是你凭什么说一定是“背诵”呢?他是不是也可以因为遇到了“生字”想不起来怎么诵读而停止了呢?而且这孟子也很奇怪,但凡他母亲开始织布了,他就忘记了,似乎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
事出反常必有妖,当孟母问孟子“为什么中止了”(何为中止)?孟子回答“有所失,复得”。“有所失”的“失”也解释为“忘记”,既然“谖”也是“忘记”的意思,何不同样用“谖”呢?当然你可以说,换个字用以免太单调。总之,自从孟母割断了一次织布机上的布后,孟子的记性就开始好了起来,再也不会忘记,终于成了过目不忘的“神童”。
我不是不相信有记忆力超强的“神童”,只是不相信孟子的“潜能”被孟母的一次“断织”就完全激发了出来的这种桥段!我想这个故事的本义应该是孟母通过断织来要求孟子“端正学习态度”吧?这一点应该不存在任何争议吧?
所以这里的“谖”当然也应该解释为“欺骗”!这个故事前半段就是说:孟子小时候学习,在诵读文章,孟母刚开始织布他就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又开始诵读了,然后孟母就知道他在糊弄(欺骗)自己了。
为什么说是“糊弄孟母”呢?就是他在诵读文章时,孟母就去织布了,而织布机是有噪音的,即便没有,为了不影响儿子读书,织布机所在之处离孟子也一定是有距离的,孟母在织布时的注意力当然大部分都在织布机上。所以孟子就趁这个间隙在那里“开小差”,等到织布机声音小了或停下来的时候就会被母亲发现,所以过了一会儿又重新开始诵读。
细心的孟母发现了他在糊弄后,大声问他“为何中间停止了诵读”?孟子就谎称“刚才忘记了,现在又想起来了”。看穿了他的把戏的孟母于是立即用刀割断织好的布匹,说“这断了的布匹还能再接上吗?”孟子自此就再也不敢欺骗母亲,开始认真学习了。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里的“谖”必定是“欺骗”的意思。那么“谖”解释为“忘记”还有什么例证呢?就是“永矢弗谖”,出自《诗经·卫风·考槃》,原文如下: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诗经》里的诗多半就是这种“排比句”类的诗歌,这首诗主要是赞美隐士的快乐生活:在山涧说话,在山坡歌唱和在山中平地上住宿。“永矢”同“永誓”,“永远决定”的意思,分别结合“谖”、“过”、“告”三个字。既然是“隐士”,那么“弗过”就是不超过、越过“隐居之处”的意思,“弗告”就是“不告知他人”的意思,那么“弗谖”为何非要解释为“不忘记”而不是“不欺骗”呢?这“贤人隐士”之所以“隐居”而不“入世”,不就是再也不用在朝廷上说些违心之语了吗?而是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畅所欲言了。故“谖”字又何来“忘记”一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