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古诗句的解释和含义
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巧的言语会扰乱内心的德性,小事不能忍耐将致使谋取的大事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数. 2.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走的路既然不相同,就不必掺合在一起商量对策.喻志向不同,无话可说. 3.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有成语,祸起萧墙,即出此.喻同室操戈. 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不忧心(大家)贫穷,而害怕在财产的分配上不公允;不忧心人民太少,而害怕不能安定下来. 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厌,满足.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象浮云一样。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联系上文,“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10.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所谓政治,就是使一个国家走上正道(正轨).你率先以正身自处,有谁敢不按正身的呢? 11.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帮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走向灭亡.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分别喻指,自知之明,自以为是.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于 《论语子罕篇》。
依前文,解释为: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二、一些古诗句的解释和含义
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巧的言语会扰乱内心的德性,小事不能忍耐将致使谋取的大事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数.
2.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走的路既然不相同,就不必掺合在一起商量对策.喻志向不同,无话可说.
3.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有成语,祸起萧墙,即出此.喻同室操戈.
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不忧心(大家)贫穷,而害怕在财产的分配上不公允;不忧心人民太少,而害怕不能安定下来.
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厌,满足.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象浮云一样。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联系上文,“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1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所谓政治,就是使一个国家走上正道(正轨).你率先以正身自处,有谁敢不按正身的呢?
11.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帮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走向灭亡.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分别喻指,自知之明,自以为是.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于 《论语子罕篇》。 依前文,解释为: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三、古诗句的深层含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从古至今人们多认为意思是:“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我觉得是指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在最后的时候它所能表现的方面和所积累的阅历等都是很丰富的很美好的,但是却要结束了或者人生要到头了……还是有种惋惜的感觉在里面的……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出类拔萃的人物。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生在世,应当树立宏伟远大的志向和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因为:目标越远大,前进越努力,人生也就越有意义,越能体味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勇和豪迈气概。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远远的牵牛星,灿烂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她一整天也不能把布织起,哭得泪如雨下。
天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却不能相互说话。
[编辑本段]【评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旁观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纺
四、古诗句解释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君:指殉情的大雁。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
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
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自己形孤影单,前路渺茫,失去一生的至爱,即使荀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痛下决心, “自投于地而死”。“万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暮雪”状前景之艰难。
此四句用烘托的手法,揭示了大雁心理活动的轨迹,交待了殉情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