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的意思和造句(引经据典是什么意思)

流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们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现代人经常也会引经据典,但有时会因为对于其出处来源以及其中含义缺乏深入的认识,而造成误解或错用的尴尬。今天我们就来追根究底,做一番深入的了解。

■人浮于事,是静不下心来做事吗?

“人浮于事”这个词里的“浮”字是什么意思呢?是“漂浮”或“浮躁”的意思吗?

我们现在用的“人浮于事”,原来是写作“人浮于食”的,出自《礼记·坊记》。孔子说:“如果君子推辞尊贵而不推辞卑贱,推辞富有而不推辞贫穷,那祸乱就日益减少以至没有了。”“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这里,浮是“超过”的意思,食则是“俸禄”。整句话是说:作为君子,与其使自己的俸禄超出个人的才能、贡献,宁可使自己的才能、贡献超出自己所得的俸禄。

所以,《礼记》中的“人浮于食”的前因后果里,暗含着君子的谦逊和对自身的约束,但现在我们用“人浮于事”表示人员过多,超过实际工作的需要,其实就是很字面的意思了。

■天籁这个词是为音乐而生的吗?

天籁的说法出自《庄子》。《齐物论》篇记载了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隐机而坐”,以及他们讨论地籁、人籁、天籁的一段对话。两个人从大地山川谈到风鸣箫声,他们用大地上的孔穴之音形容地籁,用竹箫吹奏出的乐曲形容人籁,用万物能够发出的不同声音形容天籁,这和今天的音乐还是有所区别的。

据《说文》记载,籥三孔也,大者谓之笙,中者谓之籁。籁作为一种吹管乐器,被引申为空虚地方发出的声响。历史上的郭象、成玄英等人,把天籁与人籁、地籁等同起来,认为天籁是天地万物自然状态下的自鸣之音。也有人认为三籁各有不同。近代有种说法:人籁者有意之声,地籁者无意之声,天籁者无声之声。这里的天籁,俨然已经成为“无声胜有声”的精神境界了。

■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蓝色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大家都会背,那么第二句的意思是春天来了,江水都已经绿到发蓝了吗?怎么能用一个颜色形容另一个颜色呢?

其实,这里的“蓝”并不是蓝色,而是蓝草。蓝草是一种可以提炼染料的植物,它的叶片可以制造靛青染料。比如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蓝就是蓝草,也叫蓼蓝。青,就是靛青,是从蓼蓝这种植物中提取出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所以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用蓝草提炼染料是古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诗经·采绿》中说:“终朝采蓝,不盈一襜”,采摘蓝草一早晨,撩起衣襟兜不满。很有画面感。所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花对水,红对绿,火焰对蓼蓝。蓝是蓝草,不是蓝色。 (据大道知行)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