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主要内容概括和启发(稻草人主要讲了什么)

前言

一直以来,我都对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家表现极为忽略轻视的态度。在我过往的印象中,儿童文学作为启蒙读物,或是用于早期教育的幼儿读本,文字简单,内容浅薄,大多沦落为家长哄孩子入睡的睡前故事的存在。

这种极为不屑的心理投射到现实世界,则体现在日常的基本工作中。我是一名公共图书馆的馆员,负责馆内图书的季度采编工作,在采购的图书书单目录里,我一般会优先选取适合中青年读者阅读的近现代文学、时下热销的心理学、历史人物传记类图书,其次才会购买一些儿童文学、少儿科普类图书。

但是前些天阅读的一本书籍,准确的说是一篇文章,却彻底改变了我此前“以偏概全”的看法。我从未想过一篇看似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表下竟蕴藏着如此深远的寓意,以至于在阅读的过程中给心灵造成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它就是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书必读书目的《稻草人》。

1.作为儿童文学的《稻草人》历经百年,为何能够仍不过时,成为经典名作

鲁迅先生说:“《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稻草人》是教育家叶圣陶于1922年发表的一篇中国现代童话,距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用现在的眼光回看鲁迅对《稻草人》的评价,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一部百年前创作的童话故事可以流传至今,仍不过时,并被教育部面向学生加以推崇?我想,最主要的还是由以下两点原因构成。

第一,作品本身的文字性。

《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虽然发表于1922年,但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却提倡使用白话文,以此来方便读者的阅读。作为白话文的《稻草人》在文字表达上却又迂回曲折,优美细腻,这和叶圣陶自身的文学经历是分不开的,有着其笔下赋予的美感和淡淡的哀愁。

第二,作品有着所处年代的特性和精神层次方面追求的共性。

矛盾文学奖作为中国最具荣誉的文学奖项,历届获奖作品都有着对作者所处年代社会现实的浓厚缩影。这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建立在特定年代大背景下的个性。而上升到精神层次追求的共性方面,则体现在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比如说对劳动的歌颂,对时代的赞美,对人性的反思等等,而读者通过阅读又是否能够从中获取新的感悟?这才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名作的重要标准。

而《稻草人》恰恰以儿童文学的形式,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如果说这是叶圣陶在创作《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时所想要表达的主题。那么《稻草人》对于所面向的广大儿童读者来说,又延伸出其他更多的意义,比如说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和发现。

而本文我想通过“稻草人”的形象和稻草人在夜间遇见的几件事,谈谈《稻草人》这篇儿童文学对我们现在生活的意义。

2.《稻草人》对劳动的尊重

路遥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的进程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正是因为心怀普通劳动者的感觉,路遥埋头潜心创作六年之久,终于写成《平凡的世界》这部被誉为“矛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桂珠”的经典名作。

而叶圣陶在写作《稻草人》之际,整个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的状态:内则诸侯割据,外则列强环伺。战火连天,农村百姓更是置身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稻草人》这部童话作品在作者的认知赋予之下,充分展现了当时农村农民经历的苦难,歌颂了劳动的不易和伟大。

田地里的庄稼在生长的过程中,除了有可能会经历“人祸”外,遭遇更多的还是天灾。稻草人的职责便是看守田地,抵御天灾,守护稻穗的成长。通过稻草人的所见所思,我们看到了它的主人是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先后失去了丈夫和儿子,自己也落下了眼红和心痛的毛病。前两年接连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而今年的稻穗又大又饱满,雨水又不多,本能丰收但却遭遇了虫害。

庄稼在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会经历太多的意外。在任何一个年代,劳动都是格外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劳动带来的成果,不能随意糟蹋粮食。这也是《稻草人》想要传达给孩子的教育。

3.稻草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叶,肌肉和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和残荷叶都可以做它的帽子,手里拿着一个破扇子,被农人插在田地间的泥土里,整天整夜站在那里。这便是稻草人的形象。

稻草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农民亲手造的它,它便为农民看守田地,保护庄稼的生长,抵御虫鸟的入侵。虽然衣着寒酸,配置低端,但是稻草人在工作岗位上却任劳任怨,且一丝不苟,极度负责。

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懈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在现代汉语的延伸意义里,“牛”和“狗”都是“勤劳”的代名词。但是在稻草人的对比之下,“牛”和“狗”却显得懈怠和顽皮。尤其是在面对一份枯燥的工作的时候,稻草人表现出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的核心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意识。

4.稻草人对善良的定义

《稻草人》主要讲述稻草人在夜间遇到的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小蛾在稻叶上产下了子,祸事将要来临,但是稻草人发出的警告却无法让主人察觉;第二件事情是在寒冷的深夜遇到了一个渔妇,为了明天的生计而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第三件事情则是和桶里被捕的小鲫鱼展开了一场对话,但是稻草人却无法救鲫鱼脱困;第四件事情则是目睹了一个将要被好赌的丈夫卖给别人的女人,投河自杀的全过程。

每一件事情,稻草人都是见证者。他想要去阻止这些灾难的发生,但是在灾难面前又无能为力。

当小蛾在稻叶上产下的子变成肉虫,将原本浓绿的稻吃成光杆的时候,稻草人想起可怜的主人今年的全部辛苦将要换成眼泪和叹息后,他禁不住哭了,原本瘦弱的身体更显憔悴,斜着肩,弯着腰,好像害了病。这一刻,他为主人的悲惨命运而感到悲伤。

看到生病的孩子又渴又冷时,他更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给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做被褥,给孩子一些温暖。而当听见桶里被捕的鲫鱼苦苦哀求他救自己出去的时候,面对鲫鱼的误解,稻草人只能痛恨自己的柔弱无能。

惨痛的事还在悲哀的夜里继续发生!一个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的女人,因为将要被好赌的丈夫卖身,被逼投河自尽。这一刻,“见死不救”的稻草人只能默默地祈祷,而当女人沉默的身影向河里窜去的时候,稻草人心碎了。

张爱玲在小说《诗与胡说》里说道:“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当他人种种的不幸和痛苦呈现在善良的稻草人的面前,但稻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随着这种痛苦的情绪的加深,导致了稻草人最后的加速死亡,永远的倒在了田地中间。

结语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稻草人》不仅仅是一篇单纯的童话故事,也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从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不仅映射出社会底层人民普遍的辛酸困苦,更有对“善良”的解读: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即使我们像稻草人一样无能为力,也要心怀善意。这也是我们对待世界、对待生活所应该呈现的最基本的态度。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