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杜牧翻译及赏析(赤壁杜牧古诗)
•
未分类
- 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历来享有盛誉,而其七言绝句《赤壁》,更是风格独具,脍炙人口: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赤壁,即赤壁山,当年东吴大都督周瑜曾于此大破曹兵,几至“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可是,今名赤壁者,竟然有四处,皆在湖北,具体说一在蒲圻,一在黄冈,一在武昌,一在汉阳。历史上赤壁鏊兵的赤壁究竟在哪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多数人认为以蒲圻赤壁为可靠。
- 杜牧这首诗所写之赤壁当为黄冈赤壁。诗虽未注明,但是杜牧曾在黄冈担任过两年多刺史,并且有三首诗都写到赤壁,如《黄州寄李岳州》有“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往事空遗恨,东瀛岂不回”的诗句,便表明写的是黄冈赤壁。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一书亦将杜牧《赤壁》一诗,列入《黄冈赤壁诗》内。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六百多年过去了,时至公元九世纪,诗人杜牧来到了黄冈赤壁,凭古吊今,无限感慨,便下写了这首诗味无穷、耐人咀嚼的咏史七言绝句。
- 一、工于发端,构思精巧
- 一般咏史诗往往是先景后情,总把山川形胜作为咏史的开端。而杜牧却不然,一跃而出前人窠臼,独出机杼。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一落笔,便描绘了一个细节,从一件历史遗物写起,显得非常生动。本来围绕赤壁之战可写者甚多,诸如孙刘联盟,诸葛出谋,周郎用兵,火烧战船,曹操败北……,皆可构成诗的题材。但是诗人却舍去这一切,只写一片断戟,并且写得煞有介事,似乎此时此刻,诗人正游历古战场,漫步于大江之上,徘徊于山崖之侧,突然发现了古时遗物,细磨轻洗,辨认出这是三国时的一片断戟。于是诗人睹物伤怀,追缅往事,引起“怀古之幽情”。这样便使诗情发展得非常合理,非常自然。
-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会去考证这片断戟的真伪,因为这是在作诗。可是这片断戟却把读者引到了赤壁之战那个历史环境中去。
- 这一开端,下笔新颖,手法别致,形象具体,能够牢牢地攫住读者的心。同时也能够非常自然而巧妙地引起下文,为下面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诗人构思的精妙和缜密。
- 二、精于议论,小中见大
- 如果说诗的一、二句是兴感之由,那么诗的三、四句则纯属议论了。但是高明的诗人,并非就事论事,因理说理,而是借助于形象鲜明的语言和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抒发感慨。诗人设想如果隆冬之际没有东南风起,赤壁一战,周瑜未必取胜,二乔也未必保全,曹操的铜雀台上也许会又增添了两位国色天资的美女。
- 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号称八十万人马,沿江东下,水陆并进,直逼孙刘,可谓不可一世,锐不可当。于是孙权、刘备结为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取艨艟斗舰十艘,载以浸过油的芦苇、枯柴,向长江北岸进发,待距曹操连环战船二里许时,便点着柴草,时值“东南风急”,“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这就是诗人所说的“东风”“与”“周郎”之“便”。
- “铜雀”,高台名,建安十五年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台上建楼阁,其上树以一丈五尺高的铜雀作为装饰,故名铜雀台。
- “二乔”,为东吴两位美女,“乔”通“桥”。《三国志·周瑜传》载,孙策占据荆州,“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 诗人不直说国破家亡,而是以设想二乔被虏受辱这一具体的事件来表达,使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二乔虽只是东吴贵妇,似乎与赤壁大战无关,但是,东吴不亡,她们决不会归于曹操。一旦“铜雀春深锁二乔”,则可知东吴已经灭亡。因为她们的身份和地位,实际上代表着东吴的国体尊严。她们的受辱,便意味着东吴的生灵遭受涂炭,江山社稷不复存矣。
- 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虽然属于史论,却不用抽象的论证和逻辑的推理;虽然作者在说理,却不枯燥,而是寓哲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二乔被虏受辱,虽是小事一段,然而其人身系社稷,因而诗如此写来,就能够小中见大,个别体现一般,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谓蕴涵深厚。
- 这实是两句高妙的议论,然而自有见仁见智,甚至怒而责之者亦有之。宋人许顗《彦周诗话》云:
- 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 当然这一“可见”是鄙陋而浅薄的,观点和态度皆不可取,因为许氏将诗等同于史实。如果处处都要按史实来写,那么铜雀台则建于赤壁大战之后,赤壁大战是在建安十三年(208),而至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于邺城建造铜雀台,也就更不能允许“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出现了。然而,诗毕竟是诗,亦虚亦实,言近旨远,辞微意深,好诗歌莫不如此。难怪后来为杜牧诗作注的冯集梧奋起反驳许氏:
- 诗歌不当如此论,此直村学究读史见识,岂足与语诗人言近旨远之故乎?(《樊川诗集注》)
- 纪昀在《四库全书提要》中也曾指出:
- (许顗)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辞耳。
- 此二人所论甚当,诚能说明问题。如果按许氏之见,只说“社稷生灵一旦抛”或“国破家亡在今朝”可矣,不必再写什么“铜雀春深锁二乔”了,这样既明言生灵社稷,又合乎韵律,能“识好恶”,然而这样的诗也就很难再称其为诗了,因为诗本身一点回味的余地也没有了。胡曾有诗云:
-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睁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赤壁》)
- 同为唐代诗人,同题《赤壁》,而胡曾之诗较于杜牧之诗,艺术水准不知要相差几筹。李白也有一首诗写到赤壁:
-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赤壁歌送别》)
- 单就赤壁怀古这一点来看,此四句亦远不及杜牧《赤壁》诗来得含蓄蕴藉。究三首诗之因,胡曾、李白之诗歌直且露,缺乏丰富的内容,读后无回味的余地,而杜牧之作则曲而隐,言约意丰,给人以深刻启发。后来编著《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罗贯中,便从杜牧诗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小说中虚构出曹操点名要讨“二乔”的情节,更突出了曹操的性格(见《宴长江曹操赋诗》一回)。
- 三、妙于设想,幽默诙谐
- 杜牧咏史诗好作翻案文章,往往是从反面来说,设想新奇。这一点,前人早已论及:
- 牧之于题咏,好异于人。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题商山四皓庙》云:“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皆反说其事。(见吴景旭《历代诗话》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 再如《题乌江亭》诗: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这些诗皆从反面设想,发前人所未发,道他人所未道,的确很新颖奇特,而这正是杜牧高出常人之处。
- 再说杜牧这首《赤壁》诗,周瑜是赤壁大战的实际指挥者,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智勇兼具,此可谓人人尽知。但是,如果不是“东南风急”,他也许未必能够获胜。所以诗人便由此而设想其反面,不再去大写特写周郎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尽管赤壁之战胜利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远不止“东风”所“与”之“便”,但是杜牧由此而发议论,则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又富于启发性。透过着诙谐的诗句,我们会看到严肃的政治内容。人们则可以从周郎的得胜,转而想到他的败北;由二乔的受辱,转而想到东吴山河的沦陷。从反面设想,确立新的角度,采用谐谑语调来写重大的历史事件,既给人以轻松活泼之感,又令人深受启迪,这正是这首诗歌有别于其他的咏史诗,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评介苏轼的《前赤壁赋》时曾很幽默地说道:“他(指苏轼,引者注)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见《阅读与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一])出生早于苏轼二百三十多年的杜牧又何尝不是如此?诗中所写的并非历史上赤壁大战的赤壁,然而诗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