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仪征有那些故事或诗句
仪征?人不知道,只知道市:仪征市
说起仪征的历史,西周一个太子叫“蚁”的,封地就在此地,这就是仪征最早的地名啦。春秋伍子胥逃楚投吴,是在本市的俩位见义勇为者“浣纱女”和“渔丈人”的舍命帮助下成功的,解剑渡江处,得名“胥浦”,著名的仪征化纤,就建在这里。 清末避溥仪的讳,改称扬子县,辛亥革命成功,恢复仪征县。 仪征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史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誉。西周一个太子叫“蚁”的,封地就在此地,这就是仪征最早的地名。春秋伍子胥逃楚投吴,是在本市的俩位见义勇为者“浣纱女”和“渔丈人”的舍命帮助下成功的,解剑渡江处,得名“胥浦”,著名的仪征化纤,就建在这里。 汉朝时,这里是吴王刘濞的地盘,他领衔挑起“七王之乱”,就在境内的铜山铸钱来着。隋炀帝开运河,沿河建了四十多座行宫,咱这里有两座,一曰临江宫,一曰扬子宫,从此有了扬子的名称,这段江面就叫扬子江。 自唐至清,仪征便为水陆要冲,古运河由此通江达淮,隋唐起即成为漕盐纲运中转之处,到唐宋时已成为著名的工商城市和园林城市,这里物产丰富,手工发达。五代时,接过吴国皇帝杨溥的驾,改名“迎銮”。到了北宋,皇帝信道,听说在境内的二亭山发现了王气,便命在此塑真武像,因仪容逼真,赐名仪真,后升为真州。直到清朝初期仍为两淮一带有名的繁华富庶之地。 清初为避胤禛(雍正)的讳,改名仪征。 1986年撤县设市改为仪征市。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涌下,仪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顶端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关于扬州三把刀的诗句或谜语
最完整“三把刀”诗词巷名出炉 扬州人吃早茶流行“不带钱” 老城区30多个巷名与“三把刀”有关 “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你知道吗?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和诗词里都蕴含着“扬州三把刀”的典故呢!为促进扬州“三把刀”文化的发展,市商务局和“三把刀”协会联合整理了史上最完整的“扬州三把刀”辞赋、巷名、歌谣、民谚。
1 诗词曲赋 扬州人吃早茶流行“不带钱” 一些辞赋中,能反映出很多古时扬州人“吃”方面的风俗习惯,如立夏日尝“八新”。“八新”指鲥鱼、樱桃、新笋、麦仁、蚕豆、苋菜、新茶、青梅、李子、洋花萝卜、咸鸭蛋等时令食品,其中鲥鱼最为珍贵。
清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描写扬州立夏时的情景:“晴和天气晚风徐,脱尽棉衣四月初。庆誉典旁沽戴酒,樱桃市上买鲥鱼。”
扬州“三把刀”辞赋、歌谣部分的整理者、扬州文化专家蒋静芬解释,这首词描述的是扬州人为了尝尝鲥鱼的味道,不惜当去棉衣,足见吸引力之大。 蒋静芬介绍,扬州人除了“为尝鲥鱼当棉衣”,还引领了“吃早茶”的潮流,其中最让学者们称奇的,是扬州人吃早茶最流行“不带钱”。
原来古时有茶馆专门配有说书和唱曲的,一些沿街卖唱的艺人也经常在茶馆卖艺。茶客们边吃茶,边听书,惬意怡情自不待言。
尤令茶客们感到方便的是吃茶可以记账,进茶馆可以不带分文,茶社还替茶客代买酒菜,代付人力车费,也一并记账,三节结算。一些老茶客每天早上起来的头等大事就是进茶馆吃茶,有的连洗漱都在茶馆中进行。
由于茶社环境优雅,又是文人喜欢聚会的场所,文人雅士们经常在茶馆里结社、集会、吟诗、作画、弹丝、品竹、唱曲、猜谜、相互切磋技艺。“教场惜余春,驼子高先生(店主),破桌烂板凳,满座是诗人。”
描述的就是扬州人在茶馆内吟诗的场景。 2 民俗歌谣 一首歌谣包含扬州人一天饮食 在扬州一带旧时流传有两首歌谣,都描述了旧时淮扬人一天的饮食习俗。
第一首描述了一个美食家,一日五餐,十分考究: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拌干丝,风味高;“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吃过早茶想中饭:“狮子头”,菜心烧;煨白蹄,酱油浇;“大烧马鞍桥”;醋熘鳜鱼炒虾腰;绍兴酒,陈花雕,一斤下肚乐陶陶。/吃过中饭想“下午”:浇切董糖云片糕,再来一包香橼条。
/吃过“下午”想晚饭:金华火腿镇江肴,盐水虾子撒花椒,什锦酱菜麻油浇,香稻米粥儿粘胶胶。/吃过晚饭想夜宵:一碗莲子羹,清心又补脑,一觉睡到大清早。
早上吃的蟹黄汤包,中上吃的牛肉熏烧,晚上吃的豇豆角子,鲇鱼哇子,冬瓜汤两勺子,肉丁子钉到下巴壳子。 蒋静芬表示,这首歌谣中提到了许多具有淮扬风味特色的著名菜点,其中很多都是市民耳熟能详的,如“拌干丝”、“蟹壳黄”、“干层油糕”和“翡翠烧卖”等。
3 巷名胡同 30多条巷名与“三把刀”有关 澡堂巷、螃蟹巷、粉妆巷……这些巷名一听就知道与扬州“三把刀”关系不小!市烹饪协会副秘书长施志棠表示,经过此次整理,他们发现扬州老城区共有30多条巷(胡同)名与“三把刀”有关。 “比如‘澡堂巷’是一条东西向巷道,因巷内有众多浴室而命名。”
施志棠解释,扬州搓澡全国闻名,多年来扬州搓背大军北闯关东,南下广东,其中仪征朴席更是有不少村民常年在外以搓澡为业,村里的若干别墅小楼都是搓澡赚的钱砌起来的。 “‘粉妆巷’顾名思义,与扬州的美容美发行业有关,这条巷子位于甘泉街中段南侧,是一条南北向巷道,在扬州学者王金祥所著的《扬州城老街巷》有细致描述,相传这里是常府眷属居住,因其胭脂梳妆而得名。”
施志棠表示。 扬州也有些巷子不仅在字面上与“三把刀”有关,还演绎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如螃蟹巷,相传在清雍正年间有一户尼姓人家,一天丈夫在街上买了一只大螃蟹,该螃蟹似通人性,点头摇钳,十分可爱。尼不忍心杀之,就养在家中。
月余后,尼突然被人杀害,但却一直找不到凶手,县太爷到现场查看,突然发现一只大螃蟹在向他招手,跟着螃蟹一看,发现尼的妻子与他人有奸情,审后才知道,原来是妻子与奸夫一起杀死了尼,真相大白后,螃蟹巷的叫法也就流传开来了。”施志棠说,在扬州的小巷胡同中,这样的巷子还很多。
新闻追访 为何要整理这些诗词巷名? 扩大“三把刀”文化在全国影响 对此,市商务局的一位薛姓负责人表示,我市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三把刀”服务创新试点,此次整理主要是为了扩大“三把刀”文化在全国的影响。 “三把刀的每一刀都是一门绝活,这些巷子、民谣当中包含了三把刀的传奇故事,如果只是单纯的技艺传承,相对单薄,但如果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技艺传承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施志棠评价。 据悉,明年起,我市将通过五项举措促进“三把刀”发展,包括三把刀人才输出、“扬州师傅”评选、推动“三把刀”市标升级为省标和国标、建成并运营全国“三把刀”官方网站等。
链链 “三把刀”辞赋摘录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唐李白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
三、求与扬州有关的中国古代诗词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2.泊船瓜洲 ——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译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3.寄扬州韩绰判官 ——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白话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4.夜看扬州市 —— 唐·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白话译文: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5.忆扬州 ——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白话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和只留一江春水。
参考资料: 扬州网:赞颂扬州古诗100首 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百度百科——泊船瓜洲百度百科——寄扬州韩绰判官百度百科——夜看扬州市百度百科——忆扬州。
四、【江上望青山忆旧王士慎】
顺治末年,诗人初下扬州不久,两次经过仪征赴金陇,一次是在秋八月,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这首诗写于第二次经过时.诗中把两次见到的景物对照起来描绘,一清晰,一朦胧,一萧瑟,一明丽,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青山,在这里是地名,山位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一、二句写的是第一次经过的景象.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细雨潇潇,江岸上隐隐的青山,纷飞的黄叶,给入一片迷茫的感觉.夭空中有一只依稀可见的孤雁,悄然地掠过,又没入了迷蒙的天边;岸边上传来隐隐的笛声,似在向谁诉说,又似独自孤吟.笛声雁影,织出一派迷蒙萧瑟的意境.“迷离”这个词具有多重的意味,从表层着,景象模糊不清,乐调传得不真,这是对景物实况的写照.透过一层看,这其间恐怕更有诗人初到时,对这一带景物的陌生之感.这是当时诗人心境的写照,这种心境在今天已觉惘然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迷离”者,忘言之意也.后两句写的是眼前的景象.这次重来青山,面貌完全不同了,诗中只用了一句来描写春天的景色,表现力极强.显然这是个晴朗和明媚的日子,远远的一片白帆鼓足了春风,在平静的江面上自由地行驶,鹅黄的柳丝挂满了春堤,在阳光下轻轻摇摆.“一”和“万”,两个数词表现力何等丰富!远处一切都可以看得真切入微,与前面的“迷离”形成了鲜明对照.当然这幅春江图里也融进了诗人的心情.经过一年多的异地生活,诗人已消除了初到时的陌生感,他对扬子江渐生出许多的亲切和热爱,一景一物都成了自己的朋友,加上扬州任上的工作初见成效,这一切怎不让年青的诗人感到兴奋呢?两幅景象写出了两种心贵时差和景差的对照,说到底是一种心灵的对照.当诗人用审美的眼光观照生活时,往日和眼前的一切,远处和近处的一切全放射出了诱人的光彩.。
五、清代阮元淝水诗出自何处
淝水诗
阮 元
淝水淮南东至海,清流关应中陵称。
金陵在南中江北,秦皇由此出江乘。
对岸胥浦古舆浦,由此入淮广陵登。
汪中广陵曲江澄,故县在今之仪征。
夹广陵以入于海,邗沟贯之江淮间。
宋志留有三城里,浦东广陵浦西邗。
江都浦南蜀冈下,三城鼎立铁与盐。
汉改邗城为舆县,西属临淮江都坍。
三城西北义城里,邗后义阝 成说文收。
城子山西魏文庙,广陵古城东巡留。
宋志东西广陵里,邗沟分界在真州。
冶山煮铁熬海水,吴王濞筑海陵城。
东晋永嘉南渡后,京城北府江乘轨。
瓜埠沙洲防运道,于是海陵即更名。
淮阴广陵俱东迁,江都邗沟亦东延。
邵伯也有邵关在,今湖古海后为先。
谢安后裔仪征籍,新城留有康乐园。
元代扬子故县治,我识明哥桃坞源。
屈指不觉五十载,生春酒献桑梓尊。
《古诗咏仪征》中有收录过
六、真州绝句(其三)王士祯 赏析
真州绝句(其三) 清·王士祯
晚上江楼最上层,去帆婀娜意难胜。
白沙亭下潮千尺,直送离心到秣陵。
【注释】⑴江楼:真州江边的高楼。⑵婀(ē)娜(nuó):体态轻盈,诗中形容江船白帆顺风而去的轻巧。⑶难胜(shèng):禁受不住。⑷白沙亭:在仪征白沙洲上。⑸离心:离情。⑹秣(mò)陵:今南京市。
【赏析】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真州绝句》是作者在扬州做官时来到真州时所写的一组诗,共五首。这首诗写作者登楼远眺,目送轻盈飘荡的帆船开赴秣陵,勾起心中的离情别绪,不禁黯然魂销。
前二句写诗人登上高楼最高层俯望长江,看见离真州而去的帆影点点,姿态婀娜,但离情难堪。后二句写白沙亭下千尺潮水,源源不绝,正如离人之思一路随着江水抵达秣陵。字面所见为登高俯望真州江岸之种种景致,字面之外则蕴离人愁思于江水景物之间,用笔清淡柔美,情意却深沉无限。
【修辞手法】夸张——潮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