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鉴赏诗歌中结构上的作用,结构我不理解,求学霸讲解
何谓诗歌的脉搏?”脉搏”就是刘勰说得”沿波讨源”中的”波”,也就是古典诗歌的文本结构,我们赏析和品味作品时,并不是在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而是集中精力于文学作品本身,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结构;形象、思想、感情等要素。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形式、结构的赏析才有可能窥其堂奥。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苕溪渔隐丛话》)”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 “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沈谦《填词杂说》)”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刘熙载《词概》)”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
因此,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入手,就能获得解读诗歌意旨的一把钥匙。那么,我们怎样紧紧扣住诗歌的脉搏呢?(一)、抓住”起”句。
诗文的开头,历来就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
“开门见山”的”起”式示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如朔风逼面、铁骑突出,将作者悲愤焦灼之情、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这都是开门见山的”起”例。含蓄蕴藉、怨而不怒的诗教,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起”式更为普遍。
示例: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 流荧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的写法,切合”迂回”起式。总结:诗歌中的”起句”,其作用有两点:1、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2、作者着意点染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
(二)、重视”承”句。 “承”句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但都依本文本中的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
恰如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所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示例1、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蝉院》的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承首联中的”清晨””古寺”和”高林”,既显章法的浑圆,又使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被欧阳修称为”造意者为难工”之语。
示例2、杜甫的《登高》则情景分写,使得诗歌的脉络清晰而又层次分明: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不尽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这样,作者的”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国伤时的感慨更显沉郁。
颔联在全诗中的作用可见一斑。总结:诗歌中的”承”句的作用:⑴、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⑵、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以使”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三)、直击”转”句。请看下面的例子: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本诗的前两句的功用在于勾勒环境,包括时令季节和地域特色,”黄梅”和”青草池塘”相互迎合,铺就了一幅在特有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一种舒朗的、散淡的、又略带喜悦的情绪的画面。
但”有约不来过夜半”一句,不仅结构上是荡开一笔,而且,也是情绪上变化的关纽所在。同时,使得”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貌似”闲适”实则是焦灼的情绪表现的含蓄而有韵味。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
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
“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就是对 “转”的作用的诠释。
示例(一)、《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从贬所渡江而归,离家愈近,思乡之情愈是强烈,但作者却宕开一笔,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形象的说明了作者一方面渴望得知家人的”音书”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作者又怕家人受自己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所以才”情更怯”和”不敢问来人”。
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上接”音书断”,下”关””不敢”句,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的淋漓尽致。示例(二)、《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秋丛绕舍””边绕篱边”渲染了作者喜爱菊花的氛围,作为铺垫。
第三句却。
二、词在诗歌中结构的作用,如诗眼,叠词,作用如突出主旨等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2.起强调作用3.结构需要在古诗中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效果?什么是叠词?巧用叠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之一: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叠字叠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行家,他的《荷塘月色》等散文中,用了多处的叠词,丰满了作品的艺术形象,令人爱不释手.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我只知道这么多了,。
三、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和在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结构上: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1.开篇点题.2.照应题目.3.总领全文.4.渲染气氛,埋下伏笔.5.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文中的有: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呼应前文.文末:1.点明中心.2.深华感情,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让文章结构严谨.4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言有尽而意无穷.6.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 内容上:就是把结构上的作用实际运用一下.比如引出下文的什么,对上文的什么作总结.深化什么主题.类似于这样的. 【希望得到好评!祝您学习愉快!】。
四、诗歌鉴赏里什么是内容作用什么是结构作用
结构作用一般有套路,内容作用需要自己分析,比如:一、首句的结构作用: 1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以下对什么的描写 2为下文对什么的描写作铺垫 3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
4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 2、打伏笔 3、转换话题三、尾句的结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五、请问古诗的诗眼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赏析诗眼方法探析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个“瘦”字便是全词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解题指导 :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眼的赏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之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
组织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 解题思路解答赏析诗眼类题目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指出诗(词)眼。一般是指全诗(词)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
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的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2) 明确诗眼的作用。
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3) 这类题目一般有以下设问方式:1.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 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 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2. 答题步骤步骤一: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步骤二: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这是在微博上找的,中国的古诗重意境,而意境需要寄托在一定的事物上才能被读者感受到,所以一般被寄托意境的事物就是诗眼所在。现代的人把诗歌描述的玄之又玄,其实在古代,诗歌是连小孩子都能写的,拿到现在来看就是今天的歌词,谁还不能哼上几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