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使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句子
借代
1.定义:在谈话或行文中,放弃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语句不用而另找其它名称或语句来替代,称为借代。
2.方式:
(1)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帜代替事物
如: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 赠韦左丞诗)
纨裤是富贵子弟的标帜,儒冠是文人学者的标帜。
(2)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属代替事物
如:每次写到全台北都睡着,而李贺自唐朝醒来。(余光中 逍遥游后记)
台北为台北人之所在,以此借之。
(3)以事物的作者或产地代替事物
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短歌行)
相传杜康是善于造酒之人,故以「杜康」代酒。
(4)以事物的数据或工具代替事物
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 陋室铭)
丝竹本为乐器之名,借为音乐之称。
(5)部分和全体相代
如:「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 望江南)
帆为船上之器物,借代为船之全体。
(6)特定和普通相代
A. 三折肱而成良医。(春秋定公十三年)
以三代多
B. 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孟子藤文公下)
以薛居州代善士
(7)具体和抽象相代
A. 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项羽本纪)
坚代铠甲,锐指兵器。
B.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孟子离娄上)
小德大德及小贤大贤都指人。
(8)原因和结果相代
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 长恨歌)
以倾国代佳人
二、寻找运用了借代的诗词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价为:“‘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
“折柳”原来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或送别之词。
而李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是一首“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诗人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附耳聆听,这笛声乃“折柳”曲。
作者不由得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乡之情。《莺啼序》的主题是悼亡,但是,作者不仅未在题中标出,而且有关亡妾的身世、遭遇,甚至连某些关键性的细节也一概略去,而主要依靠暗示手法来表现的。
这与前面提到的几首悼亡诗词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同样是回忆或描写死者,潘岳?quot;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苏轼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贺铸是”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鹧鸪天》)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李清照的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都是描写愁情的著名词句,而且都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思维形式,把愁绪写得生动可感,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南唐后主李煜以东流的一江春水比喻亡国后自己愁绪的汹涌繁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阶下囚生活的凄苦;而贺铸则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三个形象借代愁绪的铺天盖地和挥之不去。李清照则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笔触,抒写了国破家亡后愁绪的厚重和自己所感受到的难以承受的重压。
三、含有借代的古诗
例: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附: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四、含有借代的古诗
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附: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