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土命男和城墙土命女配吗,城墙土命和城墙土命婚配好吗

有书君说

在男尊女卑的旧,“戏子”往往被世人视作是“下九流”的行业。

直到时期,西学东渐,人们的想法得以,戏曲演员的地位才有所提高。

那个时期,梨园行业虽发展迅速,但因为规矩众多,学艺之人又有千万,所以想在京剧界出头露面,成名成角,也是千难万难。

然而,却有这么一名奇女子,“扮男装,挂髯口,唱须生”,一曲唱腔,惊艳世人。

凭借高超的技艺,她不仅在梨园行业,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更书写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她就是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冬皇”——孟小冬。

女儿身子男儿心,一生无悔入

1908年冬,孟小冬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梨园世家,她的祖父、、叔伯都是京剧演员。

4岁时,孟小冬便开始跟着学习京剧,每天他们都会到城墙根儿下,无论刮风下雨,从不停歇。

随着年龄的增长,孟小冬在戏曲上的天赋也逐渐显现出来,一腔一调,都颇有韵味。

当时梨园行业讲究易子而教,于是便让她拜姨夫仇月祥为师。

学艺前,再三嘱咐:“只学老生,万不得入旦行。”

仇月祥知道孟小冬天赋极好,又兼一层亲戚关系,所以对她格外重视。

孟小冬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学艺中度过的。

每天不是练气喊嗓,压腿下腰,便是学腔身段,背词念白,抽空还要帮师傅干一些沏茶、装烟等杂活。

若换成别的孩子,早已叫苦连天,哭哭啼啼。

可孟小冬虽为女儿身,却有一颗男儿心,面对如此乏味的学艺之路,孟小冬硬是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小冬初次登台,便凭着过硬的基本功,便博得满堂喝彩。

她虽年纪幼小,可嗓音洪亮,念白有韵,且动作走位,丝毫不差,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声音浑厚,丝毫没有雌音。

之后的孟小冬逐渐在南方走红,不仅唱功越来越好,还收获了大量粉丝。

当时《锡报》赞她是“大器早成”、是“天才”,而众说她,“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面对如此众多赞誉,若是寻常人,早已洋洋得意,迷失自我。

但孟小冬却非常清醒,她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不是他人的赞赏追捧,而是戏曲上更高的追求。

若只满足停留于此,便会毫无精进,最终落得自毁前途的下场。

当时的梨园盛传这么:“情愿在北数十吊一天,不愿沪上数千元一月。”

孟小冬明白,唯有在
稳脚跟,才是对自己技艺的最大认可。

于是,十八岁的孟小冬,放弃了已经拥有的名气、人脉,决然前往。

当时有人觉得,孟小冬如此行径过于理想,乃梨园大家之地,又岂能让一个姑娘,轻易涉足。

可孟小冬性格果决刚烈,她就是要凭着自己的一腔孤勇,去闯去拼,然后赢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这一次的北上,不仅改变了梨园行业的格局,也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四郎探母”遇梅郎,人生如戏尽悲凉

那时候的菊坛,“乾旦”颇多,但“坤生”却少,孟小冬一上台,便凭借自己扮相嗓子,轰动京城。

剧评家们更是评价道:“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至少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恰逢一次堂会,本该是梅兰芳与余叔岩合演《四郎探母》,怎料余叔岩病重,无法演出,于是,便有人找孟小冬顶替。

然而,这一次与梅兰芳的同台,却让二人有了半生的牵绊。

从那之后,每当梅兰芳唱《四郎探母》时,便会邀请孟小冬一起演出。

久而久之,二人的表演越来越默契,彼此的心中也开始有了对方。

一场《》,孟小冬演正德皇帝,梅兰芳演李凤姐,一个英姿勃勃,一个女儿娇羞,戏中尽是深情与喜悦。

一场戏下来,众人都已早早离场,可孟梅二人却已深陷戏中。

可人生如戏却非戏,不如意事常。

彼时的梅兰芳早已有妻室,孟小冬本不愿做小,可有人劝她,梅兰芳自幼过继给他大伯,于礼数而言,可取两房妻子。

那时的孟小冬,深信有情饮水饱,为了爱情,她顶住了压力,嫁给了梅兰芳。

凤冠霞帔间,退隐深闺后。孟小冬为了这份爱意,放弃了舞台,她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她没有料到的是,这份深情,换来的却是自己的狼狈。

梅兰芳不愿对外公开两人的关系,他将孟小冬安置在“缀玉轩”。

明媒正娶的妻子,如今却像外室一样,不能踏入梅家大门,这份委屈像一根刺一样,刺痛着孟小冬的心。

然而,孟小冬常年扮演须生坤伶,骨子里留下了太多的刚毅与韧性,她注定不会隐忍。

3年后,梅兰芳母亲去世,孟小冬借此机会,前往梅宅,为其吊唁。

可尚未跨进门槛,便被人拦下。梅兰芳的正房太太福芝芳,此时已身怀六甲,虽同为正妻,可面对孟小冬,她却无半分情面。

梅兰芳本想为孟小冬辩解几句,可看着福芝芳的肚子,想起她泼辣的脾气,最后只能对孟小冬说一句:“你先回去吧。”

这几个字,冰冷刺骨,孟小冬不会想到,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如此无情之言。

孟小冬七岁入,行事作为皆似男子,从不屑女子一般梨花带雨,可这一次,她却哭得撕心裂肺。

丧事结束后,梅兰芳前去登门致歉,常年的“乾旦”生涯,让他变得优柔寡断,不负,面对孟小冬的质问,他只能闪烁其词。

孟小冬终于明白,所谓“兼祧”之言,终是一场自我安慰,自己对他的感情亦是一场错付。

孟小冬毅然决然道:

“今后我若唱戏,不会比你梅兰芳差。我若嫁人,亦绝不会比你差。”

也有旁人劝她,既曾想爱,何必离开,但孟小冬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倔强,既已无爱,何必强求,你若无心,那我便休。

这期间的对错是非,世间自有公论,并不需要孟小冬再赘言几分。

其实,感情这件事,不辜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太难。

相爱时,选择不离不弃;相忘时,亦要绝不停留。

半生无人怜,终遇痴人情义间

面对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孟小冬终是选择了放手,她要重归梨园,实现对梅兰芳的誓言。

孟小冬决定拜谭派传人余叔岩为师,可余叔岩从不轻易收徒弟,更不用说孟小冬是女子。

他不知孟小冬骨子里的倔强更胜男子,此后几年,孟小冬常去余府走动,并四下托人帮忙推荐。

终于,余叔岩被孟小冬打动,收她为关门。

当时的余叔岩深受病痛折磨,孟小冬便用心,悉心照顾,而余叔岩也是倾囊相授,一招一式都尽求完美。

五年间,孟小冬学会数十出戏,深得余派真传。

1942年,余叔岩去世,孟小冬决定“为师守孝”,三年不登台。

三年后,孟小冬一鸣惊人。一出《搜狐救孤》,京剧界,一票难求,风光甚至盖过了梅兰芳。

而这次复出,还吸引了一位大佬的
,那就是被称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

其实,在孟小冬刚刚成名时,杜月笙就喜欢上了她。

他欣赏孟小冬在舞台前的英姿飒爽,尊重她对人生命运的选择。

他一直默默
着孟小冬,得知孟小冬嫁给梅兰芳,他便放弃了这个念头,等到二人分手,杜月笙才有了新的打算。

在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孟小冬的貌美,自然会带给她无数麻烦,正是杜月笙的保护,才让她免受无谓的灾祸。

他对孟小冬关怀备至,百依百顺,尽量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他虽是中人,但他也知道道义是何物,从不会对她做强人所难的事。

杜月笙的尊重与理解,让无依无靠,漂泊伶仃的孟小冬,逐渐心下来,最后答应和他在一起。

1950年,杜月笙准备移居,孟小冬已无名无分照顾了他多年。

临走前,孟小冬问他:“我跟着你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呢?”

杜月笙听到这话,愣在当场。

他一直都想给孟小冬名分,可他知道这个女人的傲气,怕说出这句话,会伤了她的心,如今听她如此一问,便知道是时候为她正名了。

婚宴当日,车水马龙。虽时局震荡,身体不适,可杜月笙也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孟小冬从今日起,成为了他的妻子。

什么低调,什么人言可畏,说到底不过是爱得太浅薄,情义太廉价。

若真爱一个人,恨不得让为你们祝福,又何必隐***遮蔽。

孟小冬,踽踽独行十余载,终于遇到了懂她,在乎她的人。

此时的她,终于兑现了诀别时的承诺,成了“梨园冬皇”,成了一个有名分的女人。

红颜未有薄亡命,情至深处是沧桑

是,青衣薄幸,戏子无情。

可孟小冬,台上风风光光,台下敢爱敢恨,戏里戏外,都是有情有义之人。

杜月笙在她44岁之时去世,此后,她寡居近30年,未再出嫁。

孟小冬这一生,倔强而执着,她发誓超过梅兰芳,就要拼命证明自己;她答应杜月笙不再唱戏,便余生未曾开嗓。

在世人眼中,孟小冬与梅兰芳情深不寿,所以伤心入骨;与杜月笙缘浅情迟,所以几年离索。

但无论是”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孟小冬这一生,都注定起音无回,落音无悔。

短的是戏中故事,长的是人生百态。

她虽生性倔强,情路坎坷;命中无缘,半世凄苦。

但她却用自己的一生傲骨,演绎出了一世的纸短情长。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