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经典语录(四世同堂有哲理的句子)

读者寄语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抗战北平沦陷区市民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作者对历史和战争这个宏大主题进行了微观的虚化处理,在表现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时,不是直接描写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曲折和高潮,而是透过众多人物的穿着、眼睛、活动、神态和心理来描写,将人性放置在战争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加以观照,从而使《四世同堂》达到了一种超越历史眼光和政治意义的审美力量和人性力量。

文章精析

前情提要:

小说节选部分的前几节讲到北平沦陷,冠晓荷夫妇求官心切,想通过拉拢钱老先生、瑞宣来办诗社与日本人攀上点关系,但被爱国的瑞宣一口回绝;瑞宣全家人正为马上降临的爷爷七十五大寿发愁,小羊圈胡同的几家人都在为自己的艰难日子陷入低迷期,这时突然传来上海淞沪会战胜利的好消息,节选部分为第十节,通过人物对话再现了小羊圈胡同的几家人——祁家四代人,普通民众小崔、李四爷、长顺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得知上海淞沪会战胜利后喜形于色的状态。

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①北平的天又高起来!八一三!上海的炮声把久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给掀开了!

>>>第①段为小说的开端,交代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上海淞沪会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北平。

②祁瑞宣的眉头解开,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不知不觉的低声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祁瑞宣,纯粹的民国人。与祖父在年纪上只差四十岁,而在思想上却相差有一两个世纪,是四世同堂的顶梁柱;是一个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识渊博,懂英语,为谋生而屈于英国府作事。也因之被日本人带入狱一次,后配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于承担大事,时时忧国,是本书真正的主角。)

③瑞全扯着小顺儿,在院中跳了一个圈,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扔出去,再接住。弄得小妞子惊颤的尖声笑着,而吓坏了小顺儿的妈。(运用“扯”“跳”“举”“扔”“接”“笑”动词、“惊颤”“吓坏”神态细节突出了瑞全听到淞沪会战胜利后的喜出望外、得意忘形之形态。小顺儿、妞子:第四代祁家人,是瑞宣的孩子,代表了家国的未来和希望,但小妞子在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死去,则意味着战争所带来的牺牲,这是一个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代价 。)

④“老三!你要是把她的嫩胳臂嫩腿摔坏了,可怎么办!”小顺儿的妈高声的抗议。

⑤祁老人只晓得上海是个地名,对上海抗战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慨叹着说:“劫数劫数!这又得死多少人呀!”(祁老人,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代表。身上渗透着浓重的传统色彩,他怯懦着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

⑥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这一下子更完了,货都由上海来啊!”(祁天佑,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一个正直的生意人,一个总以“和气生财”为宗旨的人。这里反映了他的矛盾心理。)

⑦“爸爸,你老想着那点货,就不为国家想想!”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

⑧“我并没说打日本不好哇!”天佑抱歉的声辩。小顺儿的妈莫名其妙,也不便打听,看到大家都快活,她便加倍用力的工作,并且建议吃一顿茴香馅的饺子。歪打正着,瑞全以为大嫂是要以吃饺子纪念这个日子,而大加夸赞。“大嫂我帮着你包!”

⑨“你呀?歇着吧!打惯了球的手,会包饺子?别往脸上贴金啦!”(韵梅是老舍塑造出的一个传统中国母亲的代表,这种母亲形象是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里脱胎而成的,集合了各种传统礼教对一个女性的要求。她没有文化但会做女活,不会打扮但能操持家务。没有睿智的思考但有坚毅的性格,她的智慧体现在她的默默付出与临危不乱上,她是一个家的支柱。小说介绍她时提到她的名字是婚后丈夫给取的,但是大家平时并不太叫她的大名,而称她为“大嫂”或者“小顺的妈”——由称呼就可以看出她被死死地定位到“母亲”的位置上了。)

⑩天佑太太听到大家吵嚷,也出了声:“怎么啦?”

⑪瑞全跑到南屋,先把窗子都打开,而后告诉妈妈:“妈!上海也开了仗!”

⑫“好!蒋委员长作大元帅吧?”

⑬“是呀!妈,你看咱们能打胜不能?”瑞全喜欢得忘了妈妈不懂得军事。

⑭“那谁知道呀!反正先打死几万小日本再说!”

⑮……(老三瑞全,活力的象征,希望的所在。敢于反抗日本人的中国人的代表。其勇敢,机智,果断和日渐的成熟,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和欣慰,虽然他只出现在故事的一前一后,但他抗战的身影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直到胜利。)

>>>②-⑮为小说的发展,得知淞沪会战胜利后,祁家人的欢喜状态。

⑯中国的飞机出动!北平人的心都跳起多高!小崔(小崔是一个拉洋车的北京下层市民百姓。)的耳边老像有飞机响似的,抬着头往天上找。他看见一只敌机,但是他硬说是中国的,红着倭瓜脸和孙七辩论:“要讲剃头刮脸,我没的可说;你拜过师,学过徒!说到眼神,就该你闭上嘴了;尊家的一对眼有点近视呀!我看得清楚极了!飞机的翅膀上画着青天白日,一点错没有!咱们的飞机既能炸上海,就能炸北平!”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崔一说,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剃头匠孙七,性格直爽正直,爱与小崔、长顺争论是非曲直,后被日本人活埋。)及至小崔攻击到他的近视眼,他认了输,夹着小白布包,笑嘻嘻的到铺户去作活。到了铺户中,他把小崔的话扩大了一些,告诉给小商人们。他一手按着人家的脸,一手用刀在脸上和下巴底下刮剃,低声而恳切的说:“我刚才看见七架咱们的轰炸机。好大个儿!翅儿上画着青天白日,清楚极了!”人家在他的剃刀威胁之下。谁也不敢分辩。(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写出小崔和孙七听说淞沪会战胜利后非常激动,甚至夸大事实进行宣传。)

⑰小崔哼唧着小曲,把车拉出去。到车口,他依然广播着他看见了中国飞机。在路上,看到日本兵,他扬着点脸飞跑;跑出相当的远。他高声的宣布:“全杀死你们王八日的!”而后,把咱们的飞机飞过天空的事,告诉给坐车的人。李四爷(助人为乐的李四爷作为里长,千方百计地帮助小羊圈胡同居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许久也没应下活来——城外时时有炮声,有几天连巡警都罢了岗,谁还敢搬家呢。今天,他应下一档儿活来,不是搬家,而是出殡。他的本行是“窝脖儿”。到了晚年,他也应丧事:他既会稳当的捆扎与挪移箱匣桌椅,当然也能没有失闪的调动棺材。在护国寺街口上,棺材上了杠。一把纸钱像大白蝴蝶似的飞到空中,李四爷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喊出:“本家儿赏钱八十吊啊!”抬杠的人们一齐喊了声“啊!”李四爷,穿着孝袍,精神百倍的,手里打着响尺,好像把满怀的顾虑与牢骚都忘了。(传统的出殡场景描写,突出李四爷找到活干的开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平沦陷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

⑱李四大妈在小羊圈口上,站得紧靠马路边,为是看看丈夫领殡——责任很重的事——的威风。擦了好几把眼,看见了李四爷。她含笑的说了声:“看这个老东西!”

⑲棚匠刘师傅也有了事作。警察们通知有天棚的人家,赶快把棚席拆掉。警察们没有告诉大家拆棚的理由,可是火家都猜到这是日本鬼子怕中央的飞机来轰炸:席棚是容易起火的。刘师傅忙着出去拆棚。高高的站在房上,他希望能看到咱们的飞机。(刘师傅是棚匠,会练拳耍狮子,这里对刘师傅心理的刻画,为他以后在瑞宣的激励下逃出城外参与抗战埋下了伏笔。)

⑳小文夫妇(前清遗老的后代。对外界事物有着天然的淡漠。唱戏为生,可谓一对戏痴,后来在给日本人表演时英勇牺牲。)今天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到院中来调嗓子,好象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㉑连四号的马老寡妇(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胆小怕事、安分守己是她的标签。)也到门口来看看。她最胆小,自从芦沟桥响了炮,她就没迈过街门的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十九岁的程长顺——去作生意,唯恐他有什么失闪。(对比手法。) 她的头发已完全白了,而浑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手指上还戴着四十年前的式样的,又重又大的,银戒指。她的相貌比李四妈还更和善;心理也非常的慈祥,和李四妈差不多。可是,她在行动上,并不象李四妈那样积极,活跃。因为自从三十五岁她就守寡,不能不沉稳谨慎一些。(运用对比手法,即使是胆小怕事、沉稳谨慎的马老寡妇也走出门去,长了胆儿。)

㉒今天,长顺告诉外婆:“不要紧了,我可以出去作买卖啦!上海也打上了上,咱们的飞机,一千架,出去炸日本鬼子!咱们准得打胜!上海一打胜,咱们北平就平安了!”(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充溢在文字中。从一个侧面反映民众对平安、胜利的渴望。)

㉓外婆不大信长顺的话,所以大着胆子亲自到门外调查一下;倒仿佛由门外就能看到上海似的。老太太的白发,在阳光下,发着一圈儿银光。大槐树的绿色照在她的脸上,给皮肤上的黄亮光儿减去一些。有皱纹的地方都画上一些暗淡的细道儿。(作者不厌其烦地在㉑段、㉓段运用外貌描写刻画马寡妇,突出她的传统性。)胡同里没有行人,没有动静,她独自立了一会儿,慢慢的走回屋中去。

㉔“怎样?外婆!”长顺急切的问。

㉕“倒没有什么,也许真是平安了!”

㉖“上海一开仗,咱们准打胜!外婆你信我的话。准保没错儿!”长顺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午出去作生意。(长顺靠放录音挣钱,一家老小能在乱世中图个平安便是大恩大德,坚守着中国人的底线,后来为救小崔太太娶了她并与之育下一子。)

>>>⑯-㉖小说的高潮及结局。小羊圈胡同里的几家人小崔、李四及媳妇等人听到淞沪会战胜利的消息后喜形于色的状态。

(有删改)

[注]八一三,是指“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1937年8月13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祁老人,近80岁,《四世同堂》的代表人物。儿子祁天佑,布店掌柜。长孙祁瑞宣,二孙祁瑞丰,三孙祁瑞全。曾孙小顺儿,祁珊宜之子;曾孙女小妞子,祁瑞宣之女。

知识建构

老舍作品中的“京味”分析

老舍先生长期生活在北京,在耳濡目染下,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语言风格等深深影响了他。因此,老舍作品中大多数故事背景都发生在北京,能充分展现北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曲艺, 使得作品中充满“京味”气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俗易懂

老舍在创作生涯中,始终坚信“白话是万能的”,因此在众多文章中均以老百姓能看懂的字句诠释小说真谛。如本节选部分中“一档儿话”“窝脖儿”“准保没错儿”“作了”等都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印记,骨子中透漏着北京人的性格。老舍曾用一句话表现出北京对其的影响:“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什么,而是整个与我心灵粘合的一段经历,一个大的地方 。”可见,其小说中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不是毫无原因的。易懂、简洁准确、言语诙谐风趣。

(二)简洁准确

老舍的小说中语言精练简单,让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感觉十分亲切,自然。句子精练,内涵却十分丰富。老舍小说中的句子结构十分简单,从不乱加修饰。“瑞全扯着小顺儿,在院中跳了一个圈,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扔出去,再接住。弄得小妞子惊颤的尖声笑着,而吓坏了小顺儿的妈。”这段句子中没有多余的赘述,也未加入华丽的辞藻,连用一系列的动词,却表露了进步青年瑞全在听到淞沪会战胜利的消息后,久久被压抑束缚的身心终于得以轻松而喜形于色、得意忘形之状态。句子结构虽简单,却能够引起人们对当时情景的再现,仿佛身临其境。

(三)言语间诙谐风趣

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老舍小说中最大的风格特点便是幽默诙谐,其曾表示:“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极喜欢读英国大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 也有些效仿他。”这一风格,贯穿了《四世同堂》始终,将幽默与讽刺深深结合在一起。“北平为老鼠们净了街。老鼠是诡诈而怕人的。”这句描述日本人的话语,利用老鼠来形容其的龌龊勾当,以及中国人民对日本人的厌恶之情。可见,老舍利用诙谐的语言与词汇,讽刺战争对人民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日本人的厌恶。正话反说:“她含笑的说了声:‘看这个老东西!’”“老东西”本是骂人的土话,这里李四大妈正话反说,并且“含笑的说”,既土味情话十足,又风趣幽默地写出李四老两口恩爱,李四大妈看到丈夫干活时的喜形于色的状态。

相关链接

老舍《四世同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黎珂

摘要: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典型代表作,因作者所属时代的特殊性赋予了小说特有的题材。本文主要分析老舍《四世同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特点。

关键词:《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塑造

《四世同堂》创作的时代正直中国的抗战时期,老舍先生经过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抗战题材的小说。老舍先生通过文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都和当时的环境息息相关。不屈的精神体现在北京沦陷时期每个普通百姓的身上。最早出版《四世同堂》的国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成为最早出版《四世同堂》的国家,一度被“好评最多的小说之一”的光环围绕。八十年代,《四世同堂》逐渐在中国被重视起来,且凭借作品的感染力在国内引起了不俗的反响。《四世同堂》最精华的部分是老舍先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塑造成为该作品成为巨世佳作的重要因素。小说设定了特殊的历史背景――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通过描述北京小羊圈胡同普遍百姓的生活和抗争来展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小说中展现的人物虽小,但是却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将他们内心中的见闻和感受逐一地呈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

一、小说中带有北京韵味的人物形象

老舍从小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境遇中长大,或通过耳闻或经过目染,老舍已经十分熟悉和了解北京底层小市民心中的悲哀和感受。社会经历的熏陶为老舍现在著作《四世同堂》提供了真实的素材,该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特点之一是以描述北京人生活为主,老舍先生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北京,十分了解北京的人情世故、生活状态和习惯,所以老舍先生塑造的人物都极具北京特色。一个个“原汁原味”的北京人被老舍先生塑造出来。

《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极具北京特色,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特点。《四世同堂》中的人物生活在抗日时期,当时的北京城成为了沦陷区,北京到处都是日本的管辖区,在外来侵略者的打压下北京小羊圈胡同百姓的生活情景被老舍先生刻画出来。作品中41个人物形象被老舍先生一一刻画出来,根据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这些人物被塑造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读过《四世同堂》的人们一定会记得祁家老太爷,老太爷可谓是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代表,传统、保守、老派思想表现在老太爷的一举一动中。祁家老太爷善良但是过于愚昧,他将日本人对北京城的入侵看成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一件事情,有粮食和咸菜,再堵上大门,就可以躲避灾祸。在当时满目疮痍的北京城,老太爷居然还恪守着礼节,想着过自己的生日来讲求体面和排场,将守旧者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大赤包为代表的贪图享乐者,彰显出了其身上具有的那种奴性。巴结日本人是她性格的最好体现,贪慕虚荣、世俗拜金。她以揭发检举、巴结等低劣的方式当上了妓女检查所所长,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来获得日本军官的眷顾,从而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

当然大赤包这样的反面人物只是少数,书中依然有一些正面人物值得歌颂。书中仁义代表者常二爷,乐于助人的李四夫妇,这些人物充分体现了北京的独有韵味。他们身上不仅具有勤劳勇敢、保守中庸、爱好和平等传统的、精华的东西,还顺应形势的变化滋生出了贪婪、卑鄙、自私、趋炎附势等卑劣的人性特点。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两面性

同样身为北京底层市民的作者老舍,他看尽了北京底层市民经历的一切,也熟知北京文化对这些市民的文化心理、伦理关系、民俗风情等的深刻影响。《四世同堂》中恪守着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老派人物身上的刻画是最成功的部分,例如:祁老太爷、常二爷等。在这类人物身上他们具有着隐忍、中庸等传统的思想,但是在遇到威胁时他们也会从人性角度出发而选择抗争。例如:李四爷是小羊圈胡同的里长,身为一方之长的他身上具有那种热情、助人为乐、乐于解决难题的精神,也因此受到了百姓们的尊重和爱戴。在日本侵略者进犯北京城之后,这种一团和气的胡同氛围被打破了,作为里长的李四爷也不得不做出改变。他为了应付日军下发的任务,向百姓征收钱物,换来的却是百姓的谩骂、不满,但是他都忍耐住了。但是当出现了日本摔死长顺儿子的情况时,他出于人性奋不顾身地上前营救,最终死在了日本人的刺刀之下。老舍塑造的这些北京小市民形象具有两面性,他们可以迫于形势的变化做出隐忍,但是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他们会遵从内心的那份善良而选择抗争。从根源上来说,小市民的这些性格特点无不体现了传统北京文化对他们的熏染。在小说中,作者老舍虽然将大量笔墨都放在了对老派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上,但是小说中对北京市民家庭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成为了整部小说的一个亮点。小说中天佑太太表现出女人的那种隐忍、大度、勤劳的形象彰显出了女性的独特性。在小说中,为了救瑞宣天佑太太主动拿出自己的棺材本,但是由于意外的发生,二儿子得罪了特务,这钱却只能救一个人的性命,但念在虽然老二不是好人却也是自己儿子的份上,天佑太太还是表现出了中国女性具有的那种慈母情怀。

三、结语

《四世同堂》获得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老舍先生把自己对于北京百姓生活的感受和经历通过作品展现了出来,将“京味”注入到塑造的每一个人物的生命里,这些被塑造的人物真真切切的生活在了《四世同堂》中。老舍对抗战时期底层小市民形象的塑造以及生活的描述,目的是唤起大多数国民向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坚强决心,从而探索出一条救己救国的道路。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