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苏轼水调歌头全诗原文)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这是清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王士祯,对古代三位诗词大家的评价。也的确,这三位绝对称得上中国古代文学泰斗式的人物,其中三人,苏轼应该更胜一筹。

一、文坛大亨

苏轼,生卒于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诗文3360多篇,里面经典诗文的学术价值,不可估量,所以说苏子瞻称得上是纯纯粹粹的文坛大亨。

子瞻的诗,诗题材广阔,风格豪放、意境清新,独具风格。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是苏轼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的正、二月,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启初阳光明丽,而后细雨霏霏。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唯美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又如: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诗写出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月色轻轻,花香淡淡,高楼里的歌乐声透过窗子,悠悠而去,更写出了上层社会的人家,都在尽情的寻欢作乐,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充分体现了苏子瞻的卓越才华。

子瞻的词,可谓是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经典更是不可枚举。

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苏轼最为经典的一首词《水调歌头》,这首词九百多年传诵不衰,皆因其乐观旷达,名句频频。

二、写作背景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宋神宗一朝的臣子。王安石既是宰相,又是当时主张变法的积极推动者,而苏轼凭着才高人胆大,自然与王安石在变法的政见上有所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嘛,于是他给皇帝上表自求外放。

而外放地,苏轼曾要求调任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这样兄弟间会相处的时间多一些,因为,在上次与弟弟分别后,至今已有七年之久未得相见,难免令人遗憾。

然而他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公元1076年,苏轼在密州为官,时值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此刻面对一轮明月,心潮澎湃,酒兴正酣,自然又想起了弟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三、豪放洒脱的《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词中的神来之笔

词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望月怀人之词,苏子瞻与弟弟七年未见,又恰逢一个月满秋凉的中秋佳节,欢饮达旦后,思弟感伤自不言而喻。

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曾这样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见此词的重要地位。

上片望月,“明月几时有?”首句发问,起笔不凡。词人在与月亮的问答中、想象中,产生了“乘风归去”的谪仙潇洒,也体现出词人超凡脱俗的老庄思想。

但是词人突然话锋一转“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这句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在入世与出世两者间的矛盾心理,入世不易,出世也更难。

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则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既委婉又幽隐。

下片怀人,想念弟弟苏辙,并从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叹人世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说,随着月亮的移动,夜已渐深,因思念弟弟,也泛指中秋佳节不能团圆的人们,在屋中久久难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不应有怨却开始怨恨,为什么在亲人别离之时,月亮却偏偏如此圆满。

笔锋又一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表明了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也表明苏轼的豁达心态。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彼此都健康长久,并共同欣赏,感受在同一个月光下的的心能沟通在一起。

四、千古名句

这首《水调歌头》读来不但脍炙人口,还给人一种乐观旷达之感,令人玩味不已。同时它又名句频频,张口既来,这些名句或唯美或伤感,总是让人魂牵梦绕,挥之不去。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意思是,我斟满美酒,举起杯子遥问苍天,如玉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问的天真,问的哲理,写的优美。大有李白《把酒问月》之痴迷与仙气。又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会令人乐观旷达,同时也为后人又贡献了两个成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再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这里“婵娟”是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出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结语

这首《水调歌头》,一经问世,历经近千年,依然被人们推崇备至,并认为这是,写的最好的一首中秋词。

这首词有一种灵气、一种仙气,似乎是与明月对话,对话中在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让人回味无穷。

全词意境宏阔豪放,使人读后心旷神怡、乐观豁达,对明月、对人间都充满了向往和眷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名句频频,脍炙人口,更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