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春风沉醉的夜晚郁达夫赏析)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民国才子郁达夫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失业的“我”三次搬家,最后在上海的一座贫民窟认识了隔壁邻居17岁的纸烟厂女工陈二妹。“我”的忠厚老实让“我”与陈二妹从起初冷冰冰的陌生人关系渐渐彼此熟络起来。谈话间,“我”了解到了陈二妹可怜的身世,陈二妹也知道了“我”深夜外出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纯善的情感通过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在“我”和陈二妹中间呈现了出来。此外,生活里的冷漠通过“我”的听闻和亲身经历也暴露在读者眼前。

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相应的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结合客观现实对美的再次创造。

艺术美与自然美有所区别。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是这样区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摹仿自然美得来的。”朱光潜先生还强调,艺术美是艺术家抒情的表现。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赏析《春风沉醉的晚上》所蕴含的艺术美。

人性的美:纯朴是一曲动听的旋律,也是艺术家乐于歌颂的美妙情感

“我”搬进贫民窟的当天下午,与经由“我”的房间才能出入的陈二妹相遇了。初次见面,彼此不认识,所以在听到“我”的“对不起,我是今朝才搬来的,以后要请你照应”这句话时,陈二妹未作任何回应,只是用疑惑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然后打开房门走进了她的房间。

由于找不到工作,“我”除了写小说或翻译外国书籍,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一摞书上望着蜡烛发呆(“我”住的房间接触不到阳光,狭小昏暗,只得借助烛光照明)。约莫一个多星期之后,陈二妹以好奇的语气对“我”说了第一句话,问“我”看的是什么书。其实,“我”根本没看书,是为了避免干坐着的尴尬,才将书摆在那里的。首次的互动对话在“我”如实回答了她的问话之后不了了之了。

又过了几天,陈二妹把一块纸包的葡萄浆面包送给了“我”,还请“我”到她房间一起吃她买的香蕉。这次做客,巩固了“我”和陈二妹的关系。在接下来陆陆续续的谈话里,“我”知道了她的工作、姓名以及她的父亲去年秋天去世的消息。陈二妹父亲的后事是五十多岁的房主帮忙料理的。房主从未对失去依靠的陈二妹起过坏心,这让她尤为感激。

春回大地,天气逐渐暖和起来。经济上的匮乏,令“我”买不起春天的衣服,手头上只有一件破旧的棉袍。白天不方便外出,“我”只好于街头无人的夜晚,披上棉袍独自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我”的这一不正常的举动引起了陈二妹的误解,以为“我”在外面和小混混做了什么违法的勾当。初次见面时那种疑惧的表情再次浮现在了她的脸上。陈二妹劝“我”改过自新,干干净净做人。“我”便把夜晚外出散步是缓解春夏之交的神经衰弱症的原因告诉了她。陈二妹相信了“我”的话。

无论是房主的不趁人之危,还是陈二妹好心规劝“我”改邪归正的善良、信任“我”的单纯,都是人性纯朴的真情流露。

说到信任,我想起了作家铁凝在一篇“麦当劳向我们道歉”的散文里讲述的一件小事。铁凝和陈先生于晚上九点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一家麦当劳买了两个烤玉米和其他食物。回到旅馆后,两人发现包装盒里并没有玉米,便驱车前往麦当劳理论。为防止对方耍赖,他们顺便带去了食品包装盒。

怎知,原先负责打包的老者已不在店里,陈先生就向一个黑人店员说明了情况。这位店员二话没说,把四只烤玉米递给了铁凝和陈先生,其中的两只玉米算作道歉了。

整个过程,简单而迅速。店员既没有让铁凝和陈先生出示购买证明,也没有将责任推卸给那位老者,而是相信顾客、以身作则维护店的荣誉。这位黑人店员的行为是信任发挥作用的结果。信任使得店员化解了与顾客的矛盾纠纷和不愉快,同样是人性纯朴的表现。

和郁达夫一样,铁凝想要抒发的也是对生活美的褒扬,这种褒扬浸透在文字当中,于不知不觉间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人性的丑:冷漠是一曲刺耳的音律,经艺术家的创造,却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说道:“人性是很难估摸透的”。换言之,人性是复杂的,有美也必定有丑。

同一个人尚且有善、恶两面,更不必说不同的人了。只是有的人选择以善示人,有的人甘愿受恶的掌控。

不是所有人都像贫民窟的房主,秉着善意对待无依无靠的十七岁少女。N纸烟厂的一个李姓管理者,仗着陈二妹父亲撒手人寰的有利条件,总是找机会戏弄她。陈二妹也因此对N纸烟厂深恶痛绝,建议“我”不要买N纸烟厂的烟。

不仅如此,“我”同样以其他的方式感受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我”寄出的一篇德文短篇译稿刊登在了某杂志上,来信里的一张五元汇票是给“我”的酬劳。到邮局取了钱后,“我”打算去估衣铺买件薄衫。在去店铺的途中,马路上的“我”迎面遇着了一辆无轨电车。旋即,“我”听到了来自电车内的怒斥:

“猪头三!侬(你)艾(眼)睛勿散(生)咯!跌杀时,叫旺(黄)够(狗)来抵侬(你)命噢!”

估衣铺里,“我”以“我”能支付的价格与店员讨价还价时,几家店铺的伙计像师出同门似的,都沉着脸,不约而同地嘲讽道:

“侬(你)寻萨咯(什么)凯(开心)!马(买)勿起好勿要马(买)咯!”

从N纸烟厂李姓管理者欺负陈二妹的趁火打劫、电车“猪头三”的侮辱性语言以及估衣铺店员对穷人的轻蔑和嘲讽,可看出人性冷漠、丑陋的一面。

这种“生活丑”也被郁达夫像描写“生活美”那样,体现在了小说当中。然而,作者对待两种人性的态度截然相反,一种是赞赏,一种是鞭挞。

艺术美不单单是生活美的反映,也是生活丑的正确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通过文字渗透在文学作品中,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从文字中认识生活是艺术美的作用与彰显。

带有美感的移情:合理地“以己度人”,更能表达强烈的主观感情

《庄子·秋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庄子和惠子外出郊游。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鲦鱼那从容不迫的游动,是它乐之所在啊!”惠子疑问:“你不是鲦鱼,怎知它的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又怎知我不知鱼之乐呢?”

庄子把自己的出游之乐转移到了鱼身上,认为鱼和他一样的快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移情”。

移情是将主观意识移到客观事物上,借以强化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对“移情”定义如下:“‘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运用了移情的写作手法。人伤感时,花儿也跟着流泪;怨恨离别时,鸟儿也随之心惊胆寒。移情的使用,令人、花、鸟融为一体,集中传达了诗人山河破碎的伤感心境。

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才回家里。

郁达夫的“春风沉醉”也是移情手法的应用。“春风”是客观事物,“沉醉”是人的主观情感。“春风沉醉”是作者将自己沉浸于春日夜晚的陶醉转移给了春风,使春风也具备了沉醉感。

朱光潜先生表示:“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春风与“我”沉醉于春意浓郁的夜晚,物我一体的境界,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初读《春风沉醉的晚上》,由于不太了解“移情”这一写作手法,我弄不清究竟是春风沉醉,还是人沉醉。待查看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原来作者把人的沉醉转移到了春风身上,是一种移情。如果郁达夫不了解美学,也不懂得移情作用,恐怕是写不出“春风沉醉”这一带有美感的词语的。

自然美是事物固有形态的描绘,艺术美不是对自然美的简单临摹,而是艺术家在反映客观现实之余,审美意识的升华。现实生活中的美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现实生活中的丑也可以在艺术家创造性的思维下,去伪存真,转化为艺术美。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