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命驾是什么意思(千里命驾典故及翻译)

#嵇康##历史##晋朝#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身为皇室宗亲,为大魏而死于司马的屠刀之下,儿子嵇绍却成了大晋忠臣,为保司马家的皇帝而死,故历代有文人对于嵇绍有挞伐之词。

个人认为,嵇康父子的死说明,忠臣之所以难得,在于他执着地忠于那个时代,甚至不管皇帝是谁,是贤是愚。

先说嵇康的死,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更有小人作祟。

其外因,是他一怒之下,为好友吕安打抱不平。

吕安也是一位恃才傲物,蔑视礼法的狂士,但不在竹林七贤的名单里,名气不大,但名士风度不差,故嵇康也与他成为莫逆之交。有一个典故叫“相思命驾”,说明二人交情不同寻常,虽然居于天南地北,但“每一相思”,即“千里命驾”,不管有多远,都要风尘仆仆前去探望。

吕安只是蔑视礼法,更有甚者,是他视礼法为粪土的禽兽哥哥。景元四年(263年,一作景元三年),这位异母兄贪恋吕安的妻子徐氏貌美,竟然用酒将其灌醉,迷奸得逞。

事发,徐氏羞愧难当,自缢而亡。吕安打算告发吕巽,征询嵇康的意见,一向放达不羁的嵇康却劝他家丑不可外扬。

吕巽曾经当过司马昭的长史,这家伙阴毒,恶人先下手,诬告吕安殴打母亲是为不孝,想把他流放到边远之地。司马昭偏听偏信,竟然将吕安收捕入狱。

嵇康为此拍案而起,不仅给无耻之极的吕巽写了一封绝交书,还挺身而出,亲自为吕安作证辩诬。

就在此时,嵇康曾经得罪的阴险小人钟会出现在司马昭的面前。

巧舌如簧,钟会几句话说得司马昭动了杀机:先说嵇康是“卧龙”,一旦为人所用,必将成为心腹之患,这是要办“大事”的司马昭最忌讳的点。再诬陷嵇康曾想帮毌丘俭谋反,这当然也是司马昭最敏感的点。接着钟会又拉大旗扯虎皮,举了姜太公杀华士和孔圣人杀少正卯的故事,说嵇康和吕安言论狂妄,诽谤社会道德和国家政策,这种歪风邪气绝不能放任,必须铲除以正风俗。司马昭果然中招,于是将嵇康和吕安下狱,很快就送上了刑场。

再说内因。

嵇康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看着是个大夫,其实职位并不高,在魏晋时都是七品, 秩六百石,也是个闲散的官职,大概相当于顾问,“无常事”,这是后世人称他“嵇中散”的由来。

后来,司马氏专权,嵇康毕竟是曹系皇亲国戚,为了表明非暴力不合作的立场,干脆隐居,拒绝出仕。

如果就那么默默地隐居起来,也许还能颐养天年,但是嵇康却不是能沉得住气的人。

竹林七贤之一的好友山涛(字巨源)意识到了嵇康的危险,身为文坛领袖,嵇康的影响力自然非同凡响,他看不上司马家,无疑在司马昭的心里扎了一根深深的刺。

山涛借着升职的机会,想举荐嵇康替代自己原来尚书郎的位置,这个官职达不到副部,也算是尚书的助理,至少比嵇康原来的那个七品官高不少。

想不到嵇康不给面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一千八百字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是绵里藏针,又是指桑骂槐,不仅把山涛骂得狗血喷头,对他身后的司马家也说得很不堪,几乎就是一篇决裂宣言。

这封文采斐然的信迅速在都城传播,可以想见当司马昭看到时,那根刺怎样刺得他坐卧不安,怒火中烧。

所以,当吕安事件发生,有机会致嵇康于死地,纵然没有小人钟会的谗言,司马昭也早有拔掉这根刺的决心了。

于是,嵇康必死。

尽管有太学生三千人请愿,愿意以嵇康为师,都城为之震动,但司马昭杀心正炽,怎么可能收手?

嵇康自己也抱定了必死决心,慨然弹奏一曲《广陵散》(又名《太平引》)长叹一声:“《太平引》于今绝也!”乃引颈就戮。

嵇康宁死不屈,既全了竹林贤士的名,也全了曹魏忠臣的节。

“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如此记载,还说“帝寻悟而恨焉”,司马昭后悔了吗?如果因为杀嵇康而寒了文士的心,阻塞了进贤之道,他是应该反思一下。

不知道嵇康有没有反思过,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尺土一民,皆非汉有”的强势,与今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霸道,有何区别?世道如棋,并无新意,只是换个棋手而已,万千黎民包括自己还是棋子。或许他全明白,可无法说服自己改变立场。

嵇康死在了司马氏的刀下,但他的儿子嵇绍长大成人,却成了晋室的孤忠。

在赴死之前,嵇康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了山涛,为什么给了绝交的山涛?前有专文陈述,这里不再啰唆。

山涛人品贵重,根本不计前嫌,不仅把嵇绍抚养成才,还推荐他入朝为官。当然另一人也功不可没,就是王戎,虽然是个官油子,但他对于嵇康的崇敬不变,对于嵇绍的帮助也不少。

父亲遇害那年,嵇绍只有十岁,孩子只能退回乡下。

嵇绍恭养母亲孝顺、慎重。

十八年后,山涛掌管朝廷选举事宜,于是向晋武帝司马炎奏请说:“《康诰》上说‘父子罪不相及。’嵇绍的贤能可以和郤缺相比,人才难得,请让他出任秘书郎。”晋武帝倒很大度,也不管当年父亲有对嵇康后人不得出仕的规定,对山涛说:“果如此,可胜任秘书丞,何况秘书郎。”于是下诏征召嵇绍入朝为秘书丞。

秘书郎管的是艺文图籍,共设置四员。晋武帝时期把秘书并入中书省成立了一个秘书局,主官是中书秘书丞,六品。

这样,嵇绍从一个乡下小子一跃而成为六品官员,因为才能卓著,官越当越大,一路升上去,历任汝阴太守、豫章内史、徐州刺史、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国子博士。

嵇康曾经当过七品的中散大夫,是个闲职,但儿子的这个“散骑常侍”可比他职位高多了,三品,位比侍中,秩比二千石,正式进入高官的行列。“国子博士”是国子学的老师,仅设一员,地位尊崇。此时的嵇绍也已经有了爵位,被封为“弋阳子”。

长话短说,八王之乱时,嵇绍已经担任侍中要职,不仅负责顾问应对,管理门下众事,还负责出行护驾。

当时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晋惠帝被挟持流亡,朝廷军队在荡阴战败,形势危急,皇帝的脸上都中了三箭,于是百官及侍卫人员作鸟兽散,只有嵇绍挺身而出,侍卫在天子之侧。

据《资治通鉴》记载:司马颖的军士擒住了嵇绍,把他按在马车前的直木上。晋惠帝忙说:“嵇绍是忠臣,不要杀!”军士回答:“奉皇太弟(司马颖)之命,只是不伤害陛下!”于是屠刀高举,嵇绍血飞数尺,溅到惠帝的衣服上。战乱平息,侍从要浣洗御衣,没人能想到,这位被大家一直认为愚痴的肉糜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

忠诚所至,金石亦为开?

这是发生在304年的事,距离嵇康的死已经整整40年。嵇绍仁义正直,门生及老部下为他住墓守丧,满三年者有三十多人。

有子如此,嵇康当含笑九泉了吧?

历来有人在质疑嵇绍的忠是否与孝冲突,父亲死于司马刀下,他何以要为晋室尽忠而死?

看看嵇康留下的《家诫》,就知道嵇绍正是秉承了父亲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嵇康展现的是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个谆谆教导自己后人的父亲,甚至都有些絮叨了,但其中有一句:“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比如遇到朝廷招募时让出官位,面临大义时宁愿牺牲生命,像孔文举请求代兄长去死一样,这是忠臣烈士才有的节操。

不管处于什么时代,都不当贪生怕死之辈,舍生取义,才是忠臣烈士的本色。

儿子生于魏末,长在晋代,则为晋朝尽忠,他并没有要求孩子以父志为志。

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这是我们平凡人的逻辑。

忠臣之所以悲壮,在于他无可选择。

参考文献:《晋书》《魏氏春秋》《资治通鉴》《世说新语》《两晋南北朝史》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