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很费钱的工作,现在国家每年在教育方面的经费非常多,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孔老先生游学列国,是如何支撑巨额的经费开支的呢?
都知道孔子是民间教育的鼻祖,好多人都想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众所周知,孔子的家境也不富裕,父亲去世的早,而且孔子的母亲又是父亲的小老婆,如此,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一,官员赞助的。孔子虽然家境不富裕,但孔子靠着自己的辛苦付出,学习很勤奋,因此孔子的名气很大,至少在鲁国国都曲阜,大家都知道孔子,连国君都知道,孔子很不一般。孔子很有名气,一些官员便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孔子那里,刚开始孔子还不好意思,给人家点拨点拨,怎好意思收人家的好处,后来人员多了,大家都觉得孔子不收学费,不如送他点好处,比如购物卡代购券,久而久之,赞助就成了习惯。
其二,学生交学费。孔子的学校是民办的,属于私营,专门教育贵族子弟。这些贵族有的是真金白银,还有比较贫穷的,大致也要交学费。孔子自己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矣”意思是只要你按时交学费,我就会很认真的教育你。传统的解释束是一束,十条。
修是干肉,周朝处理鲜肉,不让它腐烂,大致有三种方式:其一,上盐;二抹盐,上姜末葱末;三就是再次基础上烤。所谓干肉,就是类似的做法,所谓束修,不一定全交,可以约等于学费。孔子学生最盛的时候有三千弟子,学费应该是可观的。
其三,优秀弟子的大量支持。孔子有很多学生,不仅有颜回这样的品行高洁穷的一塌糊涂的人,还有特别有钱有地位的学生,比如南宫敬叔,父亲是鲁国大夫,哥哥是鲁国大夫,孔子要到京都洛阳进行考察办学,南宫敬叔到国君那里申请了车马套餐服务。
南宫敬叔说:我的老师孔夫子这会去洛阳,是为了探究周超兴旺的原因,这个答案对我们鲁国非常有利。请你批点课题研究资金,结果国君大笔一挥,给他一辆马车、两匹骏马,还配了一个司机,路上吃的喝的,国家全给解决了。结果孔子一路顺风,拜访了老子苌弘等名师,并且还拜访了一些名胜古迹。
因此孔子办教育基本上不差钱,不仅不差钱,反而很有钱。孔子舍得赞助别人。有次他的弟子公西赤要奉旨出使齐国,但考虑到自己走后,家中老母无以为生,公西赤便委托自己的师兄兼孔子的管家冉有向孔子借点粮食,供养老母。孔子听了冉有的请示后说:“那就借给他二百斤小米吧。”“公西赤要去很长时间呢,老师您看是不是能再多借给他一些呢?”“那就再给她添个七、八十斤。”
后来不教私塾,教官学,当时年薪奉粟六万。折合成粮食也就是2000石,相当于当时诸侯的工资,我们说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可见在当时都有体现。
孔子的理论在当时也是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所以孔子办学自然投资商很多,所以经费的问题就解决了。而这学校的建立,也使得孔子的名声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