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游客扔掉免费午餐,你扔掉的不是素质是境界和格局,博智网带你了解详细信息。
导读:很多事情,最怕对比着看。一对比你就发现,有人专门损人不利己,甚至损人也损己;有人既利人又利己,甚至有利于全社会。利人利己,其实不难…
很多事情,最怕对比着看。
一对比你就发现,有人专门损人不利己,甚至损人也损己;有人既利人又利己,甚至有利于全社会。
利人利己,其实不难,比如10月25日,受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表扬”的这一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通报的1名确诊病例10月10日起自驾前往内蒙古、甘肃、陕西和山西等地旅游,“得知内蒙古等地疫情后,提前通知与其同住的婆婆、丈夫搬到其他住所,返京后即向社区报备,独自居家隔离。”李昂说,这种自我防控意识,严格履行个人防控责任,既保护了家人,又降低了社会传播风险,值得倡导。(据北京日报公众号)
同样是遭遇疫情,另一件事就颇令人不爽了——
10月24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因疫情很多游客被滞留,政府每天免费为隔离期滞留游客提供午餐,网曝个别送去隔离酒店的午餐有未打开直接扔掉。一位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家属称,很气愤,自己孩子在一线,一天吃一顿饭,休息3小时,想给孩子送饭但送不了。一位配送餐的负责人表示,再怎么样粮食不能浪费,每天送1500份餐,也在尽力做好,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表示感谢的,很欣慰。(据九派新闻)
有人说,这是素质问题,不能浪费粮食,难道不是幼儿园就学过的道理吗?
也有人说,这些人没经历过苦日子,吃好东西吃惯了,稍微不合口味,就不吃、就浪费,饿上几天就好了。
都有道理。但事实上,这件事,不仅仅关乎素质,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
什么叫境界?境界就是:
我的生活可以更美好,但这种美好,不以损害他人为代价;我的生活更好,不意味着他人生活变差;他人生活变差,也不代表我的生活就可以变好。
更通俗地说就是:损人未必能够利己,利己未必需要损人。
比它更低的境界,是损人不利己,纯粹以损人为乐。把有关方面辛辛苦苦准备的午餐扔掉,就属此列。
很多时候,“共赢”“双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核心只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做出选择。
比如给滞留旅客提供的盒饭,你吃不下去,可以送给别人,或者退回去——只要你自己耐饿,别人不会强迫你吃;扔掉就是罪过了。
疫情期间,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实在是不少。比如南京那位近乎狂热的麻将大妈,你真的就忍不了这几天吗?竟然逃离高风险区,从南京跑到扬州,凭一人之力,拿下一座城。
打麻将,最怕上瘾;一上瘾,和XD人员貌似也没什么两样,一副鱼死网破、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你能说这是单纯的素质问题吗?不是,它是境界问题,是格局问题。
有了境界,有了格局,才能从各种“上瘾”中有效剥离,否则永远跳不出成瘾的火坑。
所谓格局,就是有前瞻性,能看到远处,能想到未来。
北京的病例,显然是有格局的。其实格局也不用很大,只要稍微有点同理心,懂点常识,守点规矩,就做得到。
她没有因为自己被感染,就站到社会的对立面;她很清楚,共同的敌人是病毒,不是病人,病人和防疫人员是战友、是伙伴。
有了这格局,她才会主动联系社区报备,同时及时通知家人和自己隔离,有效避免传染扩大。
格局太高,你做不到,但低一点的——分清“敌我”,总能做到吧?
战疫是每个人的战疫,是所有人的战疫,不是医护人员、防疫人员的战疫;病毒是共同的敌人,疫情是共同的敌人;违反防疫规则、伤害防疫人员感情,难道不是在做“亲痛仇快”的事情吗?
格局稍微高一点点,境界稍微高一点点,不需要你做很多,只要像北京那位病例一样,主动一点、坦诚一点,能为社会节约大量的防疫资源;你省下来的这些资源,会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