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勤学文言文翻译(贾逵勤学原文及赏析)

《贾逵勤学》,出自《拾遗记·卷六·后汉》,作者王嘉,讲的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年幼时聪明好学的故事。这是一个环境影响人的故事。

原文

贾逵①年五岁,明惠②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③,而归居焉④,亦以贞明见称⑤。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⑥。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⑦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dié)⑧,或题于扉屏⑨,且诵且记,期(jī)年⑩,经文通遍。于闾(lǘ)里⑪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⑫。门徒来学,不远万里⑬,或襁(qiǎng)负⑭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⑮。”

注释

①贾逵(30—101):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其 父贾徽跟随大学者刘歆学习儒家经传,逵继父业,曾任侍中、左 中郎等职。

②惠:通“慧”,聪明。

③无嗣:无子。

④归居:回娘家居住,这里指因无子而被丈夫休弃。

⑤以贞明见称:因为能守节和聪敏被人称道。

⑥ 暗诵:默读。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乐》早已失传。

⑦《三坟》、《五典》:相传都是古书名,这里泛指古代经典。

⑧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木片。

⑨题于扉屏:写在门扇和屏风上。

⑩期年:满一年。

⑪闾里:里巷。闾,里巷的门。

⑫振古:自古。无伦:无与伦比。

⑬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

⑭襁负:用布带子把小儿束在背上。

⑮舌耕:靠教书维持生活,代替种田。

译文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

贾逵到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

到了十岁,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有时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

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赏析

贾逵是东汉有名的经学家。本篇记载了他幼年勤学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颖勤学的小神童形象。
本篇描写贾逵勤学很有特色,他不同于“囊萤凿壁”、“悬梁刺股”似的苦读,他的学问是“听”来的。五岁的贾逵,由其姊早晚抱着他隔着篱笆静听邻人读书。这样,到十岁时,他已能够暗诵《六经》了。后来,他把听来的书写在门上、屏风上和桑树皮上,一边默诵一边作记录,一年以后就能把儒家经典都诵遍了。一个五岁到十岁的孩子,正是玩不够的年纪,他却能隔篱而听、且诵且记儒家经典——诗、书、易、礼、乐、春秋,而且能做到“万不遗一”,真可谓勤学苦练,聪明过人。
在记叙贾逵勤学的过程中,穿插了姐弟的对话,使行文生动而不呆板。
文章的最后是对贾逵的评价和称赞,通过“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的记叙,来盛夸贾逵学问的无与伦比。最后一笔是点出他勤学的结果。

汉代著名学者贾逵从小聪明过人,这当然是很好的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很有学问的人,还在于他好学刻苦。关于这一精神,文中也写得很生动具体,如:“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这几则故事的侧面描写很成功。

主要意义

贾逵的姐姐喜欢听邻家传来的读书声,但她又得带弟弟,于是便抱着五岁的贾逵一起听。没想到贾逵竟然不哭不闹,所以贾逵的姐姐很高兴。十岁的时候,贾逵已经能够背诵“六经”了,他的姐姐很奇怪,不知道他是怎么学的。于是贾逵就讲了以前姐姐抱着他听人读书的事,那时候他就已经在学了。他的勤奋好学,就是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他开始开门授徒,讲授经文,学生们用粮食代替学资,向他捐赠的粮食装满了粮仓。所以有人说,他不是在用体力耕种,是世人所说的“舌耕”。“舌耕”通常指靠口舌来谋生,比如教书和说书人。典故运用例句——宋·苏轼《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元·张之翰《为郭迁庵寿》:“舌耕三十载,不救室悬磐。”《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黉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有时也比喻读书勤奋。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