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贴春联的诗句(贴春联的优美段落)

一、王安石《元日》赏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宋 王安石

首先说元日,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在大年初一,作者漫步走在街道上,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第一,放鞭炮。在一阵阵欢快的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

第二,喝屠苏酒。在这新年的祝福声中,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少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之。”年幼者过年增长了一岁,大家都恭贺他。年长者过年却又老了一岁,最后饮酒寓意长寿。

第三,贴春联。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那时候没有相机,但是此诗描写的景象,就和有照相机一样,带我们体验了过春节除旧迎新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三个富有代表性的民俗场景: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元日》中三大习俗的由来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活在北宋的盛世。所以人民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的。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也一定很好奇: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呢?屠苏酒是一种什么酒?桃符又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沿用呢?

1、鞭炮为什么叫爆竹呢?

其实,鞭炮在中国很早就有了。早在#诗经#年代,《小雅·庭燎》中有这样一句:“夜如何其(jī)?夜未央,庭燎(liáo)之光。”这里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唐代诗人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由此也能看到,当时确实是拿竹子来烧的。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那时候已经有火药了,所以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到了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一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

至此,新年燃放爆竹已成了辞旧迎新和人们喜庆心情流露的标志。

2、过年为何要喝屠苏酒?

古代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有这么一个传说传说中屠苏是一个草棚子的名字。那时候有位老人居住在这草棚子里,每年到了年终岁末时,开一张药方,放在井水中,到第二天取水后,把水置于酒樽,全家都喝了以后,一年不得病也不会感染瘟疫。后来人们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后来到了汉代,几乎人人都会喝酒。是因为古代的经常打仗,特别是三国时期,兵荒马乱的年代就容易滋生瘴气和瘟疫,那时候神医华佗为了提升大家的正气提升免疫力来预防瘟疫,就改进了配方,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屠苏酒中浸制而成。这样人们喝了,能保一年健康平安。后来就一直流传至今。

3、过年贴春联的寓意

诗中说,“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代人最一开始并不是贴春联,而是用桃木做成的符。桃符最一开始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画有神荼、郁垒二神,悬门之左右,用以驱邪。

从五代后蜀开始,往桃符板上书写联语。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宋代,贴春联已经非常普遍了,除了这首诗里,像陆游《除夜雪》中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也是春节喝屠苏,贴春联的有力证明。

三、王安石《元日》给我们的启发

我们小学课文中都学过《司马光砸缸》,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司马光是守旧派,而王安石是改革派,他俩是死对头。王安石写此诗的时候,正在出任宰相,推行新法。

所以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我们说新年新气象。就是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一种对新生事物的向往,对新的生活的祝福和期盼。新年到来,祝愿您所有希望都能如愿,所有梦想都能实现!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