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句绝美诗句背后,都有一段凄美的故事,而它们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呢?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诗人崔护独游长安,至一村户,便求水喝。一名青春女子给崔护水喝还让其坐下休息。崔护喝水其间,女子独自倚靠在庭门前,斜视桃花,那姿态楚楚动人;随后崔护辞行,女子送他出门,如不胜而情不入。
- 第二年崔护追忆此事,情义难抑,便又前去探访。虽然园门还如往矣,可门上着锁,园内无人。崔护惆怅之余,便将这首《题都城南庄》题诗在门扉上。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诗人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可他所期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经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几个月前,王氏便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 贞元十八年,元稹科举落榜。韦丛嫁给年仅二十四岁的元稹,两人在婚后感情极好。
- 可能因为多年的清贫与操劳,这个温柔体贴的女子在年仅二十七岁时就离开人世。虽然在后来的岁月中又经历风风雨雨,但元稹总会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这种情绪在他的《离思》(其四)中,到达极致。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 这首诗出自《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是纳兰性德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他安慰自己的朋友接受现实。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元丰三年,“乌台诗案”爆发。王巩因与苏轼是好友关系也牵连其中,被贬至宾州,只有一位名为宇文柔奴的女子愿意与他共赴宾州。
- 几年后重聚,苏轼问宇文柔奴跟着王巩背井离乡,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极为感慨,遂作《定风波》一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苏轼在惠州的这段时间里,有女名超超,年十六岁,非常仰慕苏轼,两人情投意合。三年后,苏轼再次因事被贬海南。
- 苏轼走后,超超茶饭不思,很快郁郁而亡。几年后,苏轼得到超超已死的消息,悲痛欲绝,含泪填下流传千古的《卜算子》一词。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 元和年间,崔郊因家贫寄居在姑母家,和使女相爱。然而姑母由于家境原因,将使女卖给一位当地的长官。
- 崔郊对她念念不忘,寒食节时,使女外出,昔日的恋人终于相见。两人相对哭泣,临别时崔郊写下《赠去婢》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