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简介及生平事迹(高适生平经历议论文)

常言道,“人到中年万事休”,仿佛人一到了半百年纪,就绝了志向和希望;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似乎到了五十岁,这一辈子就已经定型了。

但是人生的上升期并非真的到了50岁就戛然而止,人生的起点与年龄并没有必然联系,它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热情。

高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百无一用的前半生,几度落榜

高适所生活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无可辩驳的诗歌盛世。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李贺,都是横行一世的猛人,却偏要挤在一段如此狭小的时间里。

这对他们自己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却足以令同时代的人大喊“压力山大”。众多牛人的汇聚给这个时代累积了大量名传千古的佳作,也给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乃至文人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竞争压力。

高适虽然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在后世也有极大的名头,但这些都是在他生命的中后期才取得的。年轻时候的高适,就像其他普通诗人一样,被掩埋在其他天才的光辉之下,灰扑扑的,毫不引人注意。

高适的一切都很普通。普通的天赋,普通的外貌,就连值得一提的家族都已经没落,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小小的高适只能焚膏继晷、悬梁刺股,希望能通过寒窗苦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习得圣贤书,了却君王事。高适一番苦读,顺利通过了前面几轮考试,就差长安城最后一战就能官拜当朝了。他信心满满,面带春风,大步流星地赶往巍峨繁华的长安城。

站在上帝角度看,长安城此时藏龙卧虎,要想成名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然而,作为二十岁的年轻人,高适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状况。

科举、制举全部落榜,这对高适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前不久还双手叉腰、志得意满的高适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不信邪地向达官贵人们投赠自己的诗作。

高适:“大人您好,我是高适。”

权贵:“啥?搞事?”

围观者:“没听过啊。”

那些投赠的作品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人嘲笑指摘。到这时,结局已经很明了了。

在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当整个长安城都在庆祝和平盛世时,高适选择灰溜溜地离开。此时的这里,根本没有他的位置。

十年寒窗,到头来什么都没有!高适心有不忿,索性去宋城(今河南商丘),在黄土蓝天之间,手把锄犁,做了八年的农民,直做得手脚生疮,家徒四壁

到宋城的几年后,某一天,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登门拜访。对方仰慕于自己日渐远播的诗名,高适却尴尬地没钱宴请贵客。幸好董庭兰不介意,出钱为自己接风洗尘。

等到酒喝干,两人已经掏心窝子说了很多。到了离别时刻,高适看着遮天蔽日的黄褐色云彩,北风吹来雪片充斥天地。他将杯中浊酒洒向前路,大笑着对董庭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句话,祝福琴师,也勉励自己。

不得志,却不丧志,游历祖国河山

结束八年苦修,28岁的高适又前往燕赵一带漫游,进出于军旅边塞。朔风狂舞,雪蝶漫飞;夕阳斜照,山河如丹。如此美丽的江山,怎能不尽一份力?

32岁时,高适返回中原,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依旧落榜。但这次的高适毫不在意,大袖一甩,哼着小曲儿返回了边疆。

14年后,高适已经46岁了。在这半百的年纪,大部分人选择安于现状,颐养天年。高适也已经皱纹满面,发梢染雪。但是,他的春天,才在此时悄然开始。

46岁,因人举荐,高适返回长安应有道科考试,终于在这个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及第。虽然被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但好歹是正式进入仕途,高适还是很开心。

接下来的几年里,高适过得充实又安逸。在朝期间替朝廷办事,东奔西走;无事可做,就辞官客游,游览河山。

为国家大义,牺牲个人小情

终于,即将50岁的当口,在外客游一年的高适进入哥舒翰幕府,摆脱了划水的命运,找到了人生的发力点。

三年后,凭借着功勋与实干的经验,在安史之乱爆发伊始,52岁高龄的高适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卫潼关。虽然说仅在第二年六月,潼关便在叛军的攻势下陷落,但因为已经拼尽全力,外加忠心耿耿,高适并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更受重用。

又过了一年,永王反叛。受朝廷派遣,由高适奉旨讨伐。这次战争本来寻常,但因为一个人的存在,就堪称是高适仕途上的最大拦路虎。那个人,就是李白。

早在四十岁时,高适就与李白相交甚深。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加上边塞诗歌天王高适,组成了历史上最豪华的文学社团。三人在大泽湿地一带纵马游猎,白天放歌纵酒,晚上大被同眠。吟诗赏景,为人称羡。

事情总不会很完美,李白的政治嗅觉永远都是那么迟钝。永王手握重兵,占据经济重地,不久便企图割据一方,与中央对峙。局外人看得清清楚楚、火急火燎,作为幕僚的李白却反倒迷迷糊糊,不仅不阻止永王,反而写下11首诗为之歌功颂德,一条路走到黑。

“已经54岁了啊。以后再见李白,是一件难事,特别是这样的一种情景之下。”高适如此想着。

不管敌人阵营有没有李白,平叛的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虽然永王物资丰厚、兵强马壮,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军事头脑。手握朝廷大军的高适通过滴水不漏的战术,从正面轻轻松松地就获得了胜利。

李白被收押狱中。

李白写信向高适求援。

李白第三任妻子上门求情。

高适坐在微暗的书房里,手里捏着厚厚一沓信件。这些记录了两人旧日感情的留存,在面前的火光中不安地影影绰绰。

高适叹了口气,缓慢而坚决地将信件一封封投进火舌。他站起身来,整好衣冠,吩咐门口的侍卫处理灰烬,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出于私义高适想救李白,但为公义,他不能救李白,唐朝江山已经积弱,病态渐显,哪里经得起分裂山河这种大伤元气的折腾?李白虽不是主谋,但叛军不可饶。

天命之年可封侯

永王刚刚镇压,睢阳那边又出了事。安史之乱,叛军的铁蹄凶猛,将守军围困在睢阳城内。城内百姓和官兵虽同仇敌忾,却也难熬粮食日渐匮乏。战马的尸体被当作口粮,甚至有令人汗毛直竖的人间惨案发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适奉旨解除睢阳之围。

当高适带着朝廷的兵马,气喘吁吁地赶到城外时,城内军民已经是强弩之末,全靠一腔令人胆寒的忠勇无畏死守城池。

里应外合之下,城池之围顺利解除。高适拄着战矛,站在凝固着血和灰烬的战场上。落日的余晖洒向染血的城头,疲惫的战士安静地躺在墙根。战马因受伤而嘶鸣,微风吹起鬓角带血的白发。看着悲壮的江山,高适叹了口气,默默无言。

“虽说擅写边塞诗,但战争的惨烈,终究和美搭不上边。”高适如此想着。

这次参战是朝廷的旨意,高适只是奉命行事;但这次战斗却实实在在地将城内已经绝望的军民解救出来,高适也因此在军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接下来的几年里,虽无大事,高适却没闲着,无论是哪个官职都尽心尽责。虽然经历过几次外调、贬官,但这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根本就不算什么。

又是一天早朝。官员们看着龙行虎步的高适一步步向朝堂走来,不禁暗自敬佩地喃喃自语:“都57岁了,休息休息不好吗?”高适虽年事已高,在为官上却不见丝毫颓态。他就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对国家的事务、对这片江山抱有无比的热情。

相对平和的岁月持续到了生命的终结。62岁的高适逝世于渤海县侯的封位上,就此离开了他一直热爱的江山。朝廷感其忠心,念其劳苦功高,追赠礼部尚书的官位,赠谥号为“忠”。这是其他唐代诗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和礼遇。

高适的人生,就像一瓶后劲颇足的老酒——50岁前,无人问津、一事无成,甚至家徒四壁、颠沛流离;50岁后,尽心尽责、为国效力,平步青云。从事业的角度来看,50岁,才是高适人生真正的起点。那所谓的“人到中年万事休”,不过是个自我安慰的笑话罢了。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