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过年的风俗有哪些(老北京风俗介绍)

春节,俗称“过年”,过年最早叫度岁。传说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庆贺春节的风俗了。晋朝宗怀在《荆楚岁时记》里,较详细地记下了这一风俗:放爆竹、挂桃符、穿新衣、饮屠苏酒、食五辛盘,相互揖拜……旧时,北京人过春节有着独有的习俗。诸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麦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三叩首。大年初一祭祖拜年以后,初二接财神、初六店铺开张、上元节看花灯,宛平县衙看火判儿、十九会神仙、二十五填仓,等等。

春节里的花会之一——跑旱船的(选自《残冬京华图》)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即便发展到今天,对于春节的过法,也渗透着儒、释、道的思想和观念。过节期间,人们要祭神祈祖,求祥祈福,走亲访友,互相祝拜,游览庙坛胜迹,娱乐生活。当老百姓一张嘴说——有点儿“年味儿”了,就是说的“年禧”的信号。老北京人历来把“腊八”视为“进入过年的节奏”。那时,商家就开始下达“账贴”催着要账了。老人们会一语双关地说:“送信的腊八粥。”民谣说:“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过去,封建时代帝王还用腊八粥赏赐文武百官。《燕京游览志》所载:“十二月八日赐百官果粥。”雍正三年( 公元1725 年),奉世宗之命,雍和宫内万福阁等处设大锅煮腊八粥,并请喇嘛诵经,然后把粥分给各王公大臣品尝食用。民间亦争相效仿。

民间腊八熬粥,除了供佛祀祖外,主要是在亲友邻居之间当作互相馈送的礼物。其次才是自家享用。但是,凡有亲丧“守制”的,则不熬粥。腊八粥的种类极多。旧时,米粮店进腊月就将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绿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掺在一起出售,谓之“腊八米”。一般人家就将这种杂豆米加上小枣、栗子之类的干果,熬成粥之后再加上红、白糖,还有的加上玫瑰、木樨( 腌桂花) 等甜调料。比较讲究的,就首先要注意粥的颜色。凡带有深色的杂豆均不能用。只用糯米( 江米)、薏仁米( 事先得用银针将糠心拨干净)、菱角米、鸡头米( 芡实)、莲子肉( 去心莲子) 等原料煮成粥,雪白透明,质地精细。然后放在盖碗儿或特制的粥盒里,铺上蜜饯果脯( 桃脯、杏脯、苹果脯之类)、荔枝肉、桂圆肉、桃仁、松子、染红的瓜子仁和青、红丝,谓之粥果儿。还要摆出图案和花样来,谓之“八宝粥”。腊八节,还有泡“腊八蒜”的风俗习惯。从腊月初八封上坛子口,放在较暖的屋子里,到除夕夜间吃大年饺子时,才打开受用。泡好的蒜都是碧绿的颜色,配上深红的米醋,煞是好看,给家宴上增添了节日色彩。

过去,老北京还有腊月二十三“祭灶”一说。就是给“灶王爷”上香上贡品,贡品多是关东糖、糖瓜、南糖之类。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爷,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现在这些繁文缛节都没有了。其实民间并不在腊月二十四日扫房,而是在腊月十五日以后。春节前扫房的讲究是:不论穷富,俱扫门庭。即便是人少、贫困的人家也要扫房。这不仅是一种迎接诸神下界的准备,而且也是一种扫除秽气、晦气的重要举动。扫房,就是说“不能让老灶王爷顶着土上天”。

扫房是一件相当麻烦但又不能不搞的事。过去,大户人家主人指挥仆人们去干,一般住户则全家老少一齐动手,将室内家具陈设一律搬到庭院,擦拭干净,尤其是上边的铜活一定要打亮。对于室内主要是扫除墙角顶棚上的塔灰、蛛网,撕掉墙壁上的旧年画,待进行粉刷或裱糊后,再贴上新年画。撕掉玻璃窗上的旧窗花,擦净后待除夕时贴上新窗花。就是再穷的人家,也要对居室进行点缀和装饰。老舍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回忆说: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扫房以后,人们还要“择吉”到澡堂或在家里沐浴洗澡,剃头理发,表示除旧迎新。

其实,从腊八起,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会让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历书、松枝、薏仁米、年糕的等等。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的饭叫年夜饭。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春节,除了要阖家团圆,祭拜祖先,免不了走亲访友和娱乐。春节期间北京最热闹的地方当数各大庙会了。传统的有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中西结合的有石景山游乐园庙会、欢乐谷庙会等。大年初一可以到雍和宫求炷香,图个彩头之后,可以选择去故宫、景山、北海等常规景点,可以去什刹海滑冰车,逛逛南锣鼓巷,晚上后海小酌一杯。冬天的北京真的很冷,如果想去长城就报个一日游,自己去真的不方便。如果带孩子还可以去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动物园、海洋馆。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映照,这里有很多习俗已经约定成俗,成为人们共同遵从的文化习俗。

正月是一年之始,在民间最受重视。汉族及其他一些民族中都有视整个正月为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的习惯。这期间的忌讳、禁忌特别多。最常见的就有“忌打碎器物”。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风俗认为打碎了器物,新的一年内必有凶遇。一般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 岁( 碎) 岁( 碎) 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

过节忌遇丧葬之事,遇之则为不吉,预示有大灾祸降临。还有就是,丧家忌拜年。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忌讳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能进屋内,要站在门外说话。正月里非常忌讳吵架、骂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否则,预示一年到头都要生病。医生也忌讳正月里出诊,以为不吉利。过去还有一种讲究。正月里新媳妇忌住娘家。回娘家时,晚上必须赶回夫家。俗语云:“正月不空房”。直到二月二日( 土地神诞辰) 后方可解禁。有的地区还有不许寡妇在娘家过年的禁忌习俗。正月还忌搬家和糊窗格。否则以为不吉利。

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说法是“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是一个误传,对这个误传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据旧方志云,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国民剃头,思及明朝旧君,故日“思旧”。相沿已久,遂误作“死舅”。无论如何误传,此说法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所以理发馆正月里基本上是歇业状态。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