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罗州山中多孔雀,群飞者数十为偶①。雌者尾短无金翠。雄者生三年有小尾,五年成大尾。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复凋,与花萼相荣衰。然自喜其尾而甚妬②,凡欲山栖,必先择有置尾之地,然后止焉③。
南人生④捕者,候甚雨,往禽⑤之,尾沾而重,不能高翔。人虽至,且爱其尾,恐人所伤,不复骞翔⑥也。
注释
- 偶:伙伴,同伴。
- 妬(dù):同“妒”。
- 焉:作指示代词,这里。
- 生:活的。
- 禽:同“擒”。
- 骞翔:飞翔。骞,飞起。
译文
罗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几十只为一群在一起飞翔。雌孔雀尾羽短而且没有金黄色和翠绿色。雄孔雀出生三年后开始长出小的尾羽,五年后长成大的尾羽。立春的时候尾羽开始生长,三四个月后又凋落了,和花朵的盛开和凋谢同步。然而孔雀喜爱自己的尾羽并且非常忌妒,凡是想在山林里休息,一定要先选择可以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栖息在那里。
南方人要捕捉活孔雀,要等到下大雨的时候才去捕捉,这时孔雀的尾羽上沾了雨水变得很沉重,不能高飞。虽然有人走近,但是因为孔雀爱惜自己的尾羽,恐怕被人损坏,就不再飞翔了。
文言知识
说“焉”:“焉”的本义是一种鸟,但不知道具体的种类。
“焉”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岂,如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指“于是,就,乃”,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如《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之,此”。如上文中的“然后止焉”。
- 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如《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 作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如《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又如,《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 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如“心有戚戚焉”。
文化常识
孔雀的寓意
孔雀体态优美,丹口玄目,细劲隆胸,被古人认为孔雀是“文禽”。
孔雀羽毛有圆形眼状斑,如同“孔”,所以又称“孔鸟”。因为当年南越国盛产,所以又称“越鸟”。
从古至今,孔雀在文学、艺术和宗教上都久负盛名,传说孔雀就是百鸟之王凤凰的化身。
孔雀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尤其是在开屏时更加光彩夺目。在古时人们便认为,孔雀开屏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征兆,能够驱邪除煞,带来好运。过去富贵之家多畜养孔雀,即希望家里常有“祥瑞”。
孔雀还有前程似锦的寓意。从明朝开始,官服上会缀有补子,补子上用动物的图案来对官职进行区别。三品文官用的就是孔雀。
在清朝,皇帝会给王公贵族和有功之人赏赐花翎。花翎即孔雀的尾羽,花翎又分单眼、双眼、三眼,所谓“眼”指的是孔雀尾羽上眼状的圆。
三眼花翎最为尊贵,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
出处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禽鸟二》
启发与借鉴
孔雀以尾羽为傲,甚是珍惜,但也为其所累,因害怕伤害尾羽而不敢高飞,最终被捕获。孔雀因为爱惜尾羽,反而丧失了自由甚至生命。
一个人有长处肯定是好事,但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将才华当成炫耀和骄傲的资本,以博取大家的赞美和羡慕,那往往就会遭人嫉妒,从而为自己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