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初,随着明星推理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上线,剧本杀这一桌游延伸的推理游戏走进了大众视野之中,并迅速在“90后”、“00后”年轻一代中流行起来,成为了Z世代社交娱乐新风尚。
循味而来的创业者纷纷投身这一未来可期的赛道,根据艾媒咨询统计,国内剧本杀线下实体店规模涨势惊人,仅在2019年一年间,剧本杀线下实体店的数量由2400家飙升至12000家。
然而,在火爆的光景背后,野蛮生长的剧本杀线下实体店也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居高不下的经营成本、难以约束的盗版剧本、入行门槛低导致的店铺质量良莠不齐……
当然,负重前行,并不妨碍在剧本杀线下实体店在媒体上为自己叫好。只不过,故事的最后结局究竟如何,恐怕已经不能由剧本杀店们自己书写了。
线上线下差价达20倍,年轻人被价格劝退
对于剧本杀的火爆,从2019年年末“入坑”的玩家山竹感觉可以理解,但也依旧有些意外,“它火主要还是靠综艺带出来,但要说它作为一项线下娱乐,受欢迎程度能仅次于电影和健身,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令山竹产生怀疑的,是前两者都是高度普及的事物,并且对人数没有限制,就算一个人也可以参与其中享受乐趣,而剧本杀则是必须要求多人组队游玩,线下实体店虽然也可以和陌生人组队“拼本”,但面对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玩家们能收获的体验其实与“开盲盒”无异。
“陌生人有好有坏,遇到性格极端的就很麻烦,我就曾经遇到过玩情感本跟人起争执最后吵起来的情况,线上玩你还可以一走了之,线下的话会涉及到付钱的事情,店老板也会出来当和事佬,让你们把剧本玩完,大家憋着一肚子气坐在那里几个小时,那体验真的很糟。”山竹感慨道。
当然,和熟识的朋友一起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矛盾冲突问题。不过,在这方面,山竹又遇上了新的问题——朋友们都不想去线下店了。
而据山竹表示,朋友们不愿再去线下店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近年来线上娱乐表现亮眼。直播和短视频的热潮自不必多说,在移动游戏领域也是精品井喷,拉开工业化序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空闲时间留给智能手机。
根据腾讯《2019 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数据显示,Z世代网民手机娱乐时间花费远超线下娱乐,71.7%玩手机时间超过3小时,而61.3%线下娱乐不超过1小时。
“周末就那么点时间,比起出去玩剧本杀,在家躺床上舒舒服服联机打游戏不香吗?”山竹的一位朋友这样表示道。
而在线上娱乐冲击之外,剧本杀线下实体店的价格太贵,也是使山竹和朋友们渐渐选择放弃剧本杀的重要原因。
现在剧本杀线下实体店和它同在高转让频率的“难兄难弟”密室逃脱店一样,都因为自身性质导致复客率不高。想要持续盈利,就只能和同行激烈竞争新顾客,聘用能力更出众的DM/NPC,选择更大的场地,投入更多资金在室内布置和机关上,购置供玩家换装的道具服装……而这一切的直接后果就是店铺经营成本直线飙升,为了尽快回本,店铺的单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山竹的一位朋友跟她抱怨剧本杀线下实体店单价贵时表示:“现在玩盒装本要70元起步,城限本(一个剧本在一座城市仅向限定数量的店铺授权购买使用)要100元起步,独家本(一个剧本在一座城市仅授权一家店铺购买使用)要130元起步,这些都还只是在桌面上玩的,而那些场景更讲究、提供服装道具的‘沉浸式’剧本杀,价格更是要两三百一局,真是太贵了,我们在线上小程序玩一局剧本杀最贵也就花了6块钱。这钱我拿去买点好吃的、去看电影、跟大家一起租个场子打羽毛球、甚至是给游戏充值,感觉都比花钱在店里坐一下午划得来。”
根据腾讯2019年发布的《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数据显示,Z世代的月均可支配收入为3501元,已经超出了国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线,但同时,Z世代所面对的消费陷阱,也比父辈更多。消费电子产品、游戏虚拟道具、三坑服饰、美妆、直播打赏、快消品、潮玩、偶像经济、知识付费、宠物……这些事物已经成功榨干了年轻人的精力和钱包,根据《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信贷产品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86.6%,3成“90后”处于零存款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年轻人虽然仍旧保有悦己的消费观,但在花钱这件事上也越来越过得精打细算。过去传统游戏高氪金的机制遭到Z世代反感,亲民的蜜雪冰城被Z世代捧上神坛,高性价比的国潮品牌成为Z世代新宠……而这个势头,无疑也会慢慢逼近以剧本杀为代表的线下娱乐行业,当忙着烧钱“内卷”炒剧本、造实景的店老板们回过神来时,年轻人可能早已对垒起来的单价“高墙”敬而远之了。
剧本杀作为游戏,游戏玩法这一本质却一直被忽略
眼下,剧本杀线下实体店仍在充满干劲地开拓新玩法,比如为客人提供道具服装、让DM cosplay成游戏人物、在游戏室内加入机关等等,甚至有些剧本杀企业将剧本杀与文旅相结合,推出了入场费高达上千元的大型实景剧本杀。
然而,在兼职剧本杀作者的网文写手琼芳看来,现阶段实体店所做的一切,仍显得有些盲目。而这一点在剧本上尤为明显。
“剧本杀是一种对于故事高度依赖的游戏,而大部分的剧本都无法重复游玩,这就导致剧本杀店为了吸引新人,只能源源不断地投身新剧本的购买或者创作中,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市面上短时间内涌出了大量高度同质化的剧本。”琼芳表示,同质化的剧本充斥赛道,抄袭、洗稿、融梗,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新“入坑”的玩家的游戏体验,会使他们对整个剧本杀行业产生误解,进而丧失继续游玩的意愿。而失去新用户,无异于就是判了整个行业的死刑。
在琼芳看来,剧本同质化是剧本杀游戏玩法所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剧本杀原本是小圈子,所以这个问题过去并不突出,而随着剧本杀被综艺带出圈,被资本盯上,大量玩家涌入,市场开始野蛮生长,剧本玩法本身的问题才变得急迫起来。
“大部分剧本杀企业都没有开始考虑剧本杀的玩法创新,只是一门心思烧钱做更多的剧本、更好的场景,想着如何‘卷’赢同行,把脑袋瞄准往这个行业的上限去撞,至于撞上上限之后又该如何,感觉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想法。”琼芳表示道。
也许,当剧本杀店们无法继续在剧本数量和场景质量上继续精进时,就会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剧本同质化的问题了。而剧本同质化的问题也并非不可解,琼芳认为,可行的办法之一便是让剧本杀将重心从剧本转向玩法,为游戏加入更多随机性的设计,增加游戏重复游玩的乐趣。
不过,这又引出了一个新问题——谁来设计玩法?
由于剧本杀剧本和玩法的紧密关系,导致剧本作者也是玩法的主要设计者,然而目前剧本杀行业的作者,大多是受到行业热潮吸引而来的兼职写手,他们的本职大多是像琼芳这样的网文写手,也有部分是小说作者或影视编剧。
而这些兼职写手们,对于剧本杀乃至桌游的了解其实大多十分浅薄,他们往往只能按照既定模板撰写故事和背景资料,并沿用当下比较热门的剧本杀里面的小游戏玩法,很少会主动发起创新。
“毕竟写剧本杀就是写个多视角的短篇,写完挣个三四千买断钱就完了,去纠结玩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有翻车风险,得不偿失。”琼芳补充道。
剧本杀行业的成长令人惊异,然而前来淘金的,无论是店家还是作者,都在有意无意回避游戏玩法这一触及剧本杀本质的元素,而当热潮减退,年轻人转向新的娱乐方式时,留给剧本杀店的,恐怕就只有一堆沉甸甸的剧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