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跟着老师走,提高课堂效率,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跟着老师的脚步,提高课堂效率,绝不能轻视课堂的作用。下面是张承辉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九上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九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古代埃及
1.埃及概况:
①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②公元前3100年埃及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国家,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称为法老。③公元前6世纪开始,埃及文明衰亡。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概况:
①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20多个国家。
②公元前2000年左右,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
③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2. ①《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象征,是世界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3.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①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②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的体现。
第3课 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概况:
①约公元前2200年,印度河流域创造出南亚次大陆最早的文明
②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新的国家,确立了古代世界最森严、最复杂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①社会成员按血统、职业和肤色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每个等级的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是世袭的,彼此之间的职业和身份有严格区别,不同等级之间严禁通婚。贱民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
②种姓制度是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等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工具,他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3.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创始人为乔答摩·悉达多,倡导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第4课 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
1.古希腊文明有明显的海洋色彩,公元前21世纪,希腊出现了一些君主制国家。公元前8世纪,大多数的君主制被推翻,出现了集体领导的政权,通常被称为城邦。
2.雅典民主:
①公元前6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主要政权机关是公民大会、民众法庭以及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②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男性公民的统治。
3.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与东方诸文明密切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5课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1.约公元前753年罗马城邦诞生,罗慕洛斯成为第一位国王。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共和国。
2.罗马的扩张
①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
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结束共和制,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③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和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两个政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3.早期基 督教:①公元1世纪左右,基 督教产生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创始人是耶稣,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经典是《圣经》。
②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 督教为国教,逐渐流域于欧洲各地。
第6课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
1.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是现代欧美国家字母文字的的来源,深刻影响了欧美人的思想观念。
2.古希腊出现了众多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古希腊的文学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史诗,《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的寓言故事;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
4.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
5.公元前46年凯撒颁布的儒略历,奠定了今天公历的基础。
第7课 法兰克王国
1.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日尔曼人建立的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486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开始墨洛温王朝的统治。
2.751年丕平自立为王,开启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丕平之子查理即位,800年查理称帝,法兰克王国以后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构成了现代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3.教皇与教会:
①8世纪中叶,通过丕平献土,罗马主教区称为“教皇国”,具备了独立政治实体的性质。教皇与各国国王既相互扶持利用,又彼此勾心斗角。
②在中古时期,基 督教主宰了西欧人的精神生活,成为西欧最重要的经济与政治势力之一。
第8课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来分赐部下,逐级封赐,直到最低一级贵族—骑士,形成相互依存的封建等级制。
2.庄园制度: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是领主的主要剥削对象。农奴的子女始终是农奴,领主的子女始终是贵族。
3.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定了相对稳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农奴与领主构成了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4.城市的兴起:
①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②13世纪,许多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摆脱了领主和教会的束缚,取得了自治。威尼斯、热那亚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法国琅城人民通过斗争,赢得自治。
5.大学的诞生:
①背景: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活跃的社交生活和宽松的环境
②12世纪成立的巴黎大学是欧洲最著名的大学。1168年创立的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创办于1209年。
③大学的诞生,形成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文化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2、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3、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皇帝,529年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对现代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4、《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新律》这四部法律文献被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安拉,信仰安拉的人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经典是《古兰经》。630年穆罕默德展开统一战争,631年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2、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帝国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伊斯兰教广泛传播。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军队灭亡。
3、阿拉伯帝国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美术作品对几何图案的巧妙构思令人叹为观止,代表建筑是倭马亚的清真寺。
第11课 古代日本
1、日本概况:
①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了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②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
①645年,孝德天皇即位,仿效中国的做法,设年号“大化”
②大化改新概况
646颁布《改新之诏》,正式施行政治、经济改革。
意义:
①这次改革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④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武士与幕府:
①8世纪,日本经济发生重大改变:班田制被庄园制取代。为保护庄园,地方豪强势力崛起,天皇权威受到挑战。
②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第12课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3. 发端国:意大利
4. 核心内容:人文主义
5.代表人物:
①先驱:但丁,代表作《神曲》
②巨人: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6.性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7.作用:①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
②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3课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的殖民掠夺
1.新航路开辟:
(1)原因: ①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渴望从东方获取金银和香料等商品
②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帝国控制,贸易受阻
③传播宗教
(2)代表人物及航行成就:①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新航路
②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
③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3)意义:
①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打破了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野蛮的殖民掠夺
(1)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最早的殖民国家。
(2)16—18世纪,西欧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三角贸易:
(1)时间:16世纪——19世纪
(2)航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3)三角贸易的评价:
①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
②殖民国家赚取了大量的血腥钱,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给美洲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第14、15、16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略)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背景: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原有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
2.前奏: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3.兴起国家:英国 兴起的部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展开。
4.工业革命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5.核心发明: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6.交通巨变
(1)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1825年,“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2)铁路交通迅速发展,铁路网很快铺展开来。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7.工厂制度的出现,工厂区也发展成新的城市。
8.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9.工业革命的实质:大机器工厂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10、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它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探索: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理论基础: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法英等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1847年,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5、1871年3月,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五月流血周”后,巴黎公社失败。
6、《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比尔·狄盖特
第19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的民族独立战争
1. 背景:
①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民族独立战争
2.“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今天的玻利维亚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3.拉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2)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1)领导人:封建王公、贵族;
(2)主力:印度土兵 .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女英雄:章西女王
(4)历史意义:
①充分体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
②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③运动中体现出的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成为后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精神源泉。
第20课 俄国的改革
一、14世纪前后,东欧平原的东北部,莫斯科大公国兴起
二、彼得大帝的改革
目的: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内容:(1)军事方面: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陆军,并开始组建海军。
(2)经济方面:注重扶持发展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设手工工场。
(3)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了改革。
影响:①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农奴制也得到一定的巩固。
改国号:1721年,彼得一世将俄国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他也被称为彼得大帝。
三.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
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前提: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
改革内容:
①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②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以出钱或服劳役的方式向地主赎买。
性质: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评价: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21课 美国内战
1、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导致了大规模向西移民的“西进运动”。
2、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西部新建州是否允许奴隶制。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 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5)重大举措: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
(6)战争的转折点:1863年,葛底斯堡大捷。作用:北方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7)战争结束: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重新恢复统一。随后林肯被暗杀。
(8)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9)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②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黑船来航
背景:(1)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统治腐朽,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内忧)
(2)1853年,美国佩里率舰队闯入日本港口,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外患)
二、倒幕运动
(1)1867年睦仁天皇登基,就是历史上的明治天皇
(2)1868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统治
(3)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三、1868年日本政权进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内容:
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军事上: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积极: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为其它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消极:改革后的日本仍保留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等封建残余,后来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开始标志:19世纪中后期,以电气发明为标志
3.重大发明
(1)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2)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3)①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以“为人类幸福生活而发明”作为人生理想,1879发明了电灯泡,
此外还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电池等电器,被称为“发明大王”。
②各种电器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内燃机与交通工具的创新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此后,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先后问世,开辟了交通领域的新纪元。
(2)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了第一辆三轮汽车,
(3)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此后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装配线,成了著名的“汽车大王”。
(4)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宣告了人类航空时代的到来
5、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变化
①改变了工业格局,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
②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
③使欧美国家成为工业化的发达地区,欧美列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工业城市不断增加,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阶级矛盾、环境污染等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首先,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再次,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第24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1、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2、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欧洲启蒙思想的科学基础,同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科学的角度观察世界、探求规律、解决问题。
3、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重创了教会的神创论。
4、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代表作《人间喜剧》。该作品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图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5、19世纪初期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乐派架起了桥梁,他被尊称为“乐圣”。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致爱丽丝》等。
九上历史复习提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