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必备复习资料总结

比别人多一点努力、多一点自律、多一点决心、多一点反省、多一点学习、多一点实践、多一点疯狂,多一点点就能创造奇迹!下面是张承辉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必备复习资料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必备复习资料总结

一、答题时需注意的事项

1.有些意义题、原因题、措施题都可以转换成体现题。

2.有些联系材料的话时需要概括的,而不是简单地抄写材料。

3.有些题不能太局限于所背诵的答案,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有些题的答案需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整合,不能局限于某一范围内的知识。

5.做经济、政治题时一定要注意题中的主体。

6.做文化、哲学题时一定要关注主观的东西是否定性。

7.做哲学主观题时的答案结构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8.有的虽然是意义题,但也必须先写理论,再写意义。

二、经济图表型题的做法

1.首先看表头,搞清楚图表反映的核心问题;

2.其次是审图表,要纵向、横向比较,同类的内容合并【有时候将其中几项合并,会得出新的信息(如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合并得出公有制的信息)】、不同类的保留,使概括的内容简约而全面,如果是坐标图还要注意曲线升降的坡度变化;

3.把特殊年份还原成历史事件进行表述。

4.最后审读图标后面的注,注是对图表的文字补充说明。

5.组织答案时,要把标题与图表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既写现象又写本质;注解往往是一个要点。

三、关注辨析题和最后4分题

(广告词、举例子等)

四、常效热点:创新

【经济中的创新】

1.科技创新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②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④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

⑤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驱动。

2.从政府和企业角度说明如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政府角度:

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企业研发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服务。

企业角度: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树立企业创新理念。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 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创新企业合作方式,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

【文化中的创新】

1.进行文化创新的原因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主要保证。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又要体现时代精神。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⑤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⑥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哲学中的创新】

1.创新的哲学依据

①唯物论:

A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B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②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辩证法: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 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五、政治生活主体

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公民享有 权利。③公民要履行 义务。④公民做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信心与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公民做 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⑤因为公民要坚持三原则。⑥【公民所做的事情涉及民主决策或民主监督时还需要写出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意义。】

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原则。③依法有序的参与。④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⑤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

对公民: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对政府: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审慎行使权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对社会:有利于全社会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做 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联系材料用到哪些职能写哪些职能】

③是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

④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⑤是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⑥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⑦现实意义。

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②履行职能;【联系材料具体写,有时不只一个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⑥树立政府权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某事?

①人大代表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人大代表做 是行使 权利的表现。③人大代表做 是履行 义务的需要。④人大代表做 体现了人大代表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⑤开展某项活动的意义。

人大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做某件事 ?

①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各级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②人大做 体现了行使 权。 【怎样做某事时一定要注意立法权和监督权。】③民主集中制等。

党做某事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做 坚持了 执政。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作用(三个只有……才能)决定的【一般不用,但要有这个要点的意识】 ⑤现实意义。

党如何做事情?

①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 领导。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联系材料具体写】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⑥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为什么要做某事?

必要性: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摩擦或冲突的根源。联系材料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联系材料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联系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 。【还可能用到】

A符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C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D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E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F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意义:①有利于为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的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多极化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我国应怎样做某事?

①遵守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重视发挥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②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国际义务。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⑦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起到建设性作用,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六、哲学宏观结构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之——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⑴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⑶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种表述方式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种表述方式

【1】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人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三)自然界的客观性 (四)社会的客观性

(五)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一,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第二,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第三,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第四,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五,从当时当地客观条件出发,要把握整体的、全面的、发展的实际。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之——认识论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和善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求我们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克服错误的认识。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三)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③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之——辩证法

辩证法的总特征之——联 系 观

(一)联系的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主观客观条件;有利不利条件;内部外部条件】

(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3】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辩证法的总特征之——发 展 观

(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从事物发展的趋势看】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四)量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从事物发展的状态看】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1】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五)与发展相关的理论还有:

【1】辩证否定观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 盾 观

(一)矛盾是对立统一 【124】 【134】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要求①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三)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

(四)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A、二者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B、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①正确地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搞好试点工作等。

(六)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七)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在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但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八)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们应该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既要反对一点论,也不搞均衡论。

辩证法的要求——树 立 创 新 意 识

(一)辩证否定观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或: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4】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三)创新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之—- 历史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力: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六)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之—- 价值观

(一)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属性: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性。

(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①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四)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1】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必备复习资料总结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