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记表达了什么意思(养竹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养竹记表达了什么意思(养竹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日:“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繇是筐篚者斩焉,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五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翳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

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犹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作者简介

我国儒家美学思想中,向来就有“比德说”。即人对自然物的欣赏和赞美,是基于自然物的某些特征可用来比拟,象征人的某些美德。也就是说,将自然物的外在特征通过人的自由联想而伦理化,社会化,把自然物人格化,从而将自然美转化成社会美。这种美学思想在《论语》和《荀子》中曾多次出现。如《论语 雍也》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和人的品德仁、知相联系;《论语 子罕》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将松柏的不怕严寒和人的坚贞不屈的品德相比。《说苑 杂言》篇的一则记载,通过孔子回答子贡的一段话,则将这种思想阐发得更加详细:“夫水者,君子比德焉。(水)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不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这样,水的许多自然特性就转化成了丰富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的这篇《养竹记》,也就是靠上述儒家“比德说”的美学思想构成的。尤其是第一段,将竹子的四种自然特性比拟成君子的四种美德:将竹本固比拟成建善不拔,将竹性直比拟成中立不倚,将竹心空比拟成应用虚受,将竹节贞比拟成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这样,经常观竹,就能达到养性的目的,“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文章第二段,记叙作者曾借住过常乐里关相国私第的东亭,发现其东南隅原有的竹园被人砍伐摧残,弄得杂草丛生,憔悴不堪,经过他精心整治护养,才恢复了勃勃生机:“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将竹子写得何等富有感情!

文章末段,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从而展开议论。首先,仅仅由于竹子“似于贤”,人们尚且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贤”的人才,又怎能不爱惜培植呢?其次,竹子与一般草木的关系,就好比贤才与一般入的关系,竹子是不能自我显示其优点的,只有人能赏识它;贤才是不能官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的使用贤才者才能充分发现贤才的才干,而重用他。由此可见,贤才的命运掌握在当政者手中。最后,作者点明,他之所以要写这篇《养竹记》,一方面是以此赠送给以后住在这儿的人,而更重要的是使得当今掌权者重视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这篇文章与韩愈的《马说》立意完全一样,但写法完全不同。《马说》将正意隐藏起来,只出现喻体而不见主体,具有托兴悠远、寄慨遥深的特点。《养竹记》将正意点明,运用儒家的传统美学思想“比德说”,将喻体与主体并列,具有明白晓畅、主旨鲜明的特色。两篇文章,各有千秋,有异曲同工之妙。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