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诗词赏析(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诗词赏析

枯木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作者注: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地)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北。南朝宋时,沈庆之攻竟陵王诞时所筑之弩台,后来陈朝名将吴明彻围攻北齐敬子猷,增筑以射城内,故名。唐代白居易《隋堤柳》诗:“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

刘长卿(? — 789),字文房,汉族,河间(今属河北)人。少居嵩山读书,后移家来鄱阳最久。开元二十一年徐征榜及第。至德中,历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岳鄂转运留后。观察使吴仲孺诬奏,非罪系姑苏狱,久之,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辩之者,量移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唐才子传》)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登进士第也是颇有争议。然而关于刘长卿的才气众口一词,工于诗,长于五言,被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刘长卿也颇为自负,尝谓:“今人称前有沈(佺期)、宋(之问)、王(勃)、杜(甫),后有钱(起)、郎(士元)、刘(长卿)、李(嘉祐),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刘长卿的代表作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诗作于刘长卿旅居扬州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来到吴公台,吊古思乡,有感而发。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首联化用南北朝时庾信的《枯树赋》中的“摇落”, “桓大司马(桓温)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登上吴公台,看到秋风瑟瑟,树叶飘零,不由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吴公台上的山野寺庙人迹稀少,远处峰峦叠嶂,山重水复,云雾缭绕,家乡缥缈,山水隔断,因此有深远之感。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吴公台上还遗存着古代堡垒,夕阳沿着颓废的墙垣缓缓落下,山林中响起了寺庙的击磬的声音,给人一种寂寥和空旷的感觉,秋风中自然传来阵阵寒意,犹如随着钟磬之声逐渐弥漫着山林。此联对仗工整,沉博绝丽,深邃隽永,尤其是“依”“满”二字传神而凝练,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尾联感慨物是人非,古代的战场成了如今荒废的墙垣旧垒和山野古寺,唯独长江之水,一直在滚滚流淌。

诗人从秋日登台,远眺故乡,夕阳西照,野寺磬鸣,到吊古思今,莫不感慨世事变幻,古今兴废,物是人非,如今又是战事频仍,寄居他乡,有家不能归,空旷、苍凉、寂寥、惆怅,处处流露出悲秋思乡之情,洗练简约,意境深邃,极富艺术感染力,堪称刘长卿五言代表作之一。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