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主要经历事迹(苏轼的一生简要概括)

一、天才出生,势不可挡

公元1037年,四川眉山上的草木一夜之间突然全都枯萎了,人们一时之间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65年后,这座山上的树又突然活了过来。后来当地人都说,这与一个人有关,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北宋大名鼎鼎的文豪——苏轼。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父亲苏洵是个穷光蛋,母亲程氏家还稍微富一点,总体来说还算是小康。可是苏洵虽然穷,而且一辈子没考中进士,但是人家照样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什么呢?考不中进士不代表不会读书,《三字经》里面曾经有过一句描写苏洵读书的句子叫做:“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是说苏洵二十七岁之前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小伙子,二十七岁之后才开始闭门发愤读书。

“苏老弟,出去喝酒啊!”“不去,我读书呢。”

“苏大哥,最近去开封逛逛啊!”“不去,我读书呢。”

就这样,苏洵闭门读书,茶饭不思,每天都是读读读,写写写,不仅把自己教的越来越优秀,还顺便培养出了两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也就是苏轼和弟弟苏辙。

苏洵对两个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苏轼在晚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苏洵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自己没有背出来,还从梦里面吓醒了。醒来之后,他心慌意乱,就像是嘴里被挂了鱼钩一样。你们想想,一个老头做梦被自己老爹吓醒,苏洵到底是有多严格?大家也可以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就这样,在苏洵的严格要求之下,苏轼每天都是背背背,一直到把80万字的《汉书》倒背如流,而苏轼的天才特质也慢慢显现了出来,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黠鼠赋》,文章中说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却可能会在打破一口锅的时候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击猛虎,可是在见到马蜂、毒蝎时不免有些害怕。”小小年纪就有这种见地,确实令人叹赏不止。

二、考中进士,扬名天下

长大之后的苏轼更是了不得,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岁刚刚出头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进京考试,在那个“七十少进士”的时代,经过层层选拔,二十一岁的苏轼,第一次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的考试的时候就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你们可能会说:“切,才第二名?”其实正如你们所想,苏轼本来应该是第一名,而这一切都怪一个人,那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主考官欧阳修阅卷的时候看到了苏轼的文章,当时欧阳修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咦,呀呀呀!这篇文章怎么写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妙,这妥妥的第一没得说呀!”

可是,就在欧阳修准备给这份试卷画第一的时候,突然他脑子里面又出现了一个念头,他犹豫了:“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怕只有我的学生曾巩了呀!我要是给他给了第一,那岂不是他们都说我包庇啦!给个第二也不错嘛”就这样,苏轼阴差阳错被欧阳修给了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结果一出来,欧阳修傻眼了:“眉山苏轼?这怎么可能!”其实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这之后,欧阳修搜集了一些苏轼的文章,看着看着,只感觉到汗流浃背:“天才,天才,三十年之后,肯定就没人再知道我了,如此英才,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出人头地”这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在这之后,苏轼又靠着自己的一支笔一张嘴,在制科考试中拿了个百年第一,官职也是一路狂升,势不可挡,从此之后在京城一战成名,成了文艺圈远近闻名的大红人。

三、反对变法、惨遭陷害

其实除了文笔好,苏轼当官也很厚道,总是为百姓着想,但是却偏偏遇到了王安石变法,当时朝廷上的官员被分为了变法派和反变法派,苏轼是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因此属于反变法派,他的观点是:“这不是胡来吗?哪有力度这么大的改革?到处都是漏洞,百姓苦不堪言。”更可气的是,当今的皇帝宋神宗竟然还非常支持王安石。

而苏轼虽然心是好的,但是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他锋芒毕露,有话直说,毫不掩盖,却也得罪了不少人。苏轼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新法,今天写一个《上神宗皇帝书》明天写个《再上神宗皇帝书》给宋神宗告状,还说:“既然这样,那我不在朝廷待了,我要去地方造福百姓。”

天才还是太骄傲了,现实却很骨感,后来神宗皇帝也拿苏轼没办法了,毕竟他是支持王安石的,于是一道诏令下来,苏轼就被外任到了杭州。

可是,苏轼也没气馁:“那我就好好为百姓造福呗!”他辗转在杭州、密州、徐州为百姓服务,捕蝗虫,修水井,求雨等等赢得了广泛好评。但是苏轼的杰出表现却成为了变法派小人眼中的刺,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下手,搜寻苏轼的罪证,想要迫害他。在刚刚被调任到湖州做知州的时候,大祸便临头了。

变法派的小人针对苏轼发起了一场文字狱:“谁让你最积极,话最多,影响力最大呢?”就这样,苏轼被诬陷进了御史台的大牢里面,关了差不多三四个月,史称“乌台诗案”。

他在大牢里,受尽了折磨,瘦成了皮包骨,甚至连自杀的药都准备好了,没打算可以活着出去。可是,后来为苏轼求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已经退隐的王安石都出来给苏轼求情(可见两人是君子相争),同时宋朝皇帝祖先立了一个规矩说:“不能杀士大夫。”

苏轼这才没有被杀头,但是出狱之后,苏轼就从一个市长,被贬谪到了鸟不拉屎的湖北黄州,还是个被软禁的犯官叫做“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多么残忍。

四、被贬黄州,花式过活

可是,苏轼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不仅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反而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还呐喊出了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苏我是不会被打倒的,要一直坚强,要一直勇敢。”

起初的时候,苏轼没地方住,当地的市长徐君猷由于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就借了江边的一个驿站——临皋亭给苏轼住,从此之后在阿Q精神的主导下,苏轼便开始了通过“自我麻痹”来获取“人生财富”的道路。

在住的方面,虽然房子很破,但是苏轼说: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什么意思呢?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苏轼说:“我这房子虽然漏雨是吧,但是我这是江景房,我出门直走就是江,江里的水可是峨眉山的水,而且这江上的山、水、风、月都是我的。我听说那个谁谁谁造了一个很豪华的园子?和我这比怎么样?比不过吧!而且他的还要交税呢,我的还不用!”可以说是蜜汁自信了吧!

再说说吃,虽然他吃不起富人吃的羊肉,只能吃穷人都不屑于吃的猪肉,但是苏轼愣是用这没人要的猪肉做出了一道千古名菜“东坡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啥意思呢?苏轼先是交代了东坡肉的做法,然后说:“有钱的人不肯吃,没钱的人不会吃,还好我厉害!我做的香呀!管他们呢,我自己先吃个爽快再说。”就这样苏轼又解决了吃的问题。

而没酒喝苏轼就自己学造酒喝,于是出现了“东坡蜜酒”,没衣服穿就自己设计,还出现了“东坡帽”,这东坡帽后来还被北宋文人竞相模仿,也就是后话了。

钱花完了就种地,搞一块没人要的荒地起名为“东坡”自己还号称“东坡居士”,顺便盖个房子起名叫“雪堂”,种上竹子、种上梅花,说这是自己的书房,平时在里面画画《枯木怪石图》写写《寒食帖》,再顺便自恋地感慨一句:“呀!我可能是陶渊明转世呢!”

而没事干了,他就到处找乐子,跟周围的农民嗑瓜子讲鬼故事,吃到个很酥的饼就起名叫“为甚酥”,喝到加多了水的酒就叫这酒“错放水”,今天自己去赤壁玩一下,顺便写一首《念奴娇·赤壁》,心情好了约朋友去赤壁玩一下再写首《赤壁赋》,晚上睡不着觉再去赤壁玩一下写一篇《后赤壁赋》,结果都成了名篇,妥妥把穷日子过成了人间天堂。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成了名篇、做的“东坡肉”成了经典,“东坡”无人不知,“为甚酥”“错放水”成为了千古玩笑话,“东坡帽”被人追捧,《枯木怪石图》《寒食帖》都成为了无价之宝。谁能想到这些丰富的精神财产,都是苏轼在黄州当农民和罪犯的时候干的?还真是谁也挡不住天才的光芒呀!

五、短暂春天,一贬再贬

或许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宋神宗竟然对苏轼心软了,想要提拔他,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而新把持朝政的高太后也非常欣赏苏轼,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苏轼在黄州呆了四年后,官职一路狂升,做到了副宰相的位置。

虽然因为党争苏轼去了地方任职,但是他也没闲着,今天造个苏堤,明天搞个三潭印月,现在西湖八景中苏轼造的“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还立于不败的地位,可以说他又发挥了一把建筑大师的威风。

可是,没过多久,风水又轮流转,高太后去世,崇拜自己爹的宋哲宗亲政,这次直接把苏轼贬到了更远的广东惠州。惠州可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基本上去到这里的官员非死即伤,可是苏轼是谁呀!苏轼可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他的阿Q精神再次占领了主导:

“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我要将这句话奉为真理,环境不重要,心态才最重要啊!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比如,你们看岭南没什么不好啊!我一天吃三百颗荔枝都吃不完,比朝廷的官员幸福多了,哈哈哈哈!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而且岭南的美景多啊!有啥不好,哈哈哈!

“没人吃羊骨头?我吃!我烤着吃,好吃极了,我厉不厉害!”而几千年后的今天人们流行吃羊骨头胜过了羊肉,还有了一个时尚的名字叫“羊蝎子”苏轼可以说是妥妥引领了时代潮流。

可是阿Q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变法派看苏轼还过得挺滋润:“过得滋润是吧!把你贬到海南岛去,看你还骄傲不骄傲!”

就这样六十多岁的苏轼又被贬到了海南岛。可是到了海南之后,苏轼依旧不改乐观,虽然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是可别忘了,苏轼的适应能力超级强,他开始了自己的荒野生存,比如说:在桄榔林里盖房子,学习当地的语言等等。谁能想象一个六十岁的苏轼光着膀子在海南操着一口海南味普通话在桄榔林里盖房子的场景?

除此之外,海南不是没肉吃吗?那就找野生的,终于有一天,苏轼找到了一种叫做生蚝的东西,他煮着吃,烤着吃,怎么好吃怎么吃。觉得这简直是人间美味,于是赶紧写信给儿子说:“儿子呀!爹找到了一款美食!艾玛!简直是太好吃了,但是这以后是咱们家的秘密,你千万别告诉别人,不然就有人要来和我抢了!”

一个六十多岁,被贬到海南岛,进行荒野生存的苏轼终究还是没有被生活打败,依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天真和幽默。

六、一代巨星,终将陨落

可是,宋哲宗竟然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他居然在1101年就去世了,本来没想着活着回去的苏轼居然活着回到了大陆。

苏轼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发出了为自己辩解的呐喊:“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可是尽管回到大陆,苏轼却也没有逃脱死亡的魔爪,刚刚返回不久的苏轼身染重病最终在江苏常州去世了。

就连去世的时候苏轼都非常释然,他笑了笑说:“我这一生没做过什么坏事,虽然不一定上天堂,但是肯定不会下地狱的。”

就这样一代文豪,就此陨落。

七、文艺全才,乐观豁达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天才、黄州罪犯、副宰相、惠州罪犯、儋州罪犯。可是尽管苏轼的一生命途多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苏轼仿佛是打不倒的不倒翁,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

东坡肉、东坡羮、东坡豆腐、羊蝎子、烤生蚝、东坡蜜酒使苏轼成为美食大家,东坡帽、东坡巾可谓设计大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可谓建筑大家。

除此之外,《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几千首诗文他也留下不少,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还发明了“胸有成竹”“河东狮吼”等成语,是中国文坛当之无愧的大家。

苏轼还是“宋四家”之首,是北宋书法第一人,更别说他的《枯木怪石图》,在绘画史上可谓无价之宝。

除了说话直点,酒量差点,谁还能用阿Q精神把苦日子过得有成就?而苏轼留在人间的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那达观豁达的精神。

他直来直往,不为利益妥协,甘愿受苦,也苦守精神情操。他可以过好日子可以过坏日子,可以和达官贵人相处,也可以和平民百姓做朋友。

苏轼说:“我看着这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是坏人,我看着这普天之下没有一件事是坏事,凡物皆可观,豁达点,没什么大不了。”

公元1101年,65年的岁月闪过,人间少了一个苏轼,但眉山上的树又神奇般地重新活了过来。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