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长安已经残破,山沙依旧在目,人事却已全非。
城里的春天人烟稀少,草木丛生。
感念国事,见鲜花盛开我忍不住伤心落泪。
恨别家人,听到鸟虫啼鸣,我失魂惊心。
无情的战火连绵三个月不曾间断,
接到一封家信抵过万两黄金。
我满头的白发越抓越少,
简直就要戴不住小小的发簪。
赏析: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世尊称其为″诗圣”。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一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靠亲友的接济艰难渡日。 他的诗忠实地反映了他所经历的时代的民生疾苦,风格沉郁顿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创作了1500多首作品,收集在《杜工部集》中。《春望》、《望岳》、巜三吏》、《三别》是其代表作。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当时杜甫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掳到长安。昔日的世界第一大城市长安城,此时已被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仿佛人间地狱。诗人即景生情,抒写了忧国伤乱的感慨。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抒写爱国情怀。
前两句写″望”中所见,以″城春草木深”描绘国都被破后的荒凉景象,为全诗的爱国思想的发展揭开序幕。
三四句写″望”中所感,望花溅泪,闻鸟惊心。痛惜皇室、百姓遭受的惨祸,家人遭受的分离。
五六句写″望”中所想,想到战火不断的国事,家书断绝的家事,直抒忧国怀家之情。
最后两句写”望”后所引发的不自自觉的动作,描绘因国事、家事而焦虑、忧愁,频频搔首的诗人自我形象,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满腔爱国情怀。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