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阅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和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回忆父亲,还有经典散文100篇。
现在来谈谈读后的感受,我觉得还是有所体会的。之所以阅读龙应台的目送,是因为网上把这本书传得神乎其乎,所以索性借来看看,究竟如何?
利用乘坐通勤车来返的时间阅读了一遍,除了其中的有几个篇章写得很好,还有些文章比如卡夫卡,光看文章的名字以为要写这位作家,结果内容跟标题风马牛不相及。我后来想想,这篇散文集之所以被人们视为经典是因为其中有几篇文章谈到了死亡、年迈和离别,谈到父亲的离去、母亲的痴呆,儿子的长大,可能因为这些生老病死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柔弱的地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去读吧!
好的作品是需要靠自己的审美能力去辨别,比如曾经读过林清玄的散文和余秋雨的散文,读过之后,我更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当然他的散文里面并不是篇篇都写的好。
我重点想说的是经过这几天的阅读,我更加欣赏鲁迅和杨绛两位先生的作品。经典散文100篇里开头几篇都是鲁迅的散文,其中就有我们学生时代学过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名篇,读完鲁迅先生的几篇散文再接着读后面几位作家,这些作家也多半都是有名的作家,我总觉得不是他们的文字写的过于啰嗦,就是感觉有点喝白开水的感觉,无法吸引我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
而杨绛先生的文字魅力更是如此,她的散文更像白描,没有太多华丽的词汇,可是读过后,余音绕梁,她的思想就通过那近乎白开水似的文字击中你的灵魂,带动你追随她的文字、她的脚步,去深刻地感悟她在文革那段螭魅魍魉的时代所经历的挣扎与奋斗。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读干校六记,让我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及小人物在那段历史风暴中的曲折命运,让我懂得个人与时代的命运是紧紧交织在一起,更时刻谨记,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
一篇好的散文,首先是文字的组织,越简洁越好,其次、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思想才是文章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