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读后感(顾城的诗信念读后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今天再次看到了这句诗歌,不由得感慨几分,顾城是我喜欢的诗人之一,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或者了解这位朦胧诗派诗人,第一次认识顾城记得还在读小学,也是正是这首诗歌,那时候不懂得深刻的去理解,只知道他的诗歌读起来很有感觉,每当黑夜来临,走夜路时就会读出来排挤内心对黑夜的恐惧。

从小就喜欢顾城的原因还有他的另外一首诗歌——《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很朦胧,很纯粹,与自然很亲切,或者说是一种趣味。

现在再去读顾城的诗歌时,已经再也没有少年时期的那种纯粹和趣味了,我想,读者与作者是两个拉的最近的主体,作者随着人生的经历,创作的诗歌风格会有改变,读者也会随着生活的经历感受也会改变,正如网络上的一句话,“初读不知道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如今,我越来越还怕读他的诗歌,因为在他的诗歌中充满着大量的死亡气息,越读越有一种恐惧感,对顾城有过研究的人都知道,因为在1993年杀妻自缢事件后,在社会中引起巨大的响应,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成为了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那么为什么顾城的诗歌中会有大量的死亡母题,通过阅读很多学者的研究后归结为几点:

一、童年的阴影

顾工在《顾城和诗》中这样回忆到:在文革时期,顾城目睹一个人把报子贴反了,然后被一群人暴打事件,起初,顾城是透过窗户的缝隙往外看,后来,因为他感到恐惧脸色变得苍白,退缩在墙角,再也没有往窗外看,他想躲避这种争论的吵闹声。

对于童年的经历,顾城的反应要比其同龄人更为敏锐,于是他就幻想着逃避,然而,这并没有解除他的恐惧,相反,“文革”的经历在他的潜意识中烙上了残忍和凶残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凶残的潜意识变得更加的深刻,并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大影响,因为精神上经历积累,为他心理的趋向组成了一种死亡的潜意识,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能够透露着孤单与冷漠,表出来的也往往也是极端、自我的。

二、城市的生活方式

顾城出生在城市,但他更向往着乡村的自然生活,他在诗写到:“这里草比人高,我的心,结识了小野兔,和它一起蹦跳”。在这样的农村的生活中,可以让他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

但是顾城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琐碎,他需要承担对家庭的责任、需要与世人的交流、需要为了生计而做出阿谀奉承;这些都是顾城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因为这是成人应该的责任,然而此时,顾城的心依然停留在儿童时期的状态,一种对生存的焦虑最终让顾城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现实中的挫败感让他不得不通过诗歌去寻找精神的安慰。心灵过于懦弱,在乡村与城市的这种选择对抗中,显的无能为力,一边是生存,一边是理想,他不能获得更好的诠释,于是个人的心态剧烈变化,所以,死亡的主旋律在的诗歌中充斥着。

三、死亡本能

在顾城幼小的心灵里,有着心惊胆跳的死亡意识,顾城好像已经能够准确预感自己遇到死亡一样,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死亡的气息,在年少的顾城身上不仅流露着死亡意识,而且在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有了更多的死亡感悟。例如在他的诗歌《美》中: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恒与生命

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

生命的美

千变万化

却终为灰烬

这是顾城13岁时写的,虽然没有死亡的字眼,但却表现着幼小的诗人对于死亡的思考,这时的顾城已经明白“美之理想终为灰烬”的无奈,永恒与生命,没有人知道是否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与死亡的不可调和,随即构成了一种循环不止的幻想与破灭,这也让顾城领悟到了死亡的本质——破灭与逃避,也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参透,憧憬着虚幻的永恒。年少顾城的心性,对死亡太过于敏感,才会想到用“死亡”来逃避生活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