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经典语录哲理_佛家禅语_堆糖句子网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哲理_佛家禅语_句子迷网

1、 凡事都要从个人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爱惜物品

2、 ⊙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民国)印光《印光法师文钞·药师本愿经重刻跋》

3、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哎呀,那会儿我就应该干什么,现在回想 起来有点遗憾。”“没有把握那个机会,真的是错失了良机。”……很多时 候,我们总是会悔恨没有抓住机会,在可以做某件事的时候却犹豫不决,最 后空让自己懊恼。对于人生旅途中出现的事件也是如此,处在哪一年龄段就 要完成哪一年龄段应完成的事,否则,时过境迁,到了下一年龄段就很难有 机会补救了。

4、 ⊙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阿含经》卷十,第255经

5、 ⊙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彻悟禅师语录》

6、 ⊙说法小有亦不无,以因缘故渚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虽知众生实无有我,而于未来不失业果;虽知五阴于此灭尽,善恶之业终不败亡;虽有诸业,不得作者;虽有至处,无有去者;虽有系缚,无受缚者;虽有涅槃,亦无灭者。是名甚深秘密之义,《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高贵德王菩萨品

7、  现代人为什么容易被环境左右?为什么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 而蜕变?许多来自平民阶层的官员为什么容易走向其原阶层的对立 面?答案显而易见,没有自己的内心坚持。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文 化的缺失,灵魂的无依。

8、 磁场和能量实质上是一个人身、心、灵散发出来的能量所形成的能量圈,即一个人先天和后天性格及习气所形成的一种惯性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会自然不自然的吸引或排斥相同或不同磁场频率的人。

9、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有违大势者不 为,顺势者必为;有损道德者不为,益德者必为;害人害己者不为, 利人利己者必为。为或不为,当细察之、慎思之。

10、 ⊙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万事不求人。人总有遇到挫折、困难的时 候,而此时若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就需要平时多帮助别人。此外,在别人 危难时,给予帮助,你将会获得一生的吉祥。

11、 愿是大海,实践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12、 ⊙路,不可以不看就走;话,不可以不想就说;事,不可以不明就做;神,不可以不知就信。(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13、 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14、 ⊙什么是布施?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15、 自己的命,自己修。一个人的命运是好是坏,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引导。

16、 ⊙信仰是最大的学问。

17、  酒与酒文化本为一体,因为喝的人不对而逐渐疏离,结果, 只剩下酒而不再有酒文化。酒可解忧,其实解忧的不是酒,是喝酒的 气氛和喝酒人的心境。许多人理解错了,以为解忧之酒等同以酒浇 愁,因此喝得越多,愁也更多。这实际上是不懂酒文化,酒本身没有 文化,是喝酒的人赋予了它文化的内涵。

18、 ⊙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9、 当志工有三要:一、要不畏苦,能耐劳;二、要愈忙愈开心,愈做愈欢喜;三、要体悟无常,柔和自在。例如:知道病人得了癌症,不要展现忧愁的气氛,要轻松自在,理智地开导病患。

20、 我命由天我不由天,虽然圣贤皆以心转境,但我们凡夫受有形的环境影响,却只能以境转心。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从有形的身体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由身及心,由量变到质变,达到人与社会、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1、 ⊙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人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隋)智颇《摩诃止观》卷一

22、 ⊙虽舍小杂乐,当得清净大乐;舍颠倒虚诳乐,得实乐;舍系缚乐,得解脱乐;舍独善乐,得共一切众生善乐。(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十五

23、 ⊙从昨天的风雨中走过来,身上难免会沾染一些尘土和霸气,心里难免 会留下一些辛酸和留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直背着沉重的 怀旧包袱,感伤逝去的年华,那眼前的大好时光就会白白扔掉,仿佛主动 放弃了现在和未来。正如一句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 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火车。”一个人如果沉浸在过去,那他的人生永 远不会达到另一个高峰。

24、 【积极进取】 从不灰心,积极进取,是成功人士的标志。

25、 幸福的家庭也是一种人间净土。

26、  夜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灯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心里犯难!哪怕有一盏灯,天就不会全黑;只要信心尚存,就没有 克服不了的困难!

27、 ⊙常念诸佛,心无暂舍。《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28、 乐善好施得福报,知足善解得智慧。

29、 盲目的、没有节制的自由恰恰会给我们带来不自由,而对贪、嗔、痴的约束则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觉性。

30、 ⊙ 佛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人生在世,作为凡夫俗子,我们 有着太多的欲望,包括对金钱、名利和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 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好像一头难以 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 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如何适当的舍 弃,与佛结缘,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才会真真正正地享受到财富。

31、  偶尔做一次思想的云游,心灵的流浪,身体的懒散,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32、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天请问经》

33、 ⊙能护众生,即护佛慧命。(明)憨山《示玄津壑公》

34、 ⊙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

35、 人生的责任,是要做利益人群的事。

36、 身为受限的生命,又活在混乱不堪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会遇到困境。

37、 学佛要有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38、 人都是求“有”,什么叫“有”呢?有就是烦恼。

39、 ⊙于佛法中,初发菩提一切智心,生如来家,为法王子,即为一切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四十华严”卷三十六

40、 ⊙毕故不造新,厌胎无淫行。种憔不复生,意尽如火灭。《法句经》卷下,泥洹品

41、 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个杀人犯,当他放下恶念一心向善时,也会最终得到善报。

42、  但她又往往是个泄密者,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才是“真实”。譬如一 条骂人的微博,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微博本身所呈现的东西。实际上它 传递的信息很多:写微博者的生活境遇,内心纠结,潜意识,还有即 时的思考、欲望、隐秘和期待。

43、 ⊙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事物本身没有快乐与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关键是看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

44、 真爱你的人,眼里没有尘世的杂质,他(她)没有过多的物欲;他(她)不会要求你给予更多的物质利益,他(她)只须你在身边便能很快乐,哪怕是风餐露宿也毫无怨言。

45、  儒、道、墨三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干,儒家坚持的“仁、 义、礼、智、信”,道家强调的“不争之争”,以及墨家推崇的“兼 爱”,是它们各自不变的精神内核,三家的精神内核融汇成不变的中 华传统文化内核。变则是一种绝对,它至少衍生了两种结果,一种为 文化内核输入正能量,一种则产生负能量。

46、 ⊙若有菩萨行于爱染,为化爱染诸众生故,而亦不共是爱染住,名菩萨久行。《大宝积经》卷二十六,法界体性无分别会

47、  年轻时我口若悬河,嘴巴比脑子快;中年后,我木讷无言, 非深思熟虑不敢开口。年轻时,心里搁不住事情,天天生龙活虎;中 年后,事情喜欢搁心里,日日难免愁眉。

48、 ⊙佛告弥勒:若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珊瑚诸宝,及诸乐具,不能令人离于老病死忧悲苦恼。弥勒,唯有正法能大利益,离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叶会

49、 众生在修行之时要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事,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如此,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过幸福的人生。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