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佛语_经典语录_堆糖句子网

禅心佛语_经典语录_句子迷网

1、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明)莲池《竹窗随笔·广览》

2、 一言为重,千言无用。言重则信重,信重则有大用。

3、 林肯总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里喷泉的高度 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很多人像 嘲笑石头不能成功一样嘲笑别人,他们奉行求己不如求人,总想着奇迹发生 来帮助自己。其实,世上本没有什么奇迹,一切都要靠自己。在人生追求的 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保持知足的信念,自己努力创造的奇迹,才是真的 奇迹。

4、 ⊙【佛心禅语】 世事千变万化,空谈会使人失去实干的时间,只是整天沉浸在幻想的 世界里,最终导致碌碌无为而终生遗憾。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犹 豫,不再等待。努力拼搏,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5、 ⊙禅定的原义,是在学习菩萨道的人,应须将自己散漫纷乱被环境所扰乱、所摇动,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专注一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者即是。……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蒸发精神上一种潜蓄的光明力量,好象烈火触物莫不焦烂,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是枯其形、灰其心、如木石似的境涯,这只是禅定的消极制止、散漫乱心的一面,不是禅定的全面。禅定的全面,是于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承办一切事业。故禅定决不是仅指消极方面,且正是指能承办一切事业活力之渊源。中国禅宗指那止于消极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龙”,也正这个意思。佛是力扬那种“繁兴永处那伽定”的禅定,即是于定繁兴大用,故禅定有办事禅。(民国)太虚《菩萨学处讲要》

6、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一古灵禅师

7、 成佛不成佛,端在做人。

8、  做事有做事的辛苦,清闲有清闲的苦恼,人生往往就是这么 纠结。有些人做事做得很累,巴不得找些许清闲;有些人清闲闲得无 聊,设法也要弄出一些事来。生活的境遇不同,彼此的心态相异,人 与人之间总有很深的隔膜,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梦醒的时候。梦里梦外 总有一些落差,接受梦里的一切,也要接受梦外的一切。梦里的美好 不代表梦外的美好,梦外的缺憾不代表梦里的缺憾。多数人的痛苦来 自梦里梦外的落差,于是有些人但愿长梦不醒,有些人又从不愿做 梦,其实这两者都大可不必。

9、 人有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及五阴 炽盛苦。所以,若有人要强说人生现实是乐多于苦,除非是“以苦为乐”的 无知无觉者(先天障碍),或是尚未尝到现实生活真正苦味之辈(不识愁滋 味之轻狂少年),或是已解脱人间烦恼之修持者(有智慧的人),否则就是 自欺欺人了。

10、 生活禅,是以菩提心作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作为见地,以息道观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烦恼作为日常实践的功夫。

11、 ⊙何因缘故诸法自性无?佛言: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四,道树品

12、 ⊙古德云:佛是众生药。有众生病即用,无众生病用药,即药返为病,甚于有病者。——《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13、 ⊙如有情世间、器世间未净,修治成清净,庄严佛刹行。《大般若现证庄严论》

14、 ⊙今即无住,何处扪摸?诸人者,如何以无价之宝,丧在阴入之坑?殊不知,青云道路,只在目前,更若驰求,转增迷惘。一《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15、  寂静的喧嚣 一个梦境:辽阔而平静的湖,由木头和 毛竹搭成的浮桥,通往湖的深处。这是一个陌 生的湖,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为什么会走 上这座通往不可知的浮桥,也不能确定此刻正 独自行走在湖中浮桥上的就是自己,这个孤独 的人虽然和我的意念相同,与我的情思相通, 但他的面容和身影不断变幻,是我非我。

16、 ⊙谁的路,谁明白;谁的事,谁清楚。苦乐,都是自己的:好坏,都是个人的。别去对人抱怨;不要向人炫耀。苦,自己悄悄释放;乐,自己慢慢品味。学会忍受,懂得承受,你的生命,也许会渐渐精彩……

17、 把握时间,珍惜空间;人与人之间要感恩、尊重、爱。

18、 如今通过视频和媒体可以看到“活熊取胆”的残忍行为,令我非常悲伤和流泪。黑熊就像我们人类,同样具备生命的尊严,也有苦乐的感受,更拥有生存的权力。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伤害它们的生命来利益我们自己呢?请大家对黑熊起怜悯之心,并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去拯救可怜的黑熊吧!我坚决反对活熊取胆!

19、 ⊙平静的湖水,投入一颗石子,便有生动的涟漪;蔚蓝的天空,飞行着一行大雁,便有深邃的意境;沉闷的生活,因为有一段插曲,才会有了情趣;平淡的人生,因为一点波折才会有了活力;恋爱时加一些嗔怨,爱情反而更加亲密;交友时生点误会,友谊反而更显可贵。

20、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人诸趣。《楞严经》卷一

21、 ⊙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 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想 方设法地延长生命,但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地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像一个 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管理好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 们发霉腐烂。

22、 生命无价,会用才有价值,不会用则是白白浪费。

23、  才人秋,夏未远,也不知是因为天气忽冷忽热,还是自己对 时序的感知应对出了问题,似乎连一点前兆也没有,说感冒就感冒 了。反正感冒也不是头一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没太在意。你不 在意它,它却在意你,这不,我头也痛了,眼也花了,心也躁了。忽 然想,定力这东西不怕大乱却怕小扰。

24、 ⊙ 我们并非圣人,犯错误是难免的,问题在于我们要正视它。有些人不 太愿意承认自己会犯错误,以为承认错误是一种耻辱。所以,当他们明知 自己犯了错误时,往往无动于衷,根本不去采取任何挽救措施,这是愚蠢 的做法。没有人会不犯错误,关键是要勇于认错,并在发现错误时及时改 正,在今后避免重犯。

25、 ⊙菩萨见人亲里死亡,若亡失财物,种种忧苦,若恶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卷一

26、 ⊙没有人不想幸福快乐地活着,然在现实生活中尽不如人意。我们经常不能左右幸福,因为痛苦烦恼往往不期而至。面对痛苦烦恼,我们也许无法逃避,但我们可以选择善待自己。或许生活中的你正因在贫困中挣扎而痛苦,或许生活中的你正因富足中的孤寂而烦恼,或许生活中你因事业无成、爱情失败,或许生活中的你觉得人情冷漠、金钱至上,而丧失生活的激情,面对这一切的一切,其结果到底会怎样,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27、 对于智者而言,钱财是积功累德的一种资粮;对于凡夫而言,钱财是诱惑,是迷惑,成为流转轮回的因素。古人云:“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我们需要用一颗觉醒的心来看待物质与钱财,善用钱财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28、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青原惟信禅师》

29、 ⊙发心从最初便要广大,行事到最终还需周全。

30、  如果有人总是拿你所做的一切作为钳制你的理由,不管对方出于 什么目的,你都应该对其敬而远之。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 责,别指望总是有人替你的行为埋单。当你责怪、埋怨,甚至仇视别人 的时候,是否扪心自问:我的行为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二度伤害。

31、 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在于色身,而在于气质。气质则由修养中培养而得。

32、 ⊙ 其实,快乐是简单的,放下就是快乐。一个人如果总是把不如意的事 记在心里,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开心。对一些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坦然面 对,波澜不惊;对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该放手的就放手;对一些恩怨情 愁,不再纠缠,不再为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就会获得快乐。

33、 ⊙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34、  日行一善,日增一慧,日造一恶,日减一福。诸善当行,诸 恶莫造,心安体泰,福慧双生。

35、 ⊙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赵州真际禅师语录》

36、 看看当下的社会:是非颠倒,善恶颠倒,邪正颠倒。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人类对自身不反省,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这才给自己招来了灾难,弄得一身痛苦。因此我们说心念不正的人,冤债也会不断。要知道意念具有很大的能量,它能够改变物质现象。如果我们都能意识到并接受这个理论,那今天地球上许许多多的灾难都可以得到化解。有些人开始问了.真的这么简单吗?是的。

37、 ⊙一般人都是真理知识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里。所以达摩祖师西来,传法的模式,就是法(真理)的人格化,除了法,没有我,而法也是本无之法。——耕云先生

38、 ⊙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如被刑戮。《小品般若经》卷八,深心求菩提品

39、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中论》卷一,破因缘品

40、 一个好人,在公司不仅要扮演尽职尽责的上司角色,还要扮演忠厚仁义的下属角色。

41、 ⊙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华严经》卷七十三,入法界品

42、 无欲无求、少烦少恼,就容易开启心门拥有智慧。

43、 ⊙一切所有及其果,尽施于人舍心生。说名布施波罗蜜,是故彼唯心体性。(古印度)月称《入菩萨行论》

44、 ⊙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民国)印光《印光法师文钞·复谢诚明书》

45、 悟而不度,众生就在那里,或父或母,于你恩重如山,不孝不敬。

46、  没有共同的信仰,人心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一致的航向,船 只就会彼此相撞。大至民族国家,小至家族家庭,莫不如此。散沙堆 成的大厦再高,经不起风吹雨打;单个的船只再大再坚固,也难免覆 没的宿命。人们,该醒醒了。

47、 ⊙ 佛界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在追求成功的道路 上,我们要能够忍耐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之后才能“历劫成圣”。

48、 ⊙念佛人,无始罪障一刀顿断,三界业系从此不牵,即是横超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罪,即是跳出三界;跳不出罪,便永在三界。

49、 【不要小看人】 不要小看自己和别人,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