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微语_佛语经典语录_句子迷网
1、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楞严经》卷四
2、 ⊙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3、 【原谅别人】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你时刻要记住自己是谁: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人。这世界有 你不多,无你不少。记住了,你就坦然了,就有很多理由快乐了,你 的幸福感也会与日俱增。
5、 佛陀说:“施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施饭给一个善人;施饭给一千个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持五戒的人。”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一个人持五戒的功德比一千个善人做好事的力量还大。我向有缘人合十,请不要为过年的美食而杀生!爱护生命,才能保障健康愉快;尊重生命,才能保障幸福平安。
6、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
7、 ⊙问:“佛性与烦恼既俱,何故独断烦恼非本?”答:“譬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自各别,金即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8、 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懂事的人,一定懂理。
9、 在生活中保持一分警醒,随时观察,随时觉知,看见好的事物好的现象,学会随喜,给他人一分鼓励,给自己一分认定;看见不好的场景和人事,马上要觉知那是自我内心的投射,要生惭愧心,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东西,一旦看见就要忏悔反省,为明天后天要看到好的东西做准备。
10、 ⊙我们总是容易把所有心思,放在我们期待“得到”的地方,脑海中无时无刻盘算着,我们做这些事,可以得到什么利益?可以享受什么成果?却很少把心思,投入可以“喜舍”的部分,想想我们这么做,别人会不会方便一点?能不能轻松一些?但是,假使我们都不愿意给别人什么,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必须给我们呢?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肯伸出援手,那么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要伸出援手呢?
11、 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12、 ⊙多闻圣弟子离绮语,断绮语,时说,真说,法说,义说,止息说,乐止息说。事顺时得宜,善教善诃,彼于绮语,净除其心。《中阿含经》卷三,《伽弥你经》
13、 ⊙即使我们抱着“完全听命善知识”的心,也会由于我们的劣根性而经常违逆善知识;何况有“善知识也不过如此…‘善知识也不总是正确”“善知识也应该多听听我的意见”等等想法,那离善知识真是太远了。
14、 【生活禅语】知足的人,不会贫乏。
15、 ⊙烦恼之恶钩,牵人不自在,犹如地狱卒,掷人人汤火。《菩提行经》卷三
16、 ⊙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忏悔中,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 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并且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
17、 我不相信人性本恶,也不觉得人性本善,我认为人性中善恶 并存。人的向善趋恶,取决于环境暗示,取决于如何引导,没有天 生的恶人,也没有天生的善人。善恶的选择最终来自自我的觉醒, 自我的觉醒又仰赖暗示和引导。恶塞其路,还是善行其道,就看如 何去引领。
18、 ⊙最好的心境,是静心和沉稳。水面静,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静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接受良好的信息,才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和苦乐;接受良好的能量,是养生的最佳途径。
19、 ⊙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
20、 当我们在挣扎时,也代表是在向上攀登。当一个人努力前进时,总是有重重阻力,当压力达到最大时,其实离成功已经不远,我们只需咬咬牙再坚持片刻就能成功。其实真正.的成功总是伴随着挣扎后的苦痛,就如分娩一般,阵痛后却代表着收获。
21、 ⊙一相三昧者,……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足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华手经》
22、 选择做什么,怎么做,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因为你一旦选择, 就必须承担后果,没有人能够替你承担。因是你种,果也是你收。
23、 ⊙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人于深信海。《华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
24、 早晨照亮雨丝飘飞的身影,湿漉漉的晨风晶莹了初秋的心 境。我看见氤氲紫气在雨滴中弥漫,我听见朝霞凌空踏响云层的脚步 声。朋友,晨雨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晨雨是朝霞的另一种灿烂。
25、 我相信,每份缘起,在冥冥中都会有善我力量的感召。
26、 ⊙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务求己过,与众同欲,无所偏私,故众人莫不归心。(宋)灵源清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27、 ⊙未有挂名山林,身驰朝市,悠悠扬扬,一暴十寒,而成道业着;亦未有苦志力行,殚精竭神,不退不休,以悟为则,而道业无成者。盖求名在人,求道在己。学道人惟宜决心精进而已,勿怀侥幸之图,勿以枉屈为虑。(明)莲池《竹窗随笔》
28、 只有随顺因缘的人,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只有懂得随顺因缘,才会真正地善待自我。不懂得随顺因缘,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
29、 ⊙念佛,如同晒太阳,念念得到佛的慈爱温暖。念佛,是得佛的好处,并非把好处给了佛。佛念众生是给予,众生念佛是接受。佛并不是为他自己而要众生念他,而是为了给众生好处、救度众生才让众生念佛。
30、 ⊙过去的已然过去,再怎么烦恼,人生也不会重新来过。莫若振作精神,把今天做好!
31、 ⊙言身疮者,为财物故,不惮劬劳,四方役身,疾急忽务,违于戒律。《大乘宝云经》卷六
32、 ⊙法华经上说“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不遇正法,自己很难钻,遇到真正的明眼导师,就不能不皈依禅,皈依禅就是皈依自己。——耕云先生
33、 ⊙有的人面对挫折,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陷入苦恼的沼泽,而无法自拔。其实最要紧的事情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善待自己。
34、 金融风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风暴;景气不好不必惊慌,怕的是人心不安。
35、 ⊙四大等不离心大。心色虽异,其性则同。色即心,心即色,无障无碍。(日本)空海《即身成佛义》
36、 ⊙所谓淫欲及饮酒,是谓二法无厌足,若有人习此二法,终无厌足。缘此行果,亦不能得无为之处。《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
37、 ⊙云何菩萨不恋财利?菩萨摩诃萨若得财物,不作我所,不谓是财,不作积聚,于时节中回施之者,供养父母及诸识亲、诸眷属等,于时节中复须自用。得此财时不生染着,不得财时亦不周悼,亦不渴仰。于施主边不起恶心,不取过失。于如法财,与众共得。《大乘宝云经》卷六
38、 ⊙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和 悲哀的事情!其实,每天都是尽孝的良辰吉时。
39、 ⊙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讲良心不是由于社会的强迫,而是出自对自身生命的关怀和承担。——净慧
40、 结缘就是不断地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地排除不利条件。
41、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世界的美好,不是一个人付出很多,而是每个人付出一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用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生命的际遇,生活就会处处明媚。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注定会经历千回百转。我们的人生走到最后,都要回归朴素和简单,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味道,一碗清粥的简单,才能品尝到生活真实的味道,幸福便会不期而至。
42、 ⊙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43、 肾功能不好,容易出现险情天灾人祸,甚至会引起官非口舌诉讼之事。做水产生意容易亏损,做事有头无尾易召小人,北方市场开发不好。
44、 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一寸土地开始。
45、 产生的结果又在不断地增长。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你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一旦你采取了行动,其相应结果绝不会就这么随便消失的。
46、 知道自己有苦,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47、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自代。《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48、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49、 ⊙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