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慧语》经典语录_心灵禅语_句子迷网
1、 【清醒与糊涂】 人生有时要清醒,有时却要糊涂。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清醒就是 知道事情的轻重得失。
2、 心态向阳,法喜满怀,一个人首先学会善待自己,别人才会真正善待你。尤其是女人更要“好好善待自己”。很多女人不是不够好,而是一味对别人太好,老想着取悦别人,却不知道你越取悦别人,就越不得圆满。只有当你自己内心完全先充满了喜悦,别人才会见你而欢喜。菩萨度人,首先度的也是她自己。真正的“度”是先把自己完善成一道风景,然后让所有看到自己的人因这道风景而赏心悦目,法喜满怀!
3、 【成功之人】 成功的人需有八十岁的智慧、二十五岁的干劲与五十岁的稳重。
4、 惊世的灾难,要有警世的觉悟。
5、 ⊙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如是阿难,有此七法,名为亲友。《四分律》卷四十一
6、 通往成功的路就是破除障碍的路。
7、 ⊙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 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这是只有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 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8、 ⊙ 无知无明,是为罪过 对内心世界的陌生,导致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不知自己,不明道 理,亦即所谓无知无明,是为一种罪过。
9、 ⊙ 的确,何必为了那些钱财而绞尽脑汁,你争我抢呢?懂得布施,懂得 舍弃,也许你会得到更多。
10、 ⊙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若般若慧发,则一心具足万行。先开见地,后可言修证。(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11、 极少有人会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还能行动自如?今日财势顺利,明日有无不测?人常处于“悔不当初……”的懊恼中,想做却力不从心,后悔又已太迟!此时不仅罪业层层叠叠,甚至到了临终仍惶惶不知所归。
12、 ⊙天下所有伟大事业都是在统一的心灵下完成的。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心灵统一,那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能发挥潜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没自己。一一耕云先生
13、 人应扩大爱心,于富中修慧,使福慧平行齐进,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即是植福修慧。
14、 ⊙眼睛朝外,看别人的过失——苦海无边;返观内照,认自己的不是——回头是岸。
15、 行正道、走正门,以外在行动表现内心正念。
16、 ⊙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佛陀的格言》
17、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也必须懂得谦虚和礼让。因为每个人在世间,绝对无法一手撑天。
18、 的执著,甚至放下对“法”的执著,把一切放下,彻底放下,才能承担起“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的责任,才可解脱自己、解脱世人。
19、 我们乐观向上地对待生活,生活就给我们充满阳光的回报; 我们消极慵懒地打发日子,日子就会让我们无聊和平庸。生活要有安 排,不能没有节奏,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有目标的生活是 快乐的,无所事事的日子必定枯燥无味。
20、 以德报怨是美德,以直报怨也是美德。以德报怨日仁,以直 报怨日智,仁者爱人,智者渡人。
21、 ⊙一无所有,一无所取,这个岛屿独一无二,我称它为涅槃,灭寂老和死。《经集》第五品,第十一章《迦波问》
22、 有人问:“为何要持戒?”师言:“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因犯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23、 ⊙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没有人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完人而不被谤,因此宽容和体谅尤为重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必须有一片宽容的绿荫,而避免因苛责所导致的苦果;要知道人的世界必须有宽容做基础,而能得到到受维护和受尊重的结果。宽容别人就等于宽容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让我们静静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让宽容的智慧拂去我们心灵的尘埃,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24、 ⊙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已,名为信。(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25、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证严法师
26、 ⊙做到得意失意皆平和并不容易,就连为人达观洒脱的文豪苏轼,受人羞辱也难以淡然处之,可见宠辱不惊的修为之难。
27、 ⊙(四)心性本空心来不可知,心去不可识,先无后时有,已有还复无。心无有处所,和集不可得,以无身体故,不可得捉持,因缘和合故,念念如是生。《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七
28、 ⊙【佛心禅语】 行善并不是让你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小事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 善心。因此,不要因善小而不为,行善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29、 ⊙应该抛弃嘲笑、噜嗦、悲叹、卑劣、欺骗、虚伪、贪婪、骄傲、抱怨、粗鲁、堕落和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经》
30、 ⊙无法可取,无法可着。《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回向品
31、 ⊙ 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若心污浊,则行为污浊;行为污浊,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32、 即使佛陀在世也有三不能:一、众生定业不能转,二、无缘众生不能度,三、不能度尽一切众生。
33、 ⊙俱生无明蔽本觉,生起失念散乱心;分别无明逐尘境,分立自他二执取。贪等五毒起时,安住明觉,则转为五智。不舍外来贪欲境,不取内生贪着根,如如安住自明觉,自心觉了宽坦住,转成妙观察智道。瞋恚猛烈生长时,自心放松莫取舍,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大圆镜智道。嫉妒斗争生起时,莫起怨敌心松坦,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成所作智道。《普贤王如来祈祷能显自然智根本愿文》
34、 ⊙如人少资粮,涉远遭苦难,不修功德者,必经恶道苦。如人丰资粮,安乐以远游,修德淳厚者,善趣常受乐。《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3经
35、 ⊙人之靓丽,并非容颜,而是内心,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人之真诚,并非话语,而是纯洁,心灵纯洁,不语也真,不诉也纯。善恶仅是一念间,而这一念却是十万八千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36、 树立信仰,确定目标,选对方向,日有精进,生命就会充 实,人生就不轻飘,生活就不迷惘。不侧目别人的名闻利养,不动心 别人的位高权重,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忘自己的情,得自己的 意。君不见,天穹高远,大地莽苍,江山移位,沧海桑田,曾经有的 都已空空,曾经无的反而满满,造化何其公平!
37、 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冻时,近火虽可取暖,但太靠近却很危险;若看不开、放不下,犹如手拿烧红热铁,必然被烫伤。世间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来很美,喝起来也很清凉,但握久了手也会冻伤。
38、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和禅的风采。
39、 健健康康时,就做来“囤(积)”,不要做来“抵(消)”。
40、 看到,生相;听到,生音;摸到,生感;闻到,生味;想到,生觉。
41、 ⊙一切诸法,心为上首,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大乘宝云经》卷五,安乐行品
42、 修行的全过程,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
43、 ⊙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制,佛说切戒行,亦如利辔勒。……若人守护戒,如牦牛爱尾,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系锁。《弥沙塞五分戒本》
44、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无益的执着都是“住”,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 毫不停留、毫不犹豫、千干脆脆地继续前行。
45、 建议今后招录公务员首先考察其“孝”和“廉”。不能孝亲 何以忠国,失廉则易生贪。
46、 人的品格犹如土壤,佛法就像种子,菩萨的功德就像苗芽,诸佛的境界就像果实。若没有肥沃的土壤,即使播下优质的种子,也长不出挺拔的苗芽,更无法结出饱满的果实。同样的,一个人若缺乏高尚的品格,即使获得殊胜的法教,并专心念佛,也无法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与护佑,更无法成就圣者的任何境界。
47、 ⊙菩萨由身安故,获得心安。由心安故,息诸烦恼,远离一切所有盖障,于所缘境其心安住,如是便人于三摩地。舍利子。若诸菩萨成就此者。是则名为安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48、 ⊙忿怒瞋法生,常如害怨敌,虽生即无住,成就最上法。《秘密集会根本续》何谓菩萨能持忍辱?佛言:见心相念念灭。《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瞋心皆如如。……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梵网经》卷上
49、 ⊙【最后】旷劫轮回到如今,今生一定要解脱,今生已是最后。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今天即是最后。一踩油门上了路,谁能保证定回家,下一刻即是最后。足不出户山海震,瞬间吞噬数万人,现在即是最后。现在即是最后,念念皆是临终,一息不来,魂往何处?再向谁去讨要最后?所以,专修念佛,现在开始。有净土才有得退,没有净土即没得退。净土与此世,只在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