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俗话【104】

经典俗话【104】

1、 割韭菜不用镰一胡扯

2、 珠穆朗玛峰插旗杆——高到顶了

3、 【捧臭脚】“捧臭脚”与溜须拍马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阿谀媚上之举。 “捧臭脚”是怎么回事呢?北宋时,大太监李宪受到皇上宠爱,当上了永兴路副都总管,声势显赫。其部将彭孙,原是绿林出身,想以李宪为靠山,于是私下来到李宪的府邸。正巧,赶上了李宪要洗脚,彭孙抓住机会,来了个毛遂自荐,请求帮李宪洗。李宪乐了,省得自己动手洗脚,也没做什么客气的表示。岂料,鞋袜一脱,一股臭气扑面而来。彭孙显示了真功夫,捧着李宪的脚,耸着鼻子,嘴里却高呼:“太尉脚何香也!”李宪反应也快,就势抬脚丫踹摩着彭孙的脑袋说:“奴谄我,不太甚乎!” 这件事传到苏东坡那里,把它记进了《东坡志林》和《仇池笔记》里。苏东坡是何等人也,他的文章不愁没人看,这令人作呕的“捧臭脚”的丑事,就流传了下来。在民间,“捧臭脚”还不算最丑,还有比“捧臭脚”更恶心的比喻,叫“舔屁股”。可见,人们对阿谀奉承、拍马溜须之人是多么的厌恶和鄙视。

4、 【揭底就怕老乡亲】释义:就怕知道底细的老乡亲揭老底儿。例句:“你说你没有现大洋?有句俗话:‘揭底就怕老乡亲。’茅公岛的人,哪一个不知道你仇国础向来不存钞票,专存现大洋和金条?”

5、 【 带着花岗岩的头脑去见上帝】指思想顽固不化,至死不 变。《短暂的春秋》:“她是绝不会低头认罪的,很有可能她 要戴着她那花岗岩般的脑袋去见上帝。”

6、 水缸里的葫芦瓢——沉不下去

7、 【打皮科儿】(惯)指开玩笑,逗笑。

8、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谚)参: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补作用。七两、八两:均为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七两重的参称人参,八两重的参称宝参。指人参能长到半斤重,就是难得的宝物。

9、 【四面烧香,八面求佛】到处求人。《人民日报》( 1982,9, 18):“合江地区八个县扩大经委权限,改变多头领导,企业 办事再不用四面烧香,八面求佛了。”

10、 【老鼠舐猫鼻梁子】(惯)比喻做十分冒险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猫鼻子”。

11、 【骨头里榨油】(惯)比喻残酷地剥削或敲诈勒索。

12、 【狼精狐狸怪,兔子跑得快】释义:狼机灵,狐狸狡猾,兔子跑得快。用来说人跑得快或应该快跑。例句:“狼精狐狸怪,兔子跑得快。闲话少说,快走喽!”一匪徒神色惶恐地叫着,跟另一匪徒强把观望势态的鹰嘎头人拥上滑竿。

13、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语别看有“四知”,其实只有两知,即除你我二人知道外别人谁也不知。现在多用在见不得人、拿不到桌面上的私人交易。此语源自东汉。东汉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说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见,并带黄金十斤作为见面礼。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通过贿赂这位老上司请以后多加关照。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人知者。”杨震当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不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打道回府。然而,这样惊天动地的反腐之语,却被人们反其义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的常用语了。

14、 【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谚)指乡里的夫妻,劳动、生活在一起,过的是日夜团聚的日子。

15、 【忍事敌灾星】(谚)指为人处事,能做到克制忍让,就可以消除灾祸。 也作“忍字敌灾星”。

16、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矮檐下直不起腰,谓屈服于环 镜。在人,也说:人到。成语: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明代 《水浒》:“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 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17、 【天灾好躲,人祸难防】(谚)自然界出现的灾害,人们比较容易对付;由人为造成的灾祸,往往难以防范。指人祸远比天灾可怕。 也作“天灾能敌,人祸难消”。

18、 【喝西北风】“喝西北风”这一俗语现在指饿肚子。“喝西北风”有两个来源,一是出自典籍,一是出自传说。先说出自典籍。“喝西北风”原作“吸风”,指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只靠呼吸空气生存。也指没有东西吃,饿着肚子过日子。 “吸风”出自《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以后,多有引用。如唐朝枉檐的《游边》中有:“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传》中有:“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此外还有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十分吝啬的赵财主,一心想给儿子请个先生,但又舍不得花钱。到哪里才能请到一个光教书不吃饭的先生呢?夫妻俩动起了脑筋。妻子说:“听人说,翻过那座山,有个小村庄,村中有个穷秀才,不吃饭,只喝西北风。如果能把他请来,那就再好不过了。”赵财主信以为真,便骑着毛驴去请那位只喝西北风的先生。赵财主走出家门不多远,遇到了晏子。他想晏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何不听听他的意见呢?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对晏子说了。晏子听了连声说:“好,好,请到这样的先生真是太好了。”然后,他又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要是有一天刮起东南风,拿什么东西给先生吃呢?”此话便传出去了,赵财主留下让人“喝西北风”的笑柄。

19、 树头乌鸦叫——不入耳;难入耳

2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谚)即便是聪明而富有远见的人,千百次的出谋决策,也总有一次失误。指人智谋再高,也不可能一点失误都没有。 也作智者干虑,难免一失。 智者干智,尚有一失。

21、 老虎演戏——好看也别看

22、 【堵窟窿】(惯)比喻偿还债务。

23、 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24、 【冬至吃饺子】每年冬至这天,家家吃饺子,并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说法。这种习俗,源自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爱民如子,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流行,他在大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时,正值寒冬季节,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仿照在长沙时的办法,让弟子们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用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药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冻烂的耳朵全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在冀、鲁、豫一带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25、 考试不用笔——口述

26、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惯)指其含意只能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27、 【舌头带钩子】(惯)讥讽人说话带刺或话里带着不满、挑拔的意味。 也作舌尖带刺儿。 舌尖子蜇人。

28、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惯)形容相差悬殊。 也作“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29、 今年一直大旱,农民盼望着下雨。我爷爷说:“该下了。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河南·尉氏)

30、 【 人心齐,泰山移】谓团结一致,能够完成艰巨的任务。 《小说月报》(1980,3):“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十来年功夫, 我们村就扑腾起来了!人多了,地多了,房多了,牲口多了。”

31、 【有智吃智,无智吃力】(谚)指有知识的人靠知识生活,没知识的人靠体力生活。

32、 阿明哥大学毕业后坚持要到山区工作,家人都反对,他爸爸更是生气。我爸爸劝他说:“树大树开权,儿大儿说话。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咱们就甭搀和了!”(广东·化州)

33、 望远镜观天——孔之见

34、 【错公穿了错婆鞋——错上加错】(歇)指原有的错误尚未改正,又犯了新错误。

35、 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

36、 病好打太医——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37、 【 黄泥巴落在裤档里,不是屎来也是屎】谓处境令人怀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说不清楚。类似的:黄鼠狼站在 鸡棚上,不是偷鸡也是偷鸡。汪幸福《浪迹台湾岛》:“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们支持淫乱,我们现在是黄泥巴落在裤裆 里,不是屎来也是屎。”

38、 口含黄连唱山歌——苦中作乐

39、 【赶热灶】(惯)比喻凑热闹。

40、 【碟大碗小,经常磕碰】家庭内部,难免发生争吵。类似的: 锅碗勺子,哪能不碰撞/锅碗勺子常碰撞/勺子免不了碰锅 台。张贤亮《肖尔布拉克》:“有的家庭,你别看他们碟子碗 经常磕碰,要仔细观察他们相互之间的眼睛神态,兴许还是 有情有意的一对哩。”

4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见“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42、 【汗珠摔八瓣儿】(惯)形容非常辛苦、劳累。多指从事农业生产。 也作“一个汗珠摔八瓣儿”。

43、 【有米不愁下不进锅】(谚)只要有米,自然有办法下进锅里煮饭。 指只要具备成功的基本条件,就会把事办成。

44、 小红的妈妈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夹缝中来回圆场。她的奶奶说她爸是“墙头草,随风倒,哪边有利哪边靠”,她的妈妈则数落她爸是“和稀泥儿,不是正经人儿”。(河南·南阳)

45、 钻了牛角尖——专想一点

46、 【心在嘴上长着】(惯)指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毫不隐瞒。

4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谚)尺比寸长,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长了。比喻人和事物的优势都不是绝对的,有所长,也就必定有所短。

48、 【关公放屁——不知脸红】(歇)关公: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面如重枣,是一个红脸汉子。脸红:本指脸面发红,转指害臊、羞耻。 指人不知羞耻。常含责骂意。 也作“关老爷放屁——不知道脸红”。

49、 爸爸是单位的行政干部,什么事情都考虑得周周到到。他常对我说:“一天考虑周到,胜过百年徒劳。”(江苏·盐城)

50、 【有牛使牛,没牛使犊】以次者代替。犊,也说:驴。电视 剧:“俺也是没有办法,她爹病了,只好没牛使犊,让孩子也 帮着抬水。”

51、 【元】“元”,这里特指货币单位。我国货币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由于货币的质地和形状不同,计量单位和名称也不同。用“元”做货币的单位,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当时欧美最流行的“银圆”开始传人中国。因广泛通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币上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由于它的质地为银,形状为圆形,因此叫“银圆”。一枚就称为一圆。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就借用同音字“元”来代替“圆”。此后,尽管又使用过多种货币,但货币单位“元”却一直沿用下来。以“元”作为货币单位,世界多数国家使用,如“美元”、“欧元”,我国的人民币也是以“元”为单位。

52、 【霜打的树叶——蔫了】(歇)本指树叶经霜以后失去水分,变得萎缩了;转以形容人精神萎靡、没精打采的样子。 也作霜打麻叶——蔫了。麻叶:落叶乔木麻栎的叶子。 霜打的瓜秧子——蔫儿了。 霜打的茄子——蔫了。

53、 【挨一拳,得一着;挨十拳,变诸葛】(谚)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足智多谋著称。指人受到挫折不要紧,只要善于总结教训,挫折越多,越能增添智慧,增长才干。

54、 【东明西暗,等不到撑伞】(谚)天空东方发亮,西方阴暗,这时候,来不及撑开伞,大雨就到了。指东明西暗是暴雨即将到来的征兆。

55、 【孤犊触乳,骄子骂母】(谚)犊(du):小牛。独生的牛犊吃奶时会顶撞母牛的乳房,娇宠的儿子会辱骂自己的娘亲。指娇生惯养的后代不会孝顺父母。

56、 舞台上拜天地——痛快一时

57、 张大爷大半辈子给人们烧穿,一次,却不慎让火把手烧个大泡。张大爷气恼地说:“真是终年打鹰,今天却被鹰给叼了眼。”(河南·开封)

58、 一天晚上我正想脱衣服睡觉,妈妈朝着我的小屁股打了几下,我急了:“妈妈你干啥?”妈妈笑着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会学坏。”(辽宁·朝阳)

59、 【开船不等客】(谚)船按时起航,只有乘客及时赶来乘船,船不会延时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准时机,不能错过。 也作“开船不等岸上人”。

60、 【吹牛皮】释义:牛皮:指牛皮筏子,黄河中上游的一种渡河工具,使用时需把牛皮吹起来。比喻说大话,言过其实。例句:“并不是我替他吹牛皮,还是个堂堂的前任江南盐巡道呢,而且做过制造局督办。”

61、 见了骆驼不说牛——啥大说啥

62、 蚂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3、 稿纸写到头——没格了

64、 【正瞌睡,来了个枕头】见“瞌睡给了个枕头”。

65、 【扣帽子】释义:比喻不经调查研究轻率地给人加上罪名。例句:体兰!你可别给我扣帽子!我没说瞧不起妇女。

66、 留学日本的舅舅毕业后毅然回国工作,有人说他傻,他却说:“金窝银窝,都不如咱自己的穷窝啊!树高千尺怎能忘根?我要用学到的知识为国效力。”(陕西·商州)

67、 【家有黄金,外有斗秤】(谚)家里有多少金银,四邻八舍有斗有秤给你称量得一点儿不差。指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瞒不过邻里乡亲。 也作“家有黄金外有秤”。

68、 【一窝狐狸不嫌骚】释义:骚:同“臊”。狐狸有臊臭味,同一窝狐狸互不讨厌臊臭。比喻坏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例句:“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父子们好像不能共事,其实是一窝狐狸不嫌骚,只要利害一致了,互相体谅着一点,还是可以合作的。”

69、 【砍倒大树有柴烧】谓做事要看准大目标,收效大。砍,也 说:扳。申跃中《挂红灯》:“嘿嘿,砍倒大树有柴烧,正面敌 人最要紧。”

70、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谚)农作物被牛吃过,就像被水浇过一样,会长得越发茂盛;被羊吃过,就像被火烧过一样,会干枯死去。指牛吃青苗无害,羊吃青苗必枯。

71、 老母猪吃芍药———肚花(花:点子)

72、 妹妹这一段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刚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叔叔对她说:“不踏实的人,犹如水上的浮萍;贪虚荣的人,犹如昙花一现。你刚有点进步,可不能骄傲啊!”(河南·郑州)

73、 【 掏雀掏出蛇来】掏雀与讨巧谐音,借指想讨便宜反而吃 了亏。成语:弄巧成拙。西戎《年轻的一辈》:“是我,闺女, 我要早知道闯这么大的乱子,就是选一斤能挣一百分,我也 不会干呀。真是掏雀(讨巧)掏出蛇来了!”

74、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

75、 【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开始情况较好,但不能持久。类似 的:新盖的茅房三日香。清代《何典》:“醋八姐看见,也未免 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弟弟宝宝’的甚是亲热。”

76、 【身静养指甲,心静养头发】(谚)身闲的人,养得指甲又长又完好;心静的人,养得头发又长又光亮。 指人在生活中,难得的是身心闲静。

77、 【乡下人不认识仙人掌——青饼子】(歇)仙人掌:多年生植物,茎多呈长椭圆形,稍扁平,像手掌,绿色。本指乡下人没见过仙人掌,说成是青饼子;转以形容人刻板古怪。

78、 【抓住船板就是命】找到了救助的方法。图书:“正苦干无 计,抓住船板就是命,便想利用这机会喘息一下。”

79、 【 火大没湿柴】力大势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类似的: 湿柴挡不住热灶。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火大没湿柴, 火烧旺点,谈恋爱哪有烧一把火的!”

80、 放学后,我总喜欢玩打仗。为了这个,常有同学到我家告状。妈妈说:“你爸爸说过你多少次了,就系不住心,那红白萝卜还有个心呢!”(河北·邯郸)

81、 【落在蜜缸里】(惯)比喻生活甜蜜,非常幸福。 也作泡在蜜罐里。 生在蜜罐里。

82、 【好花插在牛屎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83、 【哪个猫儿不吃腥】(谚)指凡是猫就没有不贪吃鱼肉荤腥的。比喻有贪财好色等恶习的人,任何时候都改变不了本性。 也作哪个猫儿不吃荤。 哪个猫儿不偷食。 没有不吃腥的猫。

84、 【千里眼】喻指人眼光敏锐、看得远。“千里眼”在古代只能是个幻想或夸张比喻之词,现在则变成了现实,天文望远镜能观测到无数个星球。那么,“千里眼”源自哪里呢?据《魏书。杨播传》记载,北魏光州刺史杨逸体恤百姓,为政清廉,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广设耳目对下属进行监督,下属因公外出时都自带干粮,再也不敢到处吃请了。他们都说杨逸仿佛长着千里眼,纵使躲进密室收受贿赂,也会被他知道的。

85、 电信局的话务员——耳听八方

86、 【毛病】“毛病”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指缺点、错误、坏习惯,或者指器物有质量问题或瑕疵,后来也引申到指人身体不适以及微小疾病等。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最初“毛病”是指牲畜(尤其是马)的毛色有缺陷。古时候,马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的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对主人妨害最大。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 “毛病”由专指马的缺点引申为指人或物的缺点,大概源于宋代。如宋代吴涿《答徐安札书》中云:“盖文学毛病,如春草渐生……”黄庭坚《山谷刀笔》也有“乃是荆南人毛病”之句。 “毛病”一词,至今还在常用,特别是口语,用得更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小品:小品中的主人公说话不离“毛病”二字,实乃毛病也。

87、 厨师炒菜——添油加醋

88、 【打破铁饭碗】改变职业的终身制。相关的:吃大锅饭。 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店主和店员之间,要签订工作合 同,半年一订,实行招聘制,打破铁饭碗。”

89、 姐姐抱着刚几个月的儿子在院子里玩。看着孩子红扑扑的脸蛋,姐姐情不自禁地说:“这孩子的脸,真好看。”姑姑听见了说:“在家不夸好娃娃,在地不夸好庄稼,这个理儿都不知道啊?”(河南·南乐)

90、 【叫化子要黄连——自讨苦吃】(歇)黄连:一种味极苦的中药。指自己找罪受。常含讥讽意味。

91、 【 戏台里喝彩】指自己赞扬自己。成语:自吹自擂。胡适 《尝试集》自序:“你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们徽州人说的 ‘戏台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说你自己哪几首诗好,哪几首 诗不好,未免太不谦虚了。”

92、 天上飞的雁——当不了盘中菜

93、 摁着牛头喝水——办不到;勉强不得;耍蛮愣(蛮劲)

94、 巧八哥儿拉家常——光耍嘴

95、 【青竹掏坑缸——越掏越臭】(歇)坑缸:粪缸。臭:本指气味难闻,转指名声坏。比喻越闹腾名声越坏。

96、 水面上的影子——清高

97、 姥姥死去几年了。一天,舅姥爷到我家来,妈妈上前拉住舅姥爷的手亲热地说:“拉着舅的手,闻到娘的香。”(四川·南江)

98、 邻村的一个恶人在外面挨打了。张老师说:“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他这也是要饭的拿块馍,自寻的。”(河南·郏县)

99、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