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启发的民间俗语俗话句子,一辈子受用!

有启发的民间俗语俗话句子,一辈子受用!

1、 鼻子里灌醋——酸溜溜的

2、 【阿母爱郎,脱裤换糖】(谚)郎:儿郎。阿母爱儿,不惜脱下裤子换糖给儿子吃。指母亲疼爱子女,往往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

3、 【经验大似学问】实际经验,跟书上的理论一样,都很重 要。李准《黄河东流去》:“这还值得写书?不过人家常说 经验大似学问’,孔夫子会作书,未必会抓黄鳝。”

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谚)殃:灾祸。池鱼:一说是人名,池仲鱼,因靠城门居住,城门失火时被烧死:一说是护城河里的鱼,因救火汲干了护城河,鱼皆干死。比喻无辜受到连累。 也作“城门失火池鱼丧”。

5、 【有钱能使鬼推磨】(谚)只要有钱,就连买得鬼推磨这样的奇事也能成为现实。旧指金钱万能,人们不敢想象的事,用金钱都能办成。 也作有钱使得鬼推磨。 有钱使得鬼挑担。

6、 大江大河里都闯过——小河沟里翻了船

7、 千斤担子众人挑。

8、 闺女穿着奶奶的鞋——老样子

9、 【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坚】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0、 【千般易学,千窍难通】释义:各种东西容易学,但要精通冬种诀窍就难了。例句:“千般易学,千窍难通。李书记,恐怕你对这个道理不熟。”

11、 车顺道,马识途,就怕赶车的打糊涂。

12、 【樱桃好吃树难栽】指好事开头难。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小曲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交好的心思两人 都有,谁也害臊难开口。”

13、 【结发夫妻】“结发夫妻”是指原配夫妻,为什么叫结发夫妻呢? “结发”又叫“束发”。我国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为孝行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因此,男女皆要蓄留头发。男子“二十而冠”,即到二十岁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戴上冠(帽子),表示已经成年;女子“十五而笄”,即到十五岁也要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这里的“结发”即表示初成年。成年之后,男女可以建立婚姻关系,在结婚之夜,由新郎把束在新娘发髻上的丝缨解开,这是“结发”夫妻的一项重要仪式。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此外,新婚夫妻,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婚礼之夜,夫妻二人要“对镜结纽”,即对着镜子把头发束好。唐宋时期婚礼中的这些礼仪,就是由“结发”演变而来。由此,人们称首次结成的夫妻为“结发夫妻”。倘若再婚,就没有资格称为“结发夫妻”了,男方称为续弦,娶二房称为纳妾,女方则称再醮了。

14、 【读书人识不尽字,种田人识不尽草】(谚)读书人无法把字认全,种田人不能把草认全。指知识无穷无尽,是学不完的。

15、 【直巷赶狗,回头一口】(谚)直巷:没出路的死巷。将狗赶到死胡同,狗无处逃,只得咬人夺路。比喻坏人没了出路,就会死命顽抗。

16、 吃中午饭了,我一看还是面条,就说:“不爱吃面条,我不吃。”妈妈说:“想吃啥?我给你做。”爸爸在一旁生气了,说:“不吃偏食,身体结实;挑饭拣菜,身体变坏。”(河南·鄢陵)

17、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谚)安傅:附着在哪里。指毛是附着在皮上的,皮要是不存在,毛就无从附着了。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便无法存在。 也作“皮且不存,毛将焉附”。

18、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谚)农作物中选得一粒好种子,就会产生千粒好谷物。指要想取得粮食高产,选好优良品种是关键。

19、 【东不成,西不就】(惯)指择偶或择业不顺利,总是不成功。也泛指事情总是办不成。

20、 【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谚)胆小的人怕的是胆大的人,胆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连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没人敢惹的。

21、 瓦罐子和土坯子——穿的货

22、 【老虎嘴里掏食】释义:比喻不看对象,自找倒霉。例句:“为了一只鸽子,我敢从老虎嘴里掏食儿去?我不敢闯这个祸。”

23、 【深山出俊鹞,十字街头出饿殍】(谚)鹞(ya。):-种猛禽,捕食鼠类等。殍(pia。):饿死倒地的尸体。 深山野林里会出俊美的人才,繁华闹市里会有无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择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鸟。 深林出俊鸟,山沟出凤凰。 深山出俊鸟,大海出珍奇。

24、 【提着头过日子】(惯)比喻时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25、 小明没经考试就进了县高中,欢欢也梦想着能够这样。她妈妈说:“你怎么能和人家比?小明他爸腿上拔下一根汗毛也比你爸的大腿粗。”(山西·平顺)

26、 不怕千着巧,就怕一着错。

27、 【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全部本领。海外陈若曦《突围》:“为 了今晚的菜,她可真使尽了浑身解数。”

28、 弟弟学习不认真,经常完不成作业,老师教育他说:“笔杆几克重,无志拿不动。你呀,要知道成功在于勤奋。”(广东·龙门)

29、 【久闻大名,如雷灌耳】(惯)旧时见面的寒暄语。指对方名气很大,让人仰慕。 也作久闻高名,如雷灌耳。 久闻大名,如雷轰耳。

30、 这几年,我家渐渐富起来。奶奶喜滋滋地念叨:“吃大锅饭时,咱这儿房子破,地皮薄,耗子进家要挨饿;现如今,可是仓不漏底,房不漏雨,鞋不夹脚,衣能遮体。吃不愁,喝不愁,‘大哥大’怀里搂,日子是越过越有甜头啊!”(安徽·萧县)

31、 星期天,表姐上街去,我让她帮我买枝钢笔回来。可她买回来后,我觉得不好看。表姐不高兴地说:“为好不得好,颠转来被狗咬。”(四川·安岳)

32、 【上进。不为别的,只为争一口气。 指不服输或不甘落后。 也作“不蒸馒头争口气”。

33、 【争气不争财】(谚)指做事只求争口气,即使在钱财上受损也愿意。

34、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释义:莲子:莲的种子,可以吃。比喻辛酸苦楚在内心里。例句:她仇恨这人吃人的社会,但她无力反抗,只好让泪水往肚里流,她变得沉默孤癖(僻)起来。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她不愿说话,不到不得已时不开口,别人问话时,她总是用点头摇头来回答。

35、 中秋节赞桂花——花好月圆

36、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民间传说: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 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为八个得道的仙 人,他们各有特殊的本领。指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分开 了,我们哥儿几个,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总比这么吃大 锅饭强!”

37、 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38、 【比人矮半截】觉得不如人,被人瞧不起。或说:比人矮三 尺/见人矮三分。成语:自惭形秽。菡子《纠纷》:“他们自己 呢,也就像比人家矮三尺般的,总是坑着头走路。”

39、 【摆龙门阵】我国西南部四川省等地方言,“摆龙门阵”就是聊天或讲故事的同义语。 “龙门阵”原本是古代打仗布阵的一种比较复杂的阵法。此阵模仿龙的活动方式,有龙头、龙身、龙尾,攻其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其余部分来接应,变化无穷.高深莫测。所以,“摆龙门阵”这一俗语借指故弄玄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人们平时交谈,说:“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收起你的‘龙门阵’吧。”后引申为比喻人们聊天或讲故事的内容千变万化,进而成为四川方言,指聊天讲故事。

40、 【跌进闷葫芦里】(惯)比喻纳闷、迷惑不解。 也作“掉进闷葫芦里”。

41、 小明的爸爸天天打牌,后来小明也跟着学开了,结果考试没有及格。小明爸爸知道了,要打小明。小明妈在一旁道:“你自己带着毛病,还给人家治癣,谁听你那一套?还是你先改了吧!”(山东·东营)

42、 【秋后问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特例,根据不同的犯人,不同的犯罪性质,进行不同处理。秋后算账“秋后算账”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或清算。它的本义是,到秋后,农作物收获了,有了经济收入,那么在这一年当中欠下的费用就可以在秋后结账了。因为古代我国的农民没有其他收入,只好等秋后卖了农产品,有了钱才能与人结算。至于秋后算账的含义(比喻),是与原意的相关联才形成喻体。秋天,还是个肃杀的季节,秋字加个心就是个“愁”字。秋后算账蕴含着新账旧账一起算,最后清算总账的意思,它来源于明清秋后斩杀犯人的惯例,民间口头相传,秋天这么多事,便得出了“秋后算账”这一今义的俗语来。

43、 【老的别惹,小的别逗】(谚)不要惹怒老人,不要逗恼小孩。指人到老年往往性格变得倔强,而未成年的孩子又喜怒无常,故老人小孩不可惹逗。

44、 【一口咬断铁钉子】(惯)形容人果断、坚决,说话算数不翻悔。

45、 【死蛟龙,不如活老鼠】(谚)蛟龙:传说中能兴风作浪的神异动物。蛟龙只要一死,就连一只活着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间的一切贵在新生有活力。也专指文艺作品贵在活泼有生气。

46、 【专咬硌牙的铁核桃】(惯)比喻专门整治态度强硬或难对付的。

47、 【得饭望饱,闹事望了】(谚)得到饭食,总想着吃饱肚子;闹起事来,总希望事情有个了结。指闹事人的共同心理是盼望有人来调解。

48、 【半年下雨半年睛】释义:一年中就有半年下雨,只有半年是晴天。指气候多雨或久晴。例句:元帅道:“国中气候如何?”公公道:“时候常热,就像我南朝的夏月天道。五六月间,日夜大雨,街市成河。俗语说道‘半年下雨半年晴’,就是这里。”

49、 我的弟弟活泼,好动。白天由奶奶看着,可奶奶一不留神,他就跑得不知去向,这时,奶奶便会说:“这孩子,真是个小地仙,一会儿不见走一千。”(河南·沁阳)

50、 自行车爆胎——气崩了;气炸了:泄了气

51、 【求大同,存小异】大的方面谋求一致,小的分歧可以保 留。池莉《来来往往》:“都尽力克制自己,求大同存小异,相 互之间愈发地客气了。”

52、 叶底下的橘子——红不起来

53、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谚)酒是白色的,喝多了却使人面红;金子是黄色的,却能诱发世人贪取的黑心。指对金钱的贪婪能使人丧失天良。 也作“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54、 【开了饭店,不怕大肚汉】有了充分准备,不怕遇到困难。 类似的:卖饭的不怕大肚汉/卖酒的不怕大肚汉/卖布的不 怕扁担量。成语:胸有成竹。《小说月报》( 1983,3):“我们 开饭店的不能念这本经,假如大家不吃不喝,我们只好关 门,开饭店的还怕大肚汉!”

55、 一块石头落了地——放心了

56、 变形的钢板——难校正

57、 四十四,眼生刺。

58、 【好酒不怕巷子深】见“酒好不怕巷子深”。

59、 我虽然读了许多作文书,可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小姨说我学习不得法,是“茶壶装扁食,进得去出不来”。(江西·广丰)

60、 【隔行如隔山】(谚)行:行业。隔个行业就如同隔座山一样,彼此很陌生。指各个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业务和知识,这一行人不懂那一行事。

61、 【狗熊掰棒头,掰一个丢一个】狗熊掰棒头,不知道收藏,谓 得而复失,一无所获。狗熊,也说:猴子。古华《芙蓉镇》: “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说过,区长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太不严肃。”

62、 天鹅落到鸡窝里——盛不下它

63、 【年三十看皇历——好日子过完了】(歇)好日子:本指吉利的日子,转指美好的日子。指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64、 【借米赶得上下锅,还米就赶不上下锅】(谚)把米借给人或向别人借米,都赶得上下锅做饭;要是等别人还来的米下锅,那就耽误了做饭。指财物借出容易讨回难。

65、 【草活一秋,人活一世】(谚)草只活一季,人只活一世。人的生命实际上和草一样,短暂而脆弱。指人应该珍惜生命,不可虚度。 也作“人生一世,草长一秋”。

66、 我又催爸爸了:“我们家也买电视吧,省得老到别人家去看。”爸爸说:“你要知道,有多大的鱼,打多大的花;没钱不能做有钱的事。我们家的日子虽然好了一点,但也不能掉多少用多少啊!”(江苏·江都)

67、 【刘寄奴】“刘寄奴”是一味中草药,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药的级别最高的人。 “刘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蹿。第二天他又上山,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道:“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们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为人疗伤,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道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革,于是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68、 电线杆上安喇叭——想(响)得高

69、 【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把没有的说成有的,凭空捏造,栽赃陷害他人。这个词源自道家学说,原是一种哲学思想,并无贬义。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庄子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也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后来“无中生有”虽是贬义,但用到兵法当中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当中的重要一计,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战绩。《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就是运用的“反间计”,也是“无中生有”之计。“增灶计”、“减灶计”都是“无中生有”之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中伤朋友或同志。

70、 不栽果树吃桃子——坐享其成

71、 大伯看到别人下海挣了大钱,说:“我也要辞掉工作去打工,挣不来钱就不回来。”奶奶说:“做事都要留条后路,能吃过头饭,不能说过头话。”(河南·内乡)

72、 一次小测验,我语文、数学都考了100分。张老师对我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筐。你可不能骄傲啊!”(河南·许昌)

73、 【贪多嚼不烂】贪多力不胜任。清代《红楼梦》:“那功课宁 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74、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歇)鬼话:本指鬼说的话,转指不真实或没道理的话。指说的全是谎话,胡说八道。含责骂意。 也作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阎罗王出告示——净是鬼话。

75、 【天下无有不散的筵席】(谚)再好的宴席,总会有散的时候。比喻人生有聚就有散,不必为散伤情。

76、 【隔层肚皮隔垛墙】(谚)隔着一层肚皮,就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有着极大的隔阂。旧指妇女对待非亲生儿女会百般歧视,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层肚皮隔层山。

77、 【八月十五大过年】释义:指中秋节比过年还重要。例句:至于姑娘们,这一天则是无论穷富,外表上看来总是比平时快活的,其原因是她们都忙着拜月。有句俗话:“八月十五大过年。”

78、 歪嘴烂舌头——说不出好话来

79、 班上转来一个长得很丑的同学,我们在背地里都笑话他,可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想起老师常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一个个都不好意思起来。(甘肃·宁县)

80、 【三头不辨两】(惯)连三个两个都分不清楚。形容人分辨不出好坏。

81、 【手无缚鸡之力】没有气力,软弱无能。老舍《四世同堂》: “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 能临危不苟,儿子怎死,我怎么陪着。”

82、 打开西窗看风光——晚景;夕阳无限好

83、 【天上飞的野鸭,捞到手就是菜】比喻做事要主动争取,或容 易取得。反义说:天上飞的野鸭,不能算一碗菜。沈从文 《贵生》:“其实只要你好意思亲口提一声,天大的事定了。 天上的野鸭子各处飞,捞到手的就是菜。”

84、 【连中三元】现在比喻在三次考试或各种比赛中连续取得第一名。那么,“连中三元”典出哪里呢?宋代赵升《朝野类要·举业三元》有云:“解试、省试并为魁首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连中三元”即源于此。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级乡试,二级会试,三级殿试。乡试由朝廷正副考官各一人到各省主持。参加乡试的对象,主要是生员科考中的优等生及监生、贡生。乡试每三年一次,考试在秋季八月,故称“秋闱”。乡试考取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取举人就取得高一级会试的资格。会试,由全国各省举人参加。每三年一次。考期在春季二月(或三月),即乡试后的次年春天,故称“春闱”。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会试考取的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宫中殿廷举行,故又称“延试”。参加殿试的是贡生,考期在四月。因考试在宫中,故号称由皇帝主持,考一场,只考策题一科,名殿试策。策问大多是考问当时政治、经济或治国安邦、巩固政权之策。殿试考中的称进士,第一名叫“状元”。如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名,则叫“连中三元”。现在没有科举考试了,“连中三元”只剩用作比喻了。但在中考、高考时还借称第一名为“中考状元”、“高考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这种用法还是受连中三元之影响。

85、 麻雀窝里的花鹊子——迟早要飞走

86、 妈妈叫我把盆子拿到铺子里修,而我自己却把盆子补好了。妈妈风趣地说:“现在黄鼠狼能拉磨,驴子也不值钱了。”(四川·成都)

87、 【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歇)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尧:传说中上古圣明的帝王。本指桀养的狗向着尧狂叫是为了卫护它的主子,转指各人都为其主子效劳。

88、 【投以木桃,报以琼瑶】释义:木桃:比木瓜小的一种植物,果实,味酸涩。琼瑶:美玉。比喻对别人给的好处,以十倍百倍来报答。例句:自古道:“投以木桃,报以琼瑶。”你小姐既有玉瑶之投,我焉可无木桃之报?

89、 【八十妈妈休误上门生意】(惯)比喻切不可放过送上门来的好事或机会。

90、 【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谚)地瓜:甘薯,块头大。芝麻:油料作物,颗粒小。狗熊嘴大,只可拱吃地瓜;麻雀嘴小,吃的却是芝麻。指大有大的无能处,小有小的可贵处;人的智与力不可用年龄多少或身材大小来衡量。

91、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惯)本想打人,却伤了自己。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也作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搬砖打人砸了自己的脚。 搬石头压自己的脚。

92、 【近山雨多,沿海风多】释义:山区雨水多,沿海—带大风多。比喻各有特点,应区别对待。例句:田永怀也直摇头:“近山雨多,沿海风多,可这个鬼地方怎么这么多雾?简直像个迷魂阵。看着都叫人心里发闷,航行就更难了。”

93、 晁盖的军师——吴(无)用

94、 【飞不上天,入不了地】(惯)比喻跑不掉。 也作“飞不上天,钻不进地”。

95、 【好汉争气,赖汉争食】(谚)好汉争的是一口气,赖汉争的是嘴里食。指好男儿在功名事业上拼搏,奋力向上;赖汉子只谋填饱肚子,毫无出息。

96、 【长牛短马一鞍驴】释义:这是评论牲畜好坏的经验。牛身子要长,马身子要短,驴身子一鞍子正合适。例句:这马早上牵来的时候、我看过了。常言道:“长牛短马一鞍驴。”看这马身架团团的,倒是个材料。

97、 三横加一竖——想称王了

98、 【最亲不过父母,最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99、 【刀对刀,枪对枪】(惯)比喻针锋相对。 也作“枪对枪,刀对刀”。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