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御医和太医的区别(太医和御医是一个意思吗)

如今在一些宫廷题材的影视剧当中,经常将“御医”和“太医”相提并论。当剧中一些地位高的人生病了,下人们一会儿喊“御医”,一会儿又喊“太医”。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那么,在古代太医是什么地位的?

先来看看“御医”。“御”表示对帝王的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即只要跟皇帝和皇室相关的人与物,都可以与“御”沾边。

“御医”含义分广义、狭义。广义的就是指宫廷医生,即专门为皇帝及皇室成员看病的大夫。狭义的指为皇帝看病的医生。

关于御医,古代就有许多说法。如“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的方子”、“御医难当”等。当然,前者以偏概全,有些偏激了。后者虽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准确。

御医一般来自太医院,并非所有太医院的医生均有资格给皇帝看病,只有那些医术水平高的才获此殊荣。

不过,也有来自其它部院的知医大臣。如清同治年间的吏部尚书陆凤石等人,他是名医陆九芝的哲嗣,曾掌管京师官医局。

还有来自各省的御医。如果朝廷特意下旨从全国各地征召名医,往往是因皇帝病情较重了。如光绪帝在位时,就曾屡次征召名医入宫。

给皇上看病,你得遵守宫中十分严格的制度。如清同治年间御医陈秉钧、张彭年、吕用宾所写脉案,必须由吏部陆凤石尚书“斟酌脉案药方,极为详审”,最后才能通过。其它还有很多相关制度。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可见御医的艰辛和风险。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光绪帝下谕:“然自此后温清补泻,丸散汤膏,方剂乱杂,非但无效,而且他病丛生⋯⋯皆由服药而得。”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光绪帝的腰疼日甚一日,他把此归结为“总因治不得法,病久迁延,致成种种痛楚。”

宫廷制度森严,一般每位御医仅数分钟的请脉时间,“现在陈张吕施四御医均住于颐和园斜对过内务府档房内,每早十点进内请脉,每人至多不得逾五分钟。”可见,光绪帝将病情之恶化归罪于御医。

要知道,御医匆忙诊病,很大程度上存在失误,这种责任也算在御医身上,太不讲道理。

另外,皇帝死后,御医必受到降级的处罚。如光绪帝死后第三天,就下诏书处罚御医。

即使这样,太医院的医官也与其它中央政府一些官员一样,领着极低的薪俸。与其它院署相比,太医院的官品偏低,即使是太医院院使也仅为五品,且升迁慢。1908年,清朝廷决定给太医院补助津贴,但是来自各省的御医开支很大。

再来看看“太医”。“太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皇家的医生”。而《汉语大词典》则解释为:“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周官有医师,秦汉有太医令丞,魏、晋、南北朝沿置。隋置太医署令。

宋有医官院,金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史。亦以泛称皇家医生。”可见,“太医”的含义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宫廷医药官员,狭义则指皇家医生。

“太医”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永平元年,强病,显宗遣中常侍钩盾令将太医乘驿视疾。”

据唐代李贤等注解的《后汉书》:“太医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诸医。《汉官》曰:‘员医二百九十三人,员吏十九人。’药丞、方丞各一人。本注曰: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可见,在东汉时期,太医令的部属已经很大了。

又《隋书》载:太医署设主药二人、医师二百人、药园师二人、医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按摩博士二人、祝禁博士二人等。可见,直到隋代,太医署中还没有出现“太医”一职。当时的“太医”一般认为泛指宫廷医生。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就有在全国选拔“医术优长者……以实太医之署”(《宋大诏令集》卷219)的命令。说明最迟此时已有太医署这一机构存在。

元明清三代,朝廷均设有太医院,是国家最具权威的医学机构。

不过,在里面工作的太医级别却很低。太医分“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几个级别。

其中,仅最高级别的“太医”,即“御医”,才有资格给皇帝和皇室看病。如在清代,御医院称作太医院,因此御医也就被人们统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大部分都不是御医。

据《清史稿•职官志》载:太医院的大夫也分级别:第一等为“御医”,仅有13人,雍正乾隆期间为七品,和县令级别相同;

第二等为“吏目”,八品与九品各13人;第三等为“医士”,共20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为“医生”,有30人,无品,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一样。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