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后主和李煜什么关系(陈叔宝和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人吗)

一、 他们登上皇位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陈叔宝的父亲陈顼,是陈朝第二个皇帝陈文帝陈蒨的弟弟,一般情况下其能当上皇帝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陈蒨死后,嫡长子陈伯宗继位,然而,陈顼这位“皇叔”却不甘心再居于人下,于是发动政变逆袭上位。

从而摇身一变成为了陈宣帝,而陈叔宝身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由“王爷世子”升格为“当朝太子”,从而日后继承皇位。

而李煜也是一样,作为南唐中宗李璟的小儿子,其对继承大统也基本不抱什么希望,而李璟除了自己的嫡长子李弘冀之外,又另立自己的弟弟李景遂为皇太弟,这番“迷之操作”让二人势同水火。

不久,李弘冀这个“太子”就杀害了李景遂这个“太弟”, 李璟对此无法容忍,于是废除了李弘冀太子之位,并在其病逝后,正式立李煜为太子。

由此可见,陈叔宝和李煜能登上皇位,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和运气成分。

二、所处的政权和时代背景类似

陈叔宝是南北朝分裂时期南朝陈代的皇帝,陈朝的统治区域基本就是今天的长江以南地区,国都是南京。

而李煜的南唐,则也是处于大分裂时期的五代十国,其统治区域也位于今天的江南地区,国都也是南京。

而他们面临的局面也是一样,陈叔宝时期北方的隋朝是虎视眈眈,最终也是被隋朝大军消灭。

而李煜的南唐则同样面临来自北方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宋太祖赵匡胤,最后也是被灭国。可以说,在命运上,这两人绝对堪称是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

三、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大师

作为前辈的陈叔宝,绝对堪称是一代文学及音乐大师,他不仅原创了大量乐府诗歌,还创作了很多优美的曲子。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玉树后庭花》就是出自陈后主之手。只可惜陈后主的作品很多都没能保存下来,实在是一大遗憾。

相比之下,李煜更是博学多才,音乐、书法、绘画、文学方面都无所不精,堪称全能型的大师,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更是出类拔萃,号称“千古词帝”。

他的《虞美人》、《破阵子》、《相见欢》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词作,可谓是“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四、他们作为帝王都是昏庸无能之辈

当然,文化水平高超、艺术造诣深厚,并不代表就能当一个好皇帝,在这一点上,这两位都是出人意料的相似。

陈叔宝醉心于音乐事业,宠爱张丽华等嫔妃,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即使隋朝大军已经逼近国都,他也能照样花天酒地。

等大难临头时,他竟然带着张丽华等宠妃躲到井下,自以为这样就能逃过一劫,真是将自欺欺人做到了极致。

而他的后辈李煜则基本上是继承了陈叔宝这位“后主老前辈”的“优良传统”,先后宠爱大小周后等美女,任用奸臣,金迷纸醉。

而比陈叔宝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李煜还多次擅杀南唐的忠臣良将,文官潘佑、李平一心为国,试图改革,却最终都被逼自尽;

武将林仁肇忠心耿耿,且堪称南唐最后的名将和顶梁柱,也被李煜下令处死。

此外,其对百姓也是巧立名目增加税收,甚至“鹅生双蛋、柳条结絮”之类都要收税(当然可能有所夸张)。

从这点看,李煜不仅是昏庸无能,而且也有残暴不仁的一面,这和李煜一向给予世人“文弱”的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最终面对宋军的长驱直入,李煜一样也是束手无策,直到最后也同样做了阶下囚。

五、他们的结局有相同也有不同

作为亡国之君,自然都是案板上的任人宰割的鱼肉,不过他们二人的相似中却有不同。

陈叔宝被俘后每天都是胡吃(喜欢吃驴肉)海喝(自称要与子弟“饮酒一石”),还大言不惭地向隋朝讨要官职谋一个身份,这让隋文帝杨坚也不禁笑称其“绝无心肝”,于是也就随他去了。

由此可见,陈叔宝倒也懂得,这和刘禅亡国后面对晋武帝司马炎自称“此间乐不思蜀”是一个道理。

陈叔宝也一直受到优待,并于52岁时病逝,这个寿命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已不算短了,毕竟秦始皇、唐太宗还有宋太祖这些个“样板皇帝”都只活了50岁左右。

死后陈叔宝被厚葬于洛阳邙山,有趣的是,对于打仗一窍不通的他却被追赠为“大将军”,真不知陈后主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而李煜开始倒也是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礼遇,巧合的是,什么都精通也同样就是不会打仗的他竟然也做了大宋朝廷的“右千牛卫上将军”。

只不过陈叔宝那个是死后追赠的,他这个是活着的时候就当上的(当然只是个空头名号)。

不过宋太宗赵光义上台后,由于李煜明显不太“识时务”,总是创作一些怀念故国、忧国忧民的词作。

特别是一首《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引起了赵光义极大疑虑,唯恐他有复国之心。

于是直接御赐一杯毒酒将其毒杀(也有说法是赵光义看上了李煜的皇后小周后)。

李煜死时年仅41岁,而入土为安的地方,则和陈叔宝一样,还是洛阳邙山,看来“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