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应该怎么理解?
基本上就都理解为我那纯洁的心就像澄澈玉壶中的冰块,既不会化(玉壶冰鉴有保温作用),也不会被外界所污染,用这种极致的美来比喻自己质地高洁。
都没错。不过背后的意境、写作方法更有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又称“诗中天子”。他对七绝的成型和发展的作用和李白比起来,都只高不低。七绝能够成为唐朝直到今天中国诗坛中最流行的体裁,这两位居功至伟。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韵“七虞”部的七绝,平仄就不多讲了,是合律的。不过王昌龄当时估计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韵律和诗意。因为《芙蓉楼送辛渐》有两首,第二首就是彻头彻尾的古体诗: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第二首的流传和名声远不如“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
这两首诗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之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是七绝;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是七古。还是那句话,王昌龄写诗的时候不会想这么多,这是后人的格律划分问题。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我们只看第一首。
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辛渐和汪伦一样,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意外留名千年的角色,该是王昌龄的一位很好的朋友,甚至亲友,所以才会有“洛阳亲友如相问”句。
其实这首七绝的文法和大部分七绝一样,就是“起承转合”,起句、承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景,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和事由。第三句转开,用假设作出七绝中最重要的诗意波折:“洛阳亲友如相问”,最后一句交代回答,表明心迹“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诗大都是从景入情,景中寓情,所以从首句开始的描写,就已经为整首诗打下了萧瑟、黯淡的离别之情的底色。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
回到题主问题:“一片冰心在玉壶”应该怎么理解?
什么是冰心,什么是玉壶?
李白有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在道家的文化中,壶中自有天地。传说道教创始人张天师的弟子张申号称神仙壶公,他有一把酒壶,只要念动咒语,壶中会展现日月星辰,蓝天大地,亭台楼阁等奇景,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晚上钻进壶中睡觉。
壶中日月象征着道家人精神的另一种境界,和佛家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有异曲同工之妙,逐渐在民间流传演变成为一种法器。而在道教大盛的唐朝,诗人的作品中浸淫着道家思想,这种“壶”就反过来形容天地之间了。
前两句写景中突出了“寒雨连江”、“楚山孤”这两种意象,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形象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孤独楚山”就是诗人的心,而“寒雨连江”正是“冰”、“玉壶”的人间寓意。
景色和幻想互相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所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不仅仅是告诉辛渐帮我给父老乡亲报平安,而是看到眼前离别时的景色,对自己的心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借景抒情,借诗言志。
唐诗的特色,就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所以这首七绝的前后两联关系紧密,并非前面写景与后面问答没有关联。诗人用“冰心”、“玉壶”这种幻境回应了“楚山”、“寒雨连江”,完成了整首七绝的诗意回环。
只是很多读者不深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