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巴伦和新百伦的区别(纽巴伦属于什么档次)

平时逛街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别人穿着一双侧面有“N”字母的鞋子,而看到这个标志不少人都会觉得是新百伦。其实,鞋子侧边有“N”字母的不止新百伦这个品牌,还有一个品牌就是纽巴伦,不过二者就像正品和仿品的一样,还是有着不少差别的。

New Balance 即新百伦,世界四大名跑鞋之一,1906年William J. Riley先生在美国马拉松之城波士顿成立的品牌,在美国及许多国家被誉为“总统慢跑鞋”,“慢跑鞋之王”,成为如今闻名世界的运动品牌—新百伦。上世纪末,新百伦进入中国市场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起初新百伦打算将“纽巴伦”作为自己的中文品牌名,可是却被现在的纽巴伦抢注了这一商标。

这是一个来自广东阳江的厂商,抢注纽巴伦商标后,大肆生产和新百伦外观极其相似的鞋子,并且大批量降价销售,让新百伦多年经营的品牌形象和定位毁于一旦,并且于2002年退出中国市场,好在现在新百伦的名气已经好了许多,误打误撞买了纽巴伦的也多是小白。

新百伦和纽巴伦

为了分辨真假新百伦,避免买到纽巴伦,我们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进行区分。首先,新百伦(NewBalance)和纽巴伦(New Barlun)的品牌标志是不同的,新百伦的品牌标志是大大的“NB”字样,其下也有“new balance”字样,而纽巴伦的标志只有一个“N”字。

“纽巴伦”曾是“New Balance”的中文名。不过现在“New Balance”和“纽巴伦”没有任何关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New Balance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入乡随俗,就使用了中文译名“纽巴伦”。品牌LOGO是一个大N的纽巴伦迅速在国内流行起来。

但不幸的是,就在形势大好之时,New Balance遭到了沉重打击,广东阳江的生产厂商私自扩大产量,降价销售。美国总部发现后要求违约厂家停产,但更糟的是,“纽巴伦”中文商标已被阳江友联鞋业公司抢注。

大幅度降价和普及后,曾被视为品牌盛名的产品质量被忽视,满大街的纽巴伦不再是彰显品位的大牌。可以说,New Balance在中国的努力毁于一旦。于是在1998年至2002年间,因为代理商矛盾、商标纠纷,New Balance退出了中国市场。

满地兄弟品牌,让人分不清

到2003年,New Balance通过代理制重新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新百伦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在中国销售New Balance运动鞋系列产品,并很快占领了相当份额的跑鞋市场。期间,为适应中国市场文化,该公司选择了使用“新百伦”的中文名进行宣传和营销,在其宣传产品的广告中使用“新百伦NewBalance”标识。

虽然在新百伦公司从新调整运营布局后,每在一家正品 New Balance 不远的地方可能很就有一家 New Balanced、New Barlun、新平衡、新佰伦、纽巴伦、纽百伦等从各个角度蹭名气的山寨品牌。

这些山寨品牌的存在非常影响原品牌的声誉和商业价值,New Balance 当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拿起了法律武器准备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前就有要求「NEW·BARLUN」品牌方纽巴伦(中国)有限公司停止对「New Balance」品牌方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公开声明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 1000 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 80 万元。

虽然没有完全答应 New Balance 提出的 3000 万元赔偿,但其他方面也都如原告 New Balance 所愿了。对于在中国市场饱受商标困扰的 New Balance 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这家公司抢注了「纽巴伦」商标,私自扩大了产量,生产了大批印有「N」字样的复古鞋,对品牌市场造成了不小的损害。最终,New Balance 取消了这家公司的独家代理权,默默地退出了中国内地市场。

但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还是让 New Balance 舍不下,最终他们在 2003 年杀了回来。这次没被代理抢注商标,他们自己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了 New Balance、NB、N 字母等系列商标。代理商则使用「新百伦」的译名进行宣传营销。

但这次,New Balance 又没有将汉译名字注册为商标。

New Balance 的商标布局失误成了其他商家眼中的「商机」。一时间,纽巴伦、新百伦、纽巴伦斯这些与 New Balance 相关的汉译名称被注册为商标。从商标权的角度来看,New Balance 不能用这些译名商标,否则就会被提起诉讼。

在近期,New Balance 终于告赢了一个山寨品牌。虽然它接下来还要面对新百伦领跑、New Bai Lun、漫步新百伦等几十个山寨品牌的围追堵截,但能够赢下今天的官司,已经很值得庆祝了。

New Balance 两次上诉的不同结果,也是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变化的一个缩影。

商标之争,不止一个新百伦

像 New Balance 这样陷入商标争议中的品牌并非少数。最近引起讨论的商标诉讼就包括乔丹和乔丹体育的商标之争,李小龙女儿对真功夫发起的诉讼,无印良品的商标争议。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打了 8 年官司的「乔丹」商标。大部分人都以为乔丹体育是迈克尔·乔丹自创的运动品牌,运动剪影是他,名字是他,又是专业做运动装备的。直到 2012 年迈克尔·乔丹作为申请人提出撤销申请,请求撤销乔丹体育公司的第 6020578 号乔丹及图商标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也是「李鬼」。

这个李鬼的蹭热度是全方位的,不只用对方的名字,剪影,甚至申请了百余项和迈克尔·乔丹极为相似的商标注册,连乔丹儿子的名字都没有放过。更狡猾的是,他们注册的商标还利用了中文语言体系壁垒,注册了「qiaodan」和「QIAODAN」商标。

这个李鬼还赢过了李逵。在 2014 年至 2015 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对纠纷案进行了一、二审,迈克尔·乔丹均败诉,因为法院认为迈克尔·乔丹并不拥有汉语拼音的「QIAODAN」姓名权。

乔丹随后继续上诉。

而在今年 3 月 4 日,最高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撤销了原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行政裁定、北京两级法院的行政判决,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诉争乔丹及图商标重新作出裁定。

可以预想,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后,乔丹应该很快就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判定此类纠纷时,拥有商标权的商家是否有生产相应类目的产品也是一个关键点。毕竟生产了商品的可能是山寨生意,但连产品都没生产就很可能是提前卡位的坐地起价了。

比如特斯拉这个品牌。在这个美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前,就有一家中国本土的公司注册了特斯拉商标。但这个公司并没有使用「特斯拉」开展任何实际业务,属于抢注商标。因此,法院也对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做出了有利的裁决,授予他们在中国使用「特斯拉」品牌的权利。

而无印良品的故事则和乔丹的故事更为相似。日本零售商 MUJI 在 2005 年进入中国后发展顺利,但当他们开始销售 MUJI 的床上用品时,它们就被一家北京的纺织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家公司用拼音注册了商标「Wuyinliangpin」,认为 MUJI 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而 MUJI 则认为这家公司存在恶意商标注册的行为。但因为这家公司在中国有十几家门店售卖床上用品,也有符合其商标的相关业务。所以法庭在去年年底做出了对原告有利的裁决,也就是不利于 MUJI 的裁决。

为了在中国保护商标,他们这么做

说了几个案例,你大概也能知道商标这件事真的没那么简单。动辄就是十几年的官司纠纷,品牌拖不起,利润丢不起,品牌名誉也毁不起。就算最终赢了,赔偿也大多较低。

而商标侵权、违法注册商标的处罚金额不高,震慑力不足也是此类事件经常发生的原因。毕竟在新闻报道中,商标注册火爆,千元注册转手百万元这样的「暴富神话」让不少人都心痒痒。

对于山寨品牌而言,长达数年的诉讼周期,也足够他们把该捞的市场都捞完,转战下一个领域。就算最终要付赔偿金,多年消费名牌带来的利润也不只这一点。这也是山寨品牌屡禁不止的原因,品牌维权周期长,山寨品牌借势赚钱容易。

要想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最好在进入一个市场前就找具备丰富法律知识和专业经验的代理人给予正确的评估和提示,减少企业风险,提高商标注册的成功率。同时在注册时,也尽量早做准备,不只注册自己最知名的商标,其他名字近似的商标和拼音等商标也一并注册,尽量不要给别的公司「蹭热度」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国外品牌都该向部分中国品牌取取经。毕竟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国牌更明白自己的一招不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就以中国人熟悉的五粮液来说,这个集团拥有多达 2064 个商标。除了我们知道的五粮液,还有六粮液、七粮液、八粮液……不是山寨,都是本尊自己下场占位的品牌商标。而五粮液公司也没错过中国各大省份的简称,把甘粮液、京粮液、贵粮液、陕粮液这类商标也一起注册了。

对于卖了 22 年酒的五粮液来说,两千多个商标就是他们对市场的认知和觉悟。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由于品牌也常常被叫做「阿里爸爸」,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注册了一个阿里家族。阿里宝宝,阿里婶婶,阿里爷爷,阿里奶奶,阿里伯伯,阿里叔叔……

小米自己也注册了大米商标。考虑到他们还有红米这个品牌,索性就把各种颜色的米都染个色,注册了蓝米、黑米、紫米、橙米、绿米、黄米、橘米等不同「米标」。当然,其中有几个颜色的米也真的成为了小米旗下的子品牌名称。

除了“米家”商标之外,小米还注册了“咱们家”、“咱家”、“我们家”等商标,不清楚会不会在未来用在自家品牌上。

大白兔和老干妈也有不少商标。一个注册了大灰兔、大黑兔、小白兔、金兔、银兔等商标,另一个也有老干娘、老姨妈、陶华碧新干妈这样的商标。

而有些精明的国际品牌,也早早注册好了自家的多个变种商标,以防「碰瓷」。星巴克自己就注册了索巴克、辛巴克、新巴克、兴巴克、星巴特等几十个可能被山寨的商标。

我抄我自己,我搞我自己。这在商标注册领域成为了大家保护自家商标的一致选择,也有人把这称为「中国土豪式山寨防堵法」。

事实上,对知名度高的大品牌来说,提前完成防御性的商标注册,是企业商标保护战略的一部分。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大品牌们也只能先做好防御,让「兄弟品牌」无门可入。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