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命上阵
从2月24日第一枚精确制导武器升空开始,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就请战出征乌克兰,最终这一请战要求获得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批准。
2月25日,车臣武装出征乌克兰的部队就已经全部集结完毕,当天车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举行盛大誓师仪式,此次出征乌克兰,车臣出动了约1.2万名精锐士兵,并宣称后续还有7万车臣士兵枕戈待发。甚至,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要求他在变成前总统前,打电话给普京道歉。
3月1日,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俄军中的车臣士兵已出现伤亡。2人死亡,6人受伤。同时卡德罗夫还表示,俄军部队严格执行了避免乌克兰平民伤亡的命令。
从2月24日战争爆发即立刻请战,到2月25日日部队就集结完毕出发,再到3月1日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公布伤亡情况,短短的几天内,车臣武装从请战到杀敌,可谓是态度明确,动作迅速,作战有力。
车臣为什么要力挺俄罗斯出征乌克兰
说起车臣就不得不说一说苏联,因为这是两次车臣战争的主要源头,当然,叶利钦、普京、大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这些人也是这两次车臣战争的关键性人物,下面我们就从车臣战争来解密车臣武装为什么要力挺俄罗斯进军乌克兰这个问题。
车臣自治共和国
车臣是隶属于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国家,所以在这个联邦内,还有一些高度自治的国家,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自治共和国是个什么概念。
自治国和自治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国旗和军队。车臣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独立的国旗,有自己的独立的军队,有自己独立的总统,算国中之国,但一切都听从俄罗斯的指挥(当然如果车臣要造反那就另说了)。
其实类似车臣这样的自治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总共有22个之多,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自治国家,这个话题如果要展开说的话,起码要挖个几百年的历史资料了,本文就不细说了。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治国模式,不过这些没关系,我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每个国家的治国方式和方法都是因国而异,这个也确实没办法做到等一标准的。
一提到车臣,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车臣战争以及车臣恐怖分子,好像车臣就是一个长期对抗俄罗斯以及盛产恐怖分子的国家,怎么突然摇身一变就成了一支忠于俄罗斯的军团来为俄罗斯而战,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车臣战争了。
车臣战争背景
说到车臣战争,就必须要说一下车臣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车臣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只有1.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40万,这个国土面积也就和北京差不都大小,别看他小,但车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对庞大俄罗斯来说只是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一块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领土,但是其地理位置却是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苏军撤离阿富汗后,高加索地区局势最终彻底失控。在失去了位于中亚的这道防火墙后,来自中东的极端宗教和民族主义力量开始向里海沿岸的苏联加盟共和国进行渗透,除了来自沙特等国的宗教思想外,来自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思想在当时也渗透到了这一区域,在当时,中亚五国的历史教科书甚至都是来自土耳其。在这种背景下,位于高加索山区腹地的车臣共和国的局势也开始趋于动荡,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这里一度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地缘安全问题。
车臣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接壤。由于这里是高加索山区少有的人口密集区, 因此控制了车臣,差不多就等于掌握了整个高加索山区的控制权。对于俄罗斯而言,高加索山脉对于其地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俄罗斯的地形构造其实并不理想——多数国土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高加索山脉就是俄罗斯南部边疆地区唯一的一道可以称为天险的地方。一旦高加索有失,敌方的武装力量由此向北可一直推进到莫斯科。如果俄罗斯牢牢控制了高加索山脉,由此南下就可以进入到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无论是谁,只要控制了这两块高地,则整个中东地区就会处于谁的掌控之下。
车臣人的习俗带有强烈的游牧民族特色,民风异常彪悍,难以被约束。因此在历史上,无论是蒙古帝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这里都没有建立起真正牢固的政治统治。车臣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俄罗斯在这里基本不可能采取怀柔政策:高加索山脉是俄罗斯南部唯一可以依托的天然屏障,直接关系西南腹地的安全,所以一旦有人要惦记俄罗斯,必然会对这一地区下手;另一方面,车臣属于新收之地,加之民风彪悍,伊斯兰文化与东正教本身就有极大差异,所以一旦俄国面临动荡,这里几乎肯定会出问题。在战乱多发的时代,对俄罗斯来说,除了强力压制外,也没有更现实的手段。
车臣并入俄罗斯的历史并不算长,在17~18世纪,车臣地区成为了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经过长达200年的战乱, 直到19世纪车臣的归属才明确了下来——沙皇俄国打了长达50多年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最终将这一地区并入沙俄版图,车臣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历史纠葛由此开始。
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1年苏联解体,原本隶属于苏联的大量自治共和国彻底独立,车臣共和国也跃跃欲试,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按理说独立也就独立了,比车臣大得多的共和国都不知道独立多少个了。但车臣的位置非常特殊,虽然小,对庞大的俄罗斯来说只是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一块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领土,但是其地理位置却是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关键,俄罗斯宁可容忍其他大共和国独立,也不同意车臣独立。
1991年12月25日,在欧美的支持下,杜达耶夫强行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
1992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车臣并带来了超过60亿美元的援助,土耳其和沙特领导人也先后到访并提供了曲解的伊斯兰教义和先进的枪炮。
由于当时的苏联刚刚解体,新生的俄罗斯还非常虚弱,国内烂事一大堆,而车臣有欧美撑腰,俄罗斯已经腾不出手来管车臣了,即便自己反复宣称不同意也没用。
1992年5月,叶利钦政府与车臣签署协议,允许车臣高度自治,俄罗斯所有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以后车臣共和国你就自力更生就好了,只要表面上还承认自己属于俄罗斯联邦的一份子就行了,其他的俄罗斯也懒得管了。按理说,事情到这个地步上,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但事情的发展往往都是不遂人意的。
1993年,俄罗斯爆发宪政危机,国内政治体系一团糟,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趁机下令进行“种族大清洗”,消除车臣境内所有的非车臣人与“车臣人的叛徒”。在这场震惊整个俄罗斯的种族大屠杀中,车臣境内共有2.1万名俄罗斯人被虐杀,同时还有4.6万其他人被剥夺了一切。这么说各位读者可能没什么概念,但是要知道整个车臣当时才区区130万人,其中车臣族占了120多万,这是何等力度的种族屠杀,诸位可以想象一下。整个俄罗斯都愤怒了,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遭到了国内极为强烈的抗议。
终于,在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1994年12月11日,俄军兵分三路,冒冒失失地开进了车臣山区。参与作战的部队分别属于俄军、内务部以及边防军,在行动开始前各个部门几乎没有进行过协同演练,60%的参战部队是在开进途中才临时组编的,计划中的装甲车辆五分之一在攻击发起前没有到位,后勤保障也严重不足。
而俄军所面对的车臣武装,也绝非什么乌合之众。车臣武装分子的骨干多是苏联红军时期的老兵,不少人参与过阿富汗战争,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雇佣兵更是红军时期的“老油条”。以单兵军事素养而言, 那些缺乏训练的俄军士兵在这些人面前只能算“菜鸟”而已。如果真论继承红军的遗产,反倒可能是车臣方面继承得更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俄联邦政府却一直纠结于“政治正确”的问题: 为了维护自己在西方媒体面前的“国际形象”,政府向前线部队下令,不许对车臣境内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进行攻击,而理由竟然是担心被“国际社会”批评压制“舆论自由”,结果在战争期间车臣武装利用电视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告车臣人民书”,动员当地民众打“圣战”,所以车臣当地人几乎人手一枪,甚至直接以广播形式向武装分子发布作战指令,而前线部队对此只能干瞪眼。
这场如闹剧一般的车臣战争一直持续到1996年底,期间有上千俄军官兵以及2万平民在战争中丧生,俄罗斯国内对于这场战争批评不断,一度导致莫斯科出现政治危机。唯一能为俄罗斯保住一点颜面的是,俄空军炸死了杜达耶夫,但车臣并未因此安定下来,由于针对进驻俄军的恐怖袭击事件层出不穷,莫斯科不得不向杜达耶夫的继任者扬达尔比耶夫抛出橄榄枝,在1996年5月27日,扬达尔比耶夫在莫斯科同叶利钦以及时任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举行了和谈,并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不久俄军开始再度撤离车臣,一切与1994年开战前没有任何区别。这场战争最终以车臣维持事实独立而告终。除了有大量的国外势力插手其中的外因之外。客观而言,俄罗斯在车臣的战败,根本原因是出在自己身上。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俄罗斯高层完全处于一种思维混乱的状态:在西方国家动用大笔资金、人力支持车臣分裂势力的时候, 俄罗斯在联合国的外交人员却正忙着同西方国家一道,在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西藏人权问题”上谴责中国——而从地缘战略角度来说,中国正是俄罗斯最该合作的国家。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并非偶然,当时俄罗斯在各类外交场合常常是无原则地一边倒站在西方国家一边。
从1992年开始的三年里,车臣始终没有安宁过,当地的犯罪活动和派系间的武装冲突不断波及周边的共和国,俄联邦政府只能利用当地的派系矛盾,通过支持当地亲联邦政府的派别来制衡杜达耶夫。在这个“榜样”的带动下,其他地区的分离倾向也开始加剧,人们开始担心, 如此发展下去高加索地区会变成第二个“阿富汗”。
1994年11月25日,车臣武装与当地的俄联邦政府的武装派别在格罗兹尼爆发激战,造成500多人伤亡,车臣还俘虏了20多名俄军士兵,这使得车臣同俄联邦政府的对抗完全公开化。至此,车臣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叶利钦宣称,要在车臣恢复“法律和秩序”。
然而直到出兵前的最后一刻,俄罗斯高层的混乱依然在持续着。1994年11月29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要求车臣各个派系在48小时内停火,否则中央政府将“采取断然措施”。但期限过后,莫斯科却没有任何动作,这种拖泥带水的行事风格反倒助长了杜达耶夫的士气。而俄军上层,11名将军正在忙着联名致函国家杜马,要求讨论出兵车臣的“合法性问题”——在战斗开始前,他们连决心问题都没能解决好。俄罗斯高层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苏联时代的强大国力让他们在思维中维持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此时的俄军和苏联红军早已不是一个概念。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胜利让车臣人惊喜万分,谁都没有想过居然可以战胜无比强大的俄罗斯,臭名昭著的巴萨耶夫趁热打铁策划了数起针对俄罗斯的恐怖袭击,仅在1997年到1999年就有数千人成为恐怖袭击之下的亡魂。
第一次车臣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巴萨耶夫就曾率领150名恐怖分子绑架了俄罗斯一所医院的1500名人质,借以逼迫俄罗斯撤军,俄罗斯的营救活动非但没有击溃恐怖分子,反而造成了30多名人质死亡。气焰嚣张的恐怖分子要求和叶利钦直接对话,无奈之下叶利钦只能同意派遣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当着全世界记者的面屈辱地和巴萨耶夫进行电话谈判。
五常之一、世界军力NO.2,以铁血著称的堂堂大国居然和恐怖分子谈判,并且更为耻辱的是居然答应了恐怖分子所有的要求,最终的结果是恐怖分子无一伤亡,撇下被俄军打死的三十多具尸体,挟持了整整一车123名人质,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俄式反恐也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
俄罗斯的软弱和恐怖分子的完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后一系列的恐怖袭击更是坐实了俄罗斯的“无能”。
第二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9年,对俄罗斯而言,这场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物——由此为起点,俄罗斯开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沦为了这颗星球上的“三等公民”。这不止反映在经济上的百业凋敝,原本军事力量与浓厚的尚武传统曾是苏联最让人畏惧的地方,然而第一次车臣战争却使得这个国家沦为了别人的笑柄。
叶利钦政府此前不断妥协的态度并没有换来“任何和平”,相反却大大刺激了各方的胃口:车臣分裂武装所要的不单是车臣共和国的事实独立,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把邻近车臣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一道从俄罗斯分裂出来,最终在高加索地区建立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而对美国来说,第一次车臣战争使其赢得了里海石油争夺战的第一回合,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车臣的混乱状态,以巩固自己的战果。
1999年8月7日,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和哈塔卜,带着一支400人的武装从车臣境内出发,攻占了达吉斯坦共和国。历史在这里似乎是刻意安排了这样一个巧合:在车臣武装对达吉斯坦发动进攻的两天之后,俄罗斯政府迎来了一位新总理——普京。
在那段时期,刚刚经历过“休克疗法”的俄罗斯,国民经济不但没有得到续命,反而被持续放血,苏联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被国际资本和本国的寡头洗劫一空,顶级富豪醉生梦死,底层人民食不果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俄罗斯总理可能是这个国家最难做的一份工作。在普京之前,因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一败再败,几年之内已经换了六任共五名总理。其中1998年“8·17危机”开始,一年之内就换了三任,最短的是切尔诺梅尔金,只当了20天;最长的普利马科夫做了8个月。当时俄国的老百姓对政府已经毫无信任,加之此前普京行事低调,媒体关注度不高,所以最初人们并不怎么看好这个时年不过47岁的前克格勃官员。
准确地说,当时普京还只是获得总理提名,应普京的要求,叶利钦赋予他指挥行动和协调各强力部门的全权。在获得总统授权后,普京便马上开始着手扭转强力部门的工作状态。他几乎每天都会把军方、情报及内务部等部门的官员召集起来,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将所有的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在理顺关系的同时,普京向新闻界宣布——成立恢复达吉斯坦正常秩序的军事司令部。
8月11日,俄军与车臣武装开始发生交火,在新总理的协调之下, 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再次稳定高效地运转起来,至24日,达吉斯坦境内非法武装基本被肃清。俄军在稍做修整后,于9月30日正式进入车臣境内开始对武装分子进行彻底清剿,第二次车臣战争由此开始。
巴萨耶夫武装在遭受俄军沉重打击之后,向俄腹地派出大批恐怖分子,他们把数百吨炸药混在白糖里运进城市。8月31日、9月4日、9月9 日、9月13日、9月16日车臣恐怖分子连续在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和伏尔加顿斯克等城市制造恐怖袭击事件。
其中9月4日在布伊纳克斯克的炸弹袭击导致数十人丧生,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孩子;9月13日凌晨5时许,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卡什尔大街的一座八层居民楼被炸得彻底夷为平地, 楼内还在熟睡的数百人被埋在瓦砾之下;9月16日,伏尔加顿斯克一幢九层居民楼被炸,死伤100多人。这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导致超过300人死亡。恐怖分子还在民间散布谣言,不断向安全机构拨打电话,声称某栋建筑发现了爆炸物,仅9月16日一天,莫斯科就接到了1000多个发现可疑爆炸物的报警电话,这种心理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情绪。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一如既往地大肆批判俄罗斯“侵犯人权”、“侵犯媒体自由”、“迫害少数民族”,希望能像上一次车臣战争中那样,通过舆论束缚住俄罗斯的手脚。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普京一反之前俄国官员沽名钓誉、爱惜羽毛、对西方媒体畏首畏尾的荒唐作风。在战争期间普京留下了一系列的名言:
“在机场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要想打赢敌人,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马刀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
俄罗斯人的战斗天赋再次被统帅的怒吼点燃,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同任何非法武装分子进行任何谈判成为了俄国政府的铁则,这使车臣问题做到“以战而始、以战而终”,最大限度地根除掉分裂隐患——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比和平更美好的东西,但绝对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东西。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前夕,俄罗斯事实上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 而车臣很可能就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块,一旦它倒下,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就有可能加入北约、俄罗斯国内将迎来又一次独立风潮,更可怕的是,在民族尊严一次次遭受践踏的情况下,老百姓将彻底放弃对国家的支持。此时人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位慈祥、和蔼、儒雅的圣父或是圣母, 这并不能为俄罗斯民族找回尊严和安全感,只有意志坚定、行事果断且富有责任心的硬汉,才能支撑住危机中的俄罗斯。而普京恰恰就是俄罗斯所需要的领袖人物。
面对西方记者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提问,普京当场回敬以粗口:俄罗斯与欧洲联盟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高峰会团幕,法国《世界报》一名记者 在记者会中问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粉碎’车臣游击队的同时,您不担心把平民也起“粉碎’掉吗?”普京的回答是:“车臣恐怖分子是一群认为‘不信伊斯兰教的人都该去死’的极端分子,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一名伊斯兰极端分子,如果你想割包皮,你就来莫斯科吧,我们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我们有非常出色的专家,我可以推荐一个给你做手术,他会让你再也长不出来的。”这一举动在西方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欧洲联盟执行机构发言人法尔称普京的言论“完全不妥当”、“令人遗憾”。
然而这一举动在俄罗斯国内却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严格来说,国与国之间在战略层面并不存在“误解”,对方对你的敌视并非因为你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只是因为你是“你”,面对这种局面,强有力地回击才是明智的,至于形式则是细节问题。此外对老百姓而言,一个看起来有情感的硬汉往往比喜怒不形于色的扑克牌脸政治家更容易得到信任。
车臣的战事一直持续到2000年2月初,俄军付出了伤亡1000多人的代价。由此换来的是车臣境内的叛军基本被肃清,除少数山区之外,车臣全境完全被俄军控制,俄军的军事行动也有大规模进攻转为针对车臣残存恐怖分子小规模、长时间的清剿行动。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为普京赢得了极高的威信。
叶利钦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了他这辈子可能最正确的选择:1999年12 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提前辞职,在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他留给普京的话是“好好照顾俄罗斯”——按照俄联邦宪法的有关条款,作为总理的普京在同一天自动就任为俄联邦总统。普京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二天,就亲自驾驶战斗机飞抵车臣,在空中对整个战场进行了巡视,这个举动大大鼓舞了俄军和老百姓的士气,也重新唤醒了俄罗斯人的尚武精神。
除了普京个人的意志和能力之外,俄罗斯能够打赢第二次车臣战争还有一系列客观因素:1996年俄军撤离之后,包括车臣族在内的车臣当地居民并没有因为独立获得任何好处,相反,苏联时期早已习以为常的各种福利、补贴统统都没有了,反倒使人们的生活陷于贫困;基层社会实现伊斯兰教法之后,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没有了,人们的生活一下子退回到中世纪的状态;不同派系之间的武装冲突和大氏族的作威作福让人们的生活失去了基本的安全感——多数人都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很多东西在他习以为常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有多珍贵,只有失去了,人们才会意识到它的价值。
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车臣非法武装的群众基础已经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在地面作战中大量使用车臣当地的志愿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东方营”和“西方营”,由于熟悉地情民情, 他们成为了地面战的主力。
2000年以后,车臣终于趋于稳定,俄联邦政府一方面对残存的武装分子进行清剿,另一方面对当地民生建设给予了大笔投入。一软一硬之下,俄罗斯对车臣的控制开始稳固。
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恐怖份子占领莫斯科的一座剧院,劫持850多名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立即撤出车臣,否则就要杀死所有人质。普京再次面临了当初叶利钦遇到的难题,这一次,普京没有思考很久。2002年12月26日,恐怖袭击发生3天后,普京下令特种部队利用施放麻醉化学气体的手段强攻剧院,击毙所有恐怖分子,造成129名人质死亡,解救其他约700名人质。
欧美媒体借机大哗,情绪异常激动,把普京骂成了冷血屠夫,世界上最邪恶的人,为了政治利益不惜牺牲所有俄罗斯百姓的恶魔,但普京不理会这些欧美舆论的声音,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就当没听见。自这次行动后,车臣发起的所有恐怖袭击,普京只会下一个命令,那就是绝不谈判,恐怖份子必须全部杀死,不做任何妥协。
多次恐怖活动后,所有参与袭击的车臣恐怖份子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恐怖分子能从普京手里拿到任何好处,再也无法重现巴萨耶夫当初带着几十人就逼得俄罗斯退军还能全身而退的神话。
2006年7月,俄罗斯特工锁定了巴萨耶夫的位置,在普京的亲自指挥下,巴萨耶夫被俄罗斯特工安装在车里的炸弹炸死。从此,车臣恐怖份子彻底偃旗息鼓,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恐怖袭击。
2004年,普京任命的第一任车臣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车臣恐怖份子炸死。
2007年,普京提名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的儿子拉姆赞·卡德罗夫为车臣共和国总统,并立即得到了车臣议会的投票通过。
此时,巴萨耶夫已死,车臣境内只剩下极少量的零散恐怖份子,群龙无首,普京大力扶持小卡德罗夫,帮助其组建车臣军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清剿了车臣境内的所有恐怖势力。在这种形势下,小卡德罗夫成为了普京最忠诚的下属,甚至曾在公开场合说自己要效忠普京,效忠俄罗斯。
22年前,车臣人对俄罗斯充满了恨意,在欧美媒体的洗脑下把俄罗斯看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认为俄罗斯是车臣一切苦难的根源。但如今,车臣成了全俄罗斯最崇拜普京的地方,首都最中心的街道甚至以普京的名字命名。在俄罗斯近些年的多次对外战争中,车臣军团都有出动,战斗力极为强悍,战果丰硕,被称为战斗民族中的战斗民族,而且非常的服从俄罗斯的命令。所以,这就是车臣武装为什么要力挺俄罗斯进军乌克兰,毕竟老大的事做小弟的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关键这个老大还那么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