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鹤鸣山道观(为什么道士能一眼看出问题)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学术界一般认为,四川大邑县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主要依据是史书记载张道陵“学道于鹤鸣山”。但不少学者提出,“学道”表示学习、继承,不是创立、建立,就是说不是“创道”,因此可以认为张道陵不是道教创立者而是学习继承者,鹤鸣山也不是道教发源地。由于这个争论,全国一些道教名山也先后提出是“道教发源地”, 局面出现了混乱。在学术界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道教草创于瓦屋山,成型于鹤鸣山,兴盛于青城山。这个观点占有很大市场。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学术学理的角度深入阐释“学道”与“创道”的问题,从而为鹤鸣山正名。

▌ 道源圣地——鹤鸣山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地处成都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这里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景区内松柏成林,苍翠欲滴,山涧溪流,泠然有声,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民间都知道,这里是道教发源地,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 道源圣地——鹤鸣山

说到发源地,这是如今的“热词”,因为涉及到很多精神和物质层面的东西,发源地之争,也是场面激烈。但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似乎有众多佐证之物。

先说说由来:道教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先秦的道家和神仙家,其组织刍型也可追溯到战国秦汉间的方仙道和黄老道。道教正式建立教团组织,则以张道陵天师创立正一盟威道为标志。 

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据道书载:本为太学学生,博采五经,好神鬼事。早年曾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在巴蜀任过江州(今重庆)令,后来悟通仕途沉浮,无益于年命,便辞官隐居于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学长生之道。朝廷多次征召做官,皆不从命。

东汉顺帝年间(126-144年),张道陵闻蜀地多名山,民风淳厚,易于教化,于是携弟子入蜀,居于鹤鸣山(又名鹄山)修道。精思炼志数年,著作道书二十四篇。感太上亲降,授以《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命为天师。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道教。

▌ 鹤鸣山玉皇殿

这样的说法,在众多的文献资料里,也能找到相应证明:

晋朝陈寿所著《三国志·张鲁传》第八卷记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来,故世称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

晋葛洪《神仙传》: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生,博通五经,得黄帝九鼎丹法。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道书廿四篇。

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汉末沛国张道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元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

有学者认为,这些记载大体可推断鹤鸣山乃道教发源地,特别是史料记载“学道于鹤鸣山”之“学”,极有深意。

《甲骨文字典》“解字”之“学”字繁体作“學”,亦作“斆”,是会意兼形声字。斆(學)xiào,《说文》:“斆(學),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篆文斆省。”“学”具备“启蒙”“仿效”“觉悟”的内在逻辑关系,特别之谓“觉悟”,则是“认识事物由模糊到清醒”的过程。

古文言的“学”,多含有“研究”“创造”之意,如《中庸》里的“博学之、审问之……”,《易经》里的“君子学以聚之……”等,都具有这层意思。

“学道于鹤鸣山”,记载道学在这里碰撞、播种、生根和发扬的过程,这也表明了道文化的形成和实践过程。因此,可以说张道陵在鹤鸣山“学道”就是“创道”。古时的“学”包含“启蒙”“觉悟”“研究”“创造”之意。

这以后,张道陵又去了青城山和瓦屋山,留下传播道文化的印迹。

▌《甲骨文字典》中对“学”的解读

其实,在张道陵创教之前,鹤鸣山一直是异人的修炼之地,据说先秦的广成子(马成子)和西汉的周义山都在这里跨鹤飞升。历代的许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炼过。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在此修道。明成祖朱棣曾亲手书写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到鹤鸣山迎请仙道张三丰,后来吴伯理在鹤鸣山的山麓处修建了迎仙阁。唐求、杜光庭、文与可、陆游、杨升庵等诸多名流都曾游览此山,咏题抒怀。

1983年版《辞源》修订本3544页载:“鹤鸣山”,山名,在四川省崇庆县西北(大邑)。汉顺帝时,张陵(道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创五斗米道,又名天师教。

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中国道教协会于2006年8月15日、2008年4月14日在鹤鸣山举行了道教界人士大聚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孙张继禹等一大批国内外道教界人士,均一致到这里寻根问祖。

曾任青城山当家、中国道协副会长的付元天,于1987年端午节在鹤鸣山迎仙阁竖“汉天师道发源地”一碑。三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付元天、任法融均认同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

另外,在鹤鸣山天谷洞,曾发掘出一通古碑,碑的质材为钟乳石,表面呈蜂窝状,硬度极强。古碑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碑的右边镌刻“盟威之道”4字,正中刻有“正一”两个大字,左下方镌刻“张辅汉”三个略小一点的字。有研究专家分析,“正一”“盟威”等碑刻与史书记载中国道教初创时正式名称为“正一盟威之道”相符,碑的下部所刻“张辅汉”3字,即是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姓和字。李远国教授认为,它是中国道教史上发掘历史年代最早的古碑,这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就在四川大邑鹤鸣山”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 修道鹤鸣

鹤鸣山属岷山山脉,由红岩山分三支南下,均于此落足成峰。中支于此为天柱峰,东支于此为妙高峰,西支于此为留仙峰。与红岩、冠子、龙窝诸山相互独立又彼此襟连;从鹤鸣山往西北行约10公里,便是蜀中佛教的早期圣地——雾中山,雾中山与鹤鸣山一脉相连,形成“仙佛同源”的神奇图景。从山形上看,鹤鸣山“起伏轩翔,其状如鹤”,三面环水,且“东西二水,出乎两腋”,拱卫揖让,俨然“仙人都宅”;它的体势是由浅墟逐渐过渡为高岭的,其贯穿始终的宫观体现了道家自然的思想,形成山水与建筑之间的共融和谐。

中国传统住居文化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在古人看来,住居地风水好坏影响着居民的命运,“依山面水,附临平原,左右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是中国人思想里最理想的居住模式。验之以鹤鸣山,山形地貌正好符合这些要义:鹤鸣山“雄蜀川之西隅,据雾邑之北境,前望乎嵋、巴,后枕乎绥荒。”(《鹤鸣观记》),大坪山是鹤鸣的主山,是山川形势的依靠,鹤鸣山、大坪山、冠子山、从近至远,山势一路逶迤,连绵不绝。

鹤鸣山依傍于主山,被左右群山环抱,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二峰左右各展开十余里,形成“护山”,山前隔水的近山因其形似“案几”而被称为“案山”。案山前的远山重重叠叠,好似远来朝圣,被称为“朝山”。迎仙阁山头是鹤鸣山的案山。在五六里之外,灌口上街的几座小山及又在数里之外的马台山及附近的小山包形成朝山系列。主峰下,泉水环流,终年不息,斜江的两条支流环山东、南、西三面,在迎仙阁(案山)前交汇,形成斜江正流。三面环水、两溪合流正应着“山环水抱,冲阴和阳”的吉祥意象。

▌ 山环水抱 风景秀丽

道教尊重生命,善待万物,正是在这样一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之下,道教几千年来都一直实践着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它要追求的是一种人和万物共生并荣的一种状态。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认为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和科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宗教。更多的人文学家、自然生态学家也一致评价道教在生态理论和实践中作出的贡献,他们甚至将道教直接称为生态道教。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资源。正如中央领导强调的:“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 鹤鸣山内的道人

▌ 鹤鸣一隅

如今,鹤鸣山正规划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根本之“道”进行梳理,将上下五千年之学统、道统加以形象化、立体化、标准化的展示,以道法自然、关爱生命、崇尚和谐的思想,使鹤鸣山成为全球道文化的朝圣地。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